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10年中考,有几道电磁学新题很有吸引力,下面我们作一赏析:例1(湖州市)图1为一种椭球体磁铁,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在哪里呢?小明认为在磁铁的两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做了如下的实验:步骤1:将两个磁铁如图1甲放置,手拿住  相似文献   

2.
“把一根磁铁从中间截断,你想磁铁会有什么变化”这是《磁铁》的课后作业第二题。五(3)班在学习这课的实验过程中,有个同学不小心把一条形磁铁掉到了地上,断为两截,我正好借此材料,灵活地解决了这道题。即把一根磁铁从中截断,它每段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第二册204页的第5题:“图16-30中的A 和 B 部足两个很轻的铝环,环 A 是闭合的,环 B 是断开的,用磁铁的任一极去接近 A 环,会产生什么现象?把磁铁从 A 环移开,会产生什么现象?磁铁移近或远离 B环时,又会产生什么现象?解释所发生的现象。”对于这道题,有一部分学生到实验室找仪器做实验,结果有的学生发现 B 环也有运动,只是运动的幅度比 A 环的小些而已,这样就与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发生矛盾。当学生问我这个问题到底该如何解释时,我说:“B 环有运动也  相似文献   

4.
磁铁(一)一、问题情景。教师用磁铁挂图片,但是挂不住。师:怎么挂不上?生:纸太重,磁铁太小。生:因为不是铁做的。生:如果纸是铁做的,才能吸上。生:墙比磁铁重。二、教师设疑。师:我们用磁铁能做什么?我认为磁铁能怎样?我做实验后的结果是什么?我们观察到什么?问题写在记录纸上,让孩子把记录纸粘于自己的观察记录本,然后根据问题将答案写上。【反思】将大的任务切割成若干个小问题,这体现了法国老师指导的策略性。在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感到没有方向或无所适从时,就更需要教师的指导。三、实验操作。教师发实验材料:木头、4块磁铁、钉子。学生分…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内容:认识磁铁二、教学目的:通过磁铁能吸铁的小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其对科学现象的兴趣。[评:在教学目的中突出了“培养能力”和“激发兴趣”,显示了教师对幼儿园常识课教学的这一重要任务有正确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1.研究教材,了解磁铁的物理性质;用各种磁铁教具做一遍吸铁的实验。2.教具:长条形、圆柱形、马蹄形磁铁各一块,一个左半是铁右半是木的小娃娃,一块背面是磁铁的小镜子,一枚五分硬币,一小块铜;三十二块小磁铁,三十二张塑料薄板和手工纸,十六盒大头针。[评:把准备工作的重点放在研究、理解教材上,并且先做一遍实验。这样才会把课上得“实”,把课堂实验搞得“准”。] 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基础题目 :以铁、氧化铜、稀硫酸三种物质为原料 ,用两种方法制取铜 .考查目的 :使学生掌握以下两个制取铜的方案 .①Fe +H2 SO4FeSO4+H2 ↑H2 +CuO △ Cu +H2 O② H2 SO4+CuOCuSO4+H2 OFe +CuSO4FeSO4+Cu活化Ⅰ :设计成实验方案评价习题 .以铁、氧化铜、稀硫酸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取铜 ,某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 (与上同 ) ,两种方案中 ,哪种更好 ?说明理由 .活化Ⅱ :设计成生产实践型习题 .某工厂以铁、氧化铜、稀硫酸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取等质量的铜 ,方案有两种 (同上 ) ,哪一种更能节约原料铁 ?它还…  相似文献   

7.
在一步计算的式题教学中,采用看式题想数量关系的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刀。例如,看式题25+30,要求学生说出,这道式题是求两数之和的,并要求学生说出式题所反映的数量关系:①一个数是25,另一个数是30,两个数一共是多少?②甲数是25,乙数比甲数多30,乙数是多少?或甲数是25,它比乙数少30,乙数是多少?再如看式题84÷4,要求学生说出这道式题是求两数之商的,并要求学生说出式题反映的数量关系:①把8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②84里面有多少个4?③84是是4的多少倍?④一个数的4倍是84,求这个数。这种训练形式,可以把单调、枯燥的式题计算变成有  相似文献   

8.
《磁铁的性质》一课安排了两组实验。第一组实验是使学生认识磁铁有指南指北的性质,这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我先让学生指出我们教室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一般不能准确说明。我再用手准确地指出教室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然后说为什么老师能准确地指出,而同学们不能呢?如果每人把下面的实验做好,就都可以准确地指出东西南北的方向了。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个实验我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这里的儿童特别喜爱玩砂子。他们经常用磁铁吸砂子中的铁,即铁砂,并能将铁砂放在纸上,隔着纸用磁铁吸住铁砂,带着铁砂在纸上运动。根据他们的这一兴趣爱好,我是这样进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一册《磁铁游戏》教学设计的: 一、引入新课 上课时,首先让学生根据在《铜、铁、铝》中学习的铜、铁、铝的特征,辨认桌子上的三根金属丝中哪根是铁做的?并说说是怎样辨认出来的?(眼看、手折)。 接着,教师作启发谈话,引导学生讨论:在我们平时很喜欢玩  相似文献   

