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围绕教材重难点,设计针对性的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消分,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在讲清为什么“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应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的算理后,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  相似文献   

2.
“两位数乘多位数”是“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的教学重点。首先要教好准备题,分散“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这一教学难点。在此基础上,可巧妙地对乘数进行分与合,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乘法的意义和数的位值原则,深刻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一、运用类推法,教好准备题  相似文献   

3.
现就“两位数乘两位数” (五年制课本第五册73页、六年制课本第六册32页例1、例2)。简述“目标教学”的具体做法,供同行共同研究。一、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能讲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3、能讲出“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的数的末位要和乘数的十位数对齐”的道理。4、能进行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能解答简单的文字题和应用题。  相似文献   

4.
一、设计丰富的感知材料,提供能力发展的基础1.在新知的生长处,设计感知材料在乘法教学中,“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的积的末位与乘数十位对齐”的管理为新知的生长点。把握新知的生长点,既是教的重点,也是学的关键。教材在处理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例题1时,分三个步骤,分别展示起点,说明重点(生长点),完善法则。如何设计才能既讲透生长点,又能体现三个步骤的整体性呢?教师根据投影复合片能分亦能合的特点,将三个步骤绘制成一框复合片,课堂上边演示边讲授,层次分明,详略有别,重点突出,由分到合,形成一个严谨有…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能用乘法的验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二、教学重点: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多少个“十”的理由及乘得的部分积在竖式中如何书写。  相似文献   

6.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一位数乘两位数是在表内乘法、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就知识内在关系而言,表内乘法是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工具,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竖式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在方法格式上的必要准备。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也是有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由乘数乘被乘数个位的积与乘被乘数十位的积合成的,如13×2=3×2+10×2。这就是乘数既要乘被乘数的个位,也要乘被乘数的十位的根据和原因。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三个问题:一是学生没有学过乘法分配律,对于一位效乘两位数,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 ,有的学生在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出现了两种错误 :其一 ,乘数12去乘被乘数23时 ,十位上1去乘被乘数个位上的3 ,所得的积“3” ,不是跟十位数对齐 ,而是与个位数对齐写在个位上 ,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 ,所得的积“2” ,也就写在了十位上。其计算结果是 :第一次部分积46加上第二次部分积23得69 ;其二 ,第一次部分积是先用乘数个位上的2乘被乘数个位上的3 ,得“6” ,写在个位上 ,再用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 ,得“2” ,写在十位上 ,得部分积26。第二次部分积“23”对位正确 ,其计算结…  相似文献   

8.
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的重点是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计算法则,难点是被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复习时,应将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知识联系沟通,形成知识网络。并通过辨析、对比等方法,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算理、法则,达到融会贯通,为进一步学习乘数是多位数的乘法打下基础。一、系统整理,找出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1.乘法的意义。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意义与表内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2.求积的算理。一位数乘一位数,乘得的积是表示几个一;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得的积分别表示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  相似文献   

9.
三位数乘多位数是在学生学过两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数百位上的数与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所得的积的末位写在哪一个数位上的问题,是该内容的教学重点。我是从以下四个环节来突出这个重点的。一、复习、准鲁,迫近重点新课伊始,出示准备题:“一个县有52个养猪专业户,平均每个专业户养猪236头。这些专业户一共养猪多少头?”让学生复习计算,并指名板演。评点时有意识追问:乘数十位上的数“5”与被乘数“236”相乘,得数末位“0”为什么写在十位上?这样在新知赖以发展的知识点上追索算理,诱发思维,从而把学生认知引向了新知。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五年制第五册第73页例1 教学目的: 1.掌握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步骤,初步归纳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 2.明确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积的末位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的道理。 3.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和学具:磁性黑板一块,0~9数码一袋,长方形、正方形黑色小铁片各一块。可在座位上演算的小黑板每个学生一块。  相似文献   

11.
在“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这一单元中,两位数乘多位数是教学的重点。如果学生对两位数乘多位数的知识掌握得好,学习三位数乘多位数就容易得多,因此,本文着重就两位数乘多位数的教学,谈一点肤浅的看法。教好准备课孕伏法则在教学两位数乘多位数之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到的是多少个“十”这个关键问题。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第32页在讲例1之前,特意安排了以下四道准备题:  相似文献   

12.
李艳  顾荣 《河北教育》2004,(4):21-22
“万以内数的乘法”这部分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一直被视作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难在哪里呢?难在计算的过程中,在列竖式计算的算式里(乘数是两位数)有两个部分积。这两个部分积.一个是表示多少个“一”,另一个是表示若干个“十”.学生往往在第二个部分积的书写位置上出现差错。《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纲的要求,三年级第二学期教学乘数是一、二两位数的珠算乘法。教学中应给予足够重视。这里谈谈我在珠算乘法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一、讲清定位法则在珠算乘法里,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在乘以前,先从被乘数的个位起向右数一位,定为积的个位。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在乘以前,先从被乘数的个位起向右数两位,定为积的个位。积的定位法则是珠算乘  相似文献   

14.
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乘法”基础上教学的,它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可采用“引探”式导学法,以帮助学生切实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中巩固练习的目的,主要为了巩固新授知识。因此,设计巩固练习,一定要紧紧抓住新授知识的重点、难点,有很强的针对性。切忌漫无重点的泛泛练习。如,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学生早已掌握,重点是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时积应该怎样定位,关键是理解“对位”的道理。故应设计这样的练习:  相似文献   

16.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围绕教材重难点,设计针对性的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知识。 1.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在讲清为什么“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应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的算理后。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 2.在教学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时,试商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下面各题,除数可以看作几十来试商,并说出各题的商是几? 3.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新知,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上运算符号或数字。已知80÷40=2 那么(80×10)÷(40×10)=□ (80×8)÷(40×□)=2 (80÷5)÷(40÷5)=□ (80÷4)÷(40÷□)=2 (80○2)÷(40÷2)=2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46页例3。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理解百位上的数乘被乘数所得的数的末位要写在百位上。  相似文献   

18.
第一单元 乘数是两位数乘法 笔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通过转化成个两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再把两上部分积加起进行计算的。其中,用整十数乘一个数的简便算法,得数的书写位置是转折的关键;一位数乘两位的乘法,在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试商、求积经常用到,对笔算乘法、除法的正确率和速度的影响很大,是笔算乘、除法的基础,因此把这两部分提前作为口算教学内容。教材安排了4个例题。笔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由一般的笔算和特殊的笔算组成,用两位数乘的笔算是基础。先安排理解算理的例题2个,再压缩思维过程,总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应用法则笔算连续进位、求某一位数乘加都进位的乘法,安排例题2个。然后是笔算乘法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如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  相似文献   

19.
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教学前就能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可能会发生的错误,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教学中会把这些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提前加以强调。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二:第一,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时,计算的结果与个位对齐;第二,每一步算什么发生混淆。教师先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以下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列小数乘法竖式时,为什么不必对齐小数点?计算小数乘法,实质上经历了两个转化过程。即先把被乘数和乘数都转化为整数去计算,再把所得的积转化为原小数乘法之积。当进行第一个“转化”时,被乘数有 n 位小数,将它扩大10~n 倍就得整数;乘数有 m 位小数,将其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