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观点集萃     
人人都是心灵上的单身今天,中国“第四次单身潮”与“80后离婚潮”同时到来——中国男人和女人的共同生活突然增加了新的选项:单人房,双人床;亚婚姻,伪单身;一结婚,便离婚;签订婚前  相似文献   

2.
一人文化产生于日本,日本青年的单身率逐年增长,随之在日本社会的单身经济中衍生出一系列的单身文化.一人文化是指十分珍惜和享受一个人的生活,虽然是一个人,但是也要活得精彩,这样的一群青年也叫“一人族”.社交媒体的普及发展,给我国青年文化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人族”青年会将自己的单身日常上传到社交网络平台,记录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     
《新闻世界》2008,(10):116-116
中国式单身【作者】汉口扇子【出版社】华艺出版【内容介绍】所谓中国式单身是指当代都市中一群渴望结婚却无力组成家庭的年轻人群。他们富有、知性、自由而又率性,向往婚姻又逃避现实,面对社会环境的压力却最终对婚姻望而却步、求之不得。美丽知性离异单身编辑姜雨荞,遭遇海归离异博士李家树,两人冲破家庭阻力和经济困难的种种不顺利,陷入迟来的爱情;大龄青年姜雨茗和野蛮女编辑马天香看似一对冤家,在合租生活中渐渐擦出爱的火花;情场高手雷敏败在一个无名小子手下,成为他的俘虏;编辑部里从主编到石女到伪单身,林林总总的单身,他们渴望爱情,追求爱情,到最后却都停滞在了婚姻的大门之外,犹豫不进。  相似文献   

4.
因为单身并非所愿,所以我不快乐。单身时偏偏爱上有女友的男人,我更不快乐。单身许多年,爱上的可能是一个无法感化的男人,我怎么会有快乐? 我只好还单身着。 我常常想,很久以前我就想过要嫁一个像他这样优秀的男人,现在他就在我的面前,我能让他擦肩而过吗?擦肩而过后,我又去哪里再找这样的男人?曾经有人启发过我,说:“孩子,现在是  相似文献   

5.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用这句古话来描述张满良在本次立法工作中的表现是再恰当不过了。在一次偶然的讨论中得知曾经有单身女性要求生育的事情后,他大胆地提出以法规的形式对单身女性的生育权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中国的大城市出现了一种“婚内单身”现象。  相似文献   

7.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3,(17):10-10
尽管一些国家适婚年龄的单身人口在社会上比重越来越高,但更多的人却在红地毯前却步。一篇文章《男欲娶女不愿嫁的年代》说,迟婚和单身是发达国家的自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蔡康永在某期节目里说起女人的阴暗面。他说如果单身女子的好朋友很幸福地结婚了,邀请自己去参加典礼,这位单身女子的阴暗面很可能会说,看你这么幸福,有什么了不起,一两年就会离婚,哼,到时别找我哭。蔡康永说的女人阴暗面,其实是女人的嫉妒心思。  相似文献   

9.
“有了公民的概念,有了完整的‘人’的概念,‘熟年单身’就可以出现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惠雨燕 《青年记者》2012,(14):56-57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难有闲暇和精力培养感情,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虽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但也减少了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感情难以培养升华.与此同时,人们的婚恋观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晚婚的越来越多,中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单身潮",京沪等大城市适婚青年单身率已经突破了30%.  相似文献   

11.
他和振保一样,在上海一家很有前途的企业里做到了很高的位子。可他的日子又分明比振保要更好过一些,振保的生命里有红玫瑰和白玫瑰,他却有五个女人,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振保娶了白玫瑰,他呢,至今单身。因为单身,他便可以在那五个女人里面,游刃有余地琢磨着选择着。  相似文献   

12.
都市放心爱     
中国单身人口超2.4亿,江西单身人口数量排名前十.目前,中国"孤独经济"市场规模超2万亿, 婚庆产业市场规模超1.5万亿.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积极响应我省"双一号"工程,打造江西本土婚恋服务数字化平台.  相似文献   

13.
刘婷 《今传媒》2010,18(9):83-84
湖南卫视推出婚恋型电视真人秀节目《我们约会吧》,受到观众热捧。这与其独特的叙事策略密不可分:在拥有独家版权的优势下,通过设置多元环节,展开单身潮人与品牌主持人的互动,呈现男女嘉宾对待爱情、婚姻、交友的态度与选择,构建单身潮人的狂欢舞台。  相似文献   

14.
世新 《新闻天地》2011,(5):26-26
现代社会中,由于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剩男剩女的数量越来越多。各国的政要中也有不少由于身居高位,政务繁忙依旧是单身一族的,他们被媒体称为政界"钻石王老五"。当人们在关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局势时,也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了这些"钻石王老五"的身上。日前,菲律宾单身总统阿基诺三世就十分纠结,他担心媒体和公众过于关注自己的感情生活,而忽视了政府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出版经济》2006,(3):39
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女性文化经典,做性感、美丽、快乐、有品位、令人羡慕的单身女人!本书向单身女性提供了约会、情爱、工作、时尚、娱乐等各方面的建议,强调单身女性的生活方式可以如此美妙!本书作者海伦·格莉·布朗是一位传奇女人,曾五次入选<世界年鉴>的"美国最有影响力的25位女性",1988年入选"美国出版名人堂".  相似文献   

16.
单身成群     
不知怎么,我周围充满了男女单身汉。大学毕业还没谈恋爱就工作的.失恋过不敢再次触碰的,另一半在异国他乡的……大家在一起成了“单身俱乐部”。  相似文献   

17.
熟年单身     
文化上提供了容忍度,经济上提供了可能性,使得饱蘸时代光影的中国“熟年”单身群落日益壮大,并在公众的视野里由另类变为正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当你可以把自己照顾的很好得时候,才可能给别人幸福,所以无论你单身与否,取悦自己对每个女人来说都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我们的老祖宗们曾经创造了长居于广寒宫的嫦娥这一史上单身年限最长的女性形象,来警告那些不安于室的女人们:看吧,不踏踏实实相夫教子的下场就是这样,一辈子孤苦伶仃的,你就哭去吧。如果是以前,我也会为嫦娥的悲惨遭遇掬一把同情泪,可是如果  相似文献   

19.
在琳琅满目的"情感透视镜"下,如何破解广大单身青年职工在婚恋交友方面的困局?媒体自身所拥有的品牌优势,又该怎样整合服务于这种"相亲刚需"?本文以大型公益婚恋交友项目"缘在工会·泉州相亲角"的运营为例,探究媒体语境下"相亲刚需"多元表述的现实社会意义,助力单身青年职工婚恋工作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20.
近期一个研究结果发现,由于没有合适对象,单身女性在昆明地区的数目稳步上升,年龄介乎30岁至39岁的受访者普遍感到作为单身女性的社会压力,即使认为单身是自己选择的人,其中仍有近七成认为将来会有伴侣,内心其实希望摆脱单身生活。对此,专家表示,目前社会上仍然普遍认为女性应该在30岁前结婚,否则便难以找到好归宿的观念,使30岁成了女性的重要心理关口。 30岁,果然成了女人的恨嫁期?这里的恨,是恨嫁不出去的恨。 30岁到底是不是一个未婚女的大门坎呢?恨嫁女如何成功跨过这个社会眼光组合成的全方位“电网”?我们来听听嘉宾们针对因眼光高而不愿迁就的“嫁不出”,和因工作或环境缘故“嫁不出”的两种情况,给出的中肯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