10.
《磁铁》课中有一道题:有甲、乙两根完全相同的铁棒,一根是磁铁棒,一根是熟铁棒,不用其它物体帮助,如何判明哪根是磁铁棒?哪根是熟铁棒? 在分组实验中,学生均能正确找出磁铁棒和熟铁棒,并能说出实验依据是运用了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的性质。为了统一结论,我  相似文献   

11.
十四、电磁学实验(一) 1.磁铁的性质实验(1) 实验用具与材料: 一块磁铁、橡皮、小刀、铅笔、铝勺、木块、纸、大头针、乒乓球、塑料尺、铁钉、石块、玻璃片、线绳、布块、曲别针、铜钥匙、铁锁、鸡毛、缝衣针、剪刀等。 实验方法与步骤: 拿磁铁一一去接近上述物体,看一看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相似文献   

12.
磁化小谈     
磁化现象在生活中较为常见,例如机械表放在强磁场处一段时间,手表就走时不准了;电工用的螺丝刀碰一下螺丝钉,螺丝钉就吸了起来等等。那么磁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磁化是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不是所有的物体都会被磁化,例如磁铁不能吸引铜,铝,玻璃等,说明了这些物体没有被磁化。凡是可以  相似文献   

13.
正尊敬的家长,当您的孩子告别幼儿园,走进小学时,您该如何把握家庭教育的契机,对孩子实施积极的影响呢?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心理学实验。实验过程:让两个大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把大学生甲做对的题目尽量呈现在前15题,把大学生乙做对的题目尽量呈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被试者对两个大学生进行比较:谁更聪明?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教学目标] 1.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2.能独立设计不同的实验比较两块磁块磁力的大小。3.能在实验比较的基础上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说明。4.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两块磁铁,你们打算怎么玩? (教师出示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并让学生认识) 生1:我打算比比它们俩谁吸起的东西多。生2:我打算把两块磁铁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磁铁的性质; 2.通过四次对磁铁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综合概括的思维能力。二、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磁小鸭一对,条形磁铁两对,蹄形磁铁一只,针形磁铁三报(有底座和支架),玻璃缸一只,小黑板五块(上面写好四个讨论题和实验是,反面写上五个智力测验题)。  相似文献   

16.
五年制数学第七册三步应用题是本册的教学难点,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我认为可以用拆合法。“拆”是拆开的意思,即把一道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拆成两道或三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反之为“合”。例如第七册第72页例1,这是一道较复杂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用拆合法讲述这道题可以突破难点,也使学生很容易解答这种类型的题。在拆这道题之前,我让学生把75×5这道算式题叙述成文字题:  相似文献   

17.
本刊1992年第3期刊登的《高中物理综合测试题》,多重选择题中有这样一题: 如图所示,A为一固定的超导体圆环,一条形磁铁从右侧无穷远处沿环轴线移向圆环,穿过后移到左侧无穷远处,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磁铁移近时受到圆环的斥力,离开时受到圆环的引力. B.磁铁移近和离开圆环两种情况下,圆环中感生电流方向不变. C.磁铁运动到圆环中心时,环中电流最大. D.磁铁运动到圆环中心时,环中电流为零. 该题的参考答案是A、D、笔者认为这个答案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磁铁》一课后,为了使学生巩固对铁的性质的认识,设置了一题多解的实验题,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培养学生定向思维的能力。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题目:一个铁棒和一个磁棒外形完全相同,怎样用实验的方法,辨别出它们哪  相似文献   

19.
“预谋”     
覃军庆 《广西教育》2014,(44):49-49
正电视里出现了这样一组镜头: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一块磁铁摔到了地上,磁铁裂成了几块。小朋友怕被大人责备,偷偷地用透明胶把它粘连起来……我心里忽然若有所悟,我不是正好要上《磁现象》这节课吗?这天是我的物理课,我拎着满满一大筐实验仪器走向九年级(2)班的教室。刚进教室,就听到学生兴奋地议论起来:"这节课又上实验啦!""做实验,哈哈!""那不是吸铁石吗?我家里有这个,我会玩!"  相似文献   

20.
增加主观试题突出能力考查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室田福春今年《考试说明》突出了能力考查,可以看出今年《考试说明》明显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发展: 第一,减少了客观试题,增加了主观试题。以往的试题有诗歌鉴赏题还有文学常识题,原来的两道诗歌鉴赏题是两首古诗,今年把两道诗歌鉴赏题改为主观题。这实际上就增加了鉴赏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