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科技馆是重要科普基地,伴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科技馆的数量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显现。在这个大背景下,开展科普教育工作除科技馆本身职工外,总是活跃着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一一科普志愿者。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湖北省襄阳市科普志愿者已经成为科普教育活动中一支重要辅助力量。本文以襄阳市科技馆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为例,对地市级科技馆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作了如下调研。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我国地方数字科技馆网络科普发展现状,探究了地方数字科技馆网络科普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科技馆开展与推广冰雪运动的意义和作用,基于国内外科技场馆推广冰雪运动的现状与成效,从科技馆展现的科普理念、科普内容、科普形式三方面对推广普及冰雪运动方式做了简要阐述;介绍了在冬奥背景下中国科技馆开发和传播冰雪运动实践活动的成功案例,提出了科技馆开展与推广冰雪运动的可行性,及面临的挑战与建议。为更好地建设科技场馆类冰雪运动推广体系,科技馆拟分项别类开发更优质的冰雪运动的科普内容,给公众带来更广泛、新颖的场馆类冰雪运动的新体验。  相似文献   

4.
王晨 《科技风》2013,(10):68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科技馆网站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同时,综合科普网站和数字科技馆的快速发展给科技馆网站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科技馆网站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网站建设,优化网站内容,加强科技馆网站人员素质建设,打造极富吸引力的科普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科技馆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科技馆的科普事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条件。《科普法》的出台更为科技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然而,不能否认的是,目前国内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普遍没有受过科学传播和大众教育专业的专门培训,对科普展品的科学内涵缺乏深入的了解,很多科技馆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因科技馆专业人才缺乏导致科普展品雷同、方式单一等问题。科技馆事业的兴旺发展与科技馆人才队伍缺乏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科技馆发展的瓶颈。科技馆经营与管理、展教功能的发挥、讲解辅导水平的提高、科普展览的设计、展品的研发与创新、科普活动的组织与宣传、观众市场的开拓等,都离不开人才。科技馆要发展创新,培养与科技馆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员工队伍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国内科技馆体系天文科普资源匮乏的现状——实体场馆少;从事或参与天文科普的专业人才少。分析了在天文科普中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包括各种传播形态和方式并存、高度的交互性、运营成本低廉等;以及我国天文科普互联网资源的现状:官办网站内容丰富但缺乏人气,而互联网天文论坛事实上已成为天文科普主力军。并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对于在科技馆体系天文科普工作中如何运用互联网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科普展品是科技馆进行科普教育的基础,是构成科技馆的基本要素。科技馆科普展品档案是科普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内容,又是促进科技馆科普展品发展和利用的基础材料,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档案,在科技馆工作中具有保存信息,传承历史,启迪后人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更好地收集、保管、开发、利用展品档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前科技馆科普资源利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社会各界力量应该联合起来,开展群众性的科普活动;科技馆还要有效利用场馆资源开展科普教育,并让科技馆的科普资源走出科技馆,同时要增强科技馆科普资源的公益性、有用性。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29)
"十三五"期间,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1])进入到了发展的黄金期,各地实体科技馆建设如雨后春笋,吉林省在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上也加大力度,基本完成了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构架,科普展教活动在此基础上逐渐成熟发展起来。体系建设的初步建成,也凸显了诸多问题值得深思。本文对"十三五"期间吉林省科技馆体系建设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建议,以期为科技馆事业发展提供参考,适应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会》2020,(2)
该文从分析科技馆科普研学的模式入手,探讨了科技辅导员与科普研学导师的关系,论述了科技馆科普研学导师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与素养,以期为推动科技馆科普研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科最科学素质、科技馆这三个概念人手,阐述它们之间关系,深入分析发挥科技馆科普重要阵地作用,对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意义。科技馆作为科普重要阵地是科技馆发展历史的必然选择,是时代进步、公众科普.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科技馆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要转变观念,贴近生活,让科技馆生动起来;要创新载体,激活效应,让科技馆流动起来;要做强品牌,共享资源,让科技馆舞动起来,推动科技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孟佳菲 《科技通报》2021,37(9):118-120,126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科技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同时也为科技馆科普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浙江省科技馆为例,实践分析在疫情爆发期间科技馆如何开展疫情防控应急科普工作,在后疫情时期,科技馆如何运用创新模式持续对外输出有特色、有新意的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思考对未来科普教育模式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科技馆是我国科普教育的重要实体场所,其展览设计模式对科普工作效果影响较大。我国科技馆行业目前过于偏重科学中心模式的建设而缺失科学工业博物馆类型,科技馆需要尽快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积累和发展,补强科学工业博物馆类型,在科学技术和历史2个维度都有所建树,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流动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工作的一种新形式,已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老少边穷地区公众的科学素质。流动科技馆的展品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可管性,让公众在思考和感知中走近和认识科学。中国流动科技馆发挥了弥补科普资源空缺、丰富科普工作形式、实现科普资源共享等作用。为此,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流动科技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王莉  邵珍珍 《学会》2017,(5):53-55
学会是开展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学会科普工作的体系建设是做好学会科普工作的关键。本文从学会开展科普工作的意义、优势、成效及不足等方面探讨学会科普工作,探索学会科普工作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黄荣根 《科技通报》2019,35(8):226-230
通过浙江省实体科技馆建设的现状,从观念的偏差、体系统筹协同机制、科普资源开发与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诸方面剖析我省实体科技馆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针对科技馆建设与运行、科普展教资源的开发与创新、推动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我省实体科技馆建设发展的可行对策,进一步推进我省实体科技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从发展科普产业的必要性入手,讨论了发展科普产业的政策依据和经验战略,指出:发展科普产业的目的在于让科技馆通过经营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获得经营性收益,让消费者通过市场购买来满足自身的科普需求,并通过消费过程获得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提升自身的科学素质。科技馆应重点体现公益性,发展"经营性科普产业"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益性科普服务"。  相似文献   

18.
马欣 《学会》2013,(5):59-61
近年来,四川科技馆内的科普教育主题活动,无论在时间、内容、形式上都越来越多地体现出科学性、趣味性的特点,这样不仅引起了广大青少年的兴趣,也使许多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对科普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陆续自发地走进了科技馆。据了解,科技馆科普教育中最受欢迎的是"科普主题讲座",为此本文着重围绕"科普主题讲座"进行分析,希望通过"科普主题讲座"的广泛开展,进一步推进科普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3年初中国科协提出推进"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构想并部署落实,全国各级科协联动响应,广西也积极参与,具有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如公共科普文化设施缺乏,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科普资源开发与创新能力不足,展教手段跟不上时代要求;少数民族及边境地区较为贫困、居住分散,工作难度大等。广西要深入推进这一体系建设,实现现代科技馆的科学、协调发展,还需要从场馆体制机制、建设规划、资源开发、科普活动策划、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协同推进,方能取得全方位、实质性成果。  相似文献   

20.
《学会》2020,(6)
流动科普设施作为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科普服务公平普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十四五"发展新要求,以及基层公众科普需求的新变化,理清影响项目发展的掣肘之处,探索构建应对新形势发展的良性机制,是新时代促进流动科普设施提质增效的前提。该文从科技馆体系建设的角度,通过解构流动科普设施子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对应的不同机制类型,逐一剖析目前制约流动科普设施发展的核心机制问题,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