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曾经说过:"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从求学海外,到功成名就之际毅然归国,应崇福先生对待科学刻苦钻研,对待祖国碧血丹心,无论是为全人类科学技术进步而奋斗,还是为祖国谋富强,先生可谓殚精竭虑、死而后已。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代科学家应有的担当与情怀。归来是游子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  相似文献   

2.
<正>应崇福先生,是那个年代归国科学工作者的缩影,也是许多海外归来的华人的缩影,他们经历了新中国建立之后,海外华人内心的迷惘和挣扎,但也体现了最强烈的爱国情怀。从信中来看,应崇福先生和陈能宽先生不同,他没能接触到留美科协等爱国社团,也不是一开始就抱着学成美帝技术回国对抗西方资产阶级势力的想法。他更像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工作者,他热爱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正法国有一位科学"怪人",他的行为非常怪异,甚至令人难以想象——他曾经和一群疯狗生活在一起。他是谁?他就是为科学事业而疯狂、被世人称为"微生物之父"的路易斯·巴斯德。19世纪80年代,狂犬病是不治之症,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巴斯德为了研究狂犬疫苗,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与一群疯狗"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家给人的一般印象是超然世外、专心学术,但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他们终究无法摆脱时代命运的影响。超声学家应崇福先生于归国途中写给美国导师的一封信勾勒出了这种影响的轮廓。应崇福先生早年在教会学校求学,这一经历使他惯于与外国人打交道。之后他到美国留学,并不像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那样局限在中国留学生组织的圈子里。他积  相似文献   

5.
公众理解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科学家被公众了解的程度。由于科学家在学术,科学知识和公众影响力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他们在科普方面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就是当代科学普及界的明星,他的科普作品在世界广为流传,影响巨大。他也因此被青少年所崇拜,他被选为最聪明的人,同时被誉为“科学先生”,就连他的穿着——高领毛衣、夹克衫,也在美国青少年中风靡一时。可见科学家在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中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非同一般。在我国公众心目中的科学家是怎样的?他们了解科学家吗?为此我们做了下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9月15日23点23分,南仁东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2岁。回首一生,他的"身份"似乎很多,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的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是为"独一无二"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奔走的"推销员",是"中国天眼"建设施工现场的"战术型老工人"……不过兜兜转转,他只为了一件事,却也是件轰动世界的大事——打造"中国天眼"。  相似文献   

7.
<正>此篇文章是在读了应崇福先生归国途中的一封信后,结合自身经历产生一些感想,更准确地说,是对自己的一些审视与反思。在课上初读此信,我最大的感受是,应崇福先生信中所写的内容与我心中的预想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我竟没有想到,应先生在给教授的信中的话语竟然是这般朴实,在旅行中的所观所见,甚至是买相机的事情都分享给了丘尔教  相似文献   

8.
<正>唐敖庆先生是蜚声国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教育家。他毕生坚持学术报国,敏锐洞察国际科学前沿,严谨治学,硕果累累,两度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被公认为中国量子化学的奠基人。唐老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理论化学优秀人才。唐老是科教战线的卓越领导者。在领导科学基金工作期间,他始终尊重科学规律,始终坚持科学家的主体地位,以战略科学家的开阔视野,科学民主管  相似文献   

9.
阿辉 《发明与革新》2010,(12):42-43
似乎那些非常伟大的科学家大都不愿意与别人合作,而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园地里辛勤耕耘,收获自己的那一份成绩。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莱布尼茨、笛卡儿、帕斯卡、巴斯德、法拉第、达尔文、欧拉、拉格朗日等等.  相似文献   

10.
<正>出现在一个国家纸币上的人物形象,无不是该国历史上最有权力、最有成就、最受推崇的人物,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科学家,如意大利里拉上的伽利略、马可尼、伏打,法国法郎上的巴斯德、帕斯卡、勒维耶,德国马克上的高斯、埃尔利希,波兰兹罗提上的哥白尼、居里夫人,等等。不过,上述纸币早已停止了流通,那么,现在仍在使用的纸币上都有哪些科学家形象呢?  相似文献   

11.
"他在科学的世界里探求真谛,默默地传递着知识的薪火,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为祖国生命科学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这是2011年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组委会给予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黎家的颁奖词。这字斟句酌的话语,为我们刻画出了一位海归科学家投身科研、激情创造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技史上第一个国家实验室是如何诞生的?国家实验室推动科技发展的作用何在?国家实验室与大学教育培养人才有什么关系?世界第一个国家实验室的亲历者与见证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采访。杨振宁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散裂中子源国家实验室"对于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意义,并就与之紧邻的东莞理工学院如何利用国家实验室发挥互补作用,对东莞理工学院既参与大科学项目的建设,又提升学科教育水平培养高端人才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1822~1895)逝世100周年,世界上许多有影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将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表彰他对微生物学研究的不朽贡献。他将微生物的经典性研究,引向现代微生物学的研究方向,从而导致了现代生物工程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4.
正你不知道吧?美国物理学家恩利克·费米是个为科学疯狂奔跑的大"疯子"哟。一天,一位西班牙科学家前来拜访费米。他走进物理楼大厅,正好碰见塞格雷。"先生,请问费米阁下在吗?"他彬彬有礼地问。"在楼上。"塞格雷打量了他一眼,答道。西班牙科学家来到二楼。这时,两个穿着肮脏灰外衣的人手里举着个奇怪的东西,发疯似的从他身边跑了过去,其中一个鼻梁很直,腿有点短。  相似文献   

15.
今年初,物理学家何祚庥院士在《环球》杂志上提出"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的说法,著名环保人士汪永晨女士对此提出了强烈的反驳。这二位中国国内的著名人士在几大媒体上针锋相对的辩论观点越来越把公众读者群鲜明地分为了二部分。众多的学者、甚至是市民也加入进来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一时社会舆论颇为热闹。无疑这应该是21世纪到目前为止关于科学最有意义的一次公众参与的大讨论,这有些让我们想起也是在上个世纪初发生在中国学术界中关于"科学"与"玄学"的那场著名辩论。有趣的是那场辩论的起由也是由一名当时的国内著名科学家丁文江的《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劢的<人生观>》一文所引起,后来又有众多社会上的著名学者、名流加入进来,如梁启超、胡适、唐钺、瞿秋白、吴稚晖、陈独秀、邓中夏等等。那场思潮辩论的结果是科学占了上风,似乎从此在中国这个传统文化深厚的国家里,曾占主导地位的"玄学"让位给了科学,或者说在人们的心里,已有的平衡被打破了。但今天的这场似乎是科学与敬畏大自然之争呢?在这一期的"科学与文化"栏目里,我们刊出二篇文章。一是著名的环保人士唐锡阳先生的文章,第二篇是北京几位在研究"科学"这一领域里很有自己学术思想的青年学者之间的谈话。显然这二篇文章的观点都是何祚庥院士观点的对  相似文献   

16.
诺贝尔简介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  相似文献   

17.
正弗莱迪·摩克瑞是英国一位著名歌手,被评为"摇滚史上最伟大的艺人之一",他拥有"所有音乐中最伟大的声音之一"。为什么他的歌声这么美妙,超过了其他歌手?这单单为人们的听觉感受呢,还是存在某种科学道理?科学家对此进行了分析,发现确实存在一些科学道理。摩克瑞能快速调整自己的声音,使之在温和和粗鲁之间快速而无间歇地转换,甚至当他面临压力时也能做到。  相似文献   

18.
尼科拉·耶哥罗维奇·儒科夫斯基(Н(?)колайЕгоровичЖоковский)已经在俄罗斯科学历史上,成为一位伟大的代表人物。有一位儒科夫斯基最接近的学生,科学院院士柴普莱金(С.А.Чаилыгин)曾经这样谈到他的先生:“他以自己聪明的和坚强的个性将高深的数学知识和工程科学结合起来,他是科学和技术结合的最优秀的工作者,他几乎是一位博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由于环境受到巨大污染,雾霾已经成为国人心中驱赶不走的阴影。向雾霾宣战,人人有责,刻不容缓。在合肥市西郊蜀山湖畔风景秀丽的"科学岛"上,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科学家王素华正以他特有的方式,冲在这场战役的第一线。构建神奇武器开关——迅速锁定氮氧自由基雾霾,人人皆知,但雾霾是怎么形成的?雾霾的成员都有哪些,造成雾霾危害的"罪魁祸首"都有哪些?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空  相似文献   

20.
<正>地球上曾经生活着各种我们没有见过的庞然大物,从猛犸象到巨型海狸,从剑齿动物到有角陆龟。在过去的200万年间,随着人类数量的激增,很多巨型动物都完全灭绝,或者被较小的群居动物所取代。有关究竟什么导致大灭绝的发生的争论存在了几十年,一方面科学家认为自然气候变化导致了生物的灭亡,而另一方面具有肉食性饮食习惯的人类似乎是"毁灭"世界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