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内新闻界     
上海每百人拥有报刊55.1份国家邮政局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上海市民每百人拥有报刊数达55.1份,大大高于全国平均40.7份的水平,位居全国榜首。在上海,不仅可以电话订报,而且邮递员还上门为市民办理订报手续。报刊零售网点遍布主要商业街和居民  相似文献   

2.
国家邮政局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上海市民每百人拥有报刊数达55.1份,大大高于全国平均百人40.7份的水平,位居全国榜首。上海人享受着方便、周到的订报服务。电话订报、邮递员上门为市民办理订报手续,遍布主要商业街和居民小区的报刊零售网点,大大方便了市民订报、买报、读报。去年,上海又设立了1000余家“东方书报亭”,为上海人读报当参谋,做服务工作。5年前,上海邮政部门对《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试行集订分送专用单,方便了单位为职工订阅这3种报纸。如今,集订分送专用单品种已达79种,并制作了热…  相似文献   

3.
自8月1日起,中国邮政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郑州、成都、重庆、沈阳、西安等10个城市为中心,辐射到周边27个省(区、市)的138个城市,对640种发行覆盖面较广的邮发报刊提速.在邮政内部,此次涉及提速的640种报刊被称为"畅销报刊",其邮发业务总收入约占全国邮发报刊收入的42%.  相似文献   

4.
苏联时期建立了邮发合一的报刊发行系统,其主要特点是:1.国家邮政垄断报刊发行领域,邮发合一;2.邮政发行采用"配给制"(Карточнаясистема)--邮政总局将报刊分派到各地方邮政枢纽,由地方邮政进行再发行,然后层层分址发送.这种发行制度奠基于:巨大的报刊订购量、出版社不管发行、大量征订工作由各级党组织和工会以配给的方式完成,出版社与订购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在整个苏联时期,报刊的订购量远远超过零售量.因为报刊订购受行政命令左右,苏联政府强制集体订报,分派到人.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邮政报刊发行,是邮政业务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也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业务.1950年3月,随着<人民日报>交邮政发行,全国各地的报刊也紧随其后,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邮发合一"的格局.这种格局是学习和借鉴了前苏联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今年我国报刊有较大发展据北京报刊发行局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国通过邮局发行的报纸、期刊为4000多种,比1992年增加500多种。今年,邮发的报纸、期刊则达4600多种,比去年增加500多种。(肖摘自南方日报)今年我国报刊有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评论》2003,(11):27-28
国内第一家获得出版物总发行权的民营企业——文德广运发行集团已在北京组建成立,这是自2003年9月1日《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正式施行以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第一家拥有报刊总发行权的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拥有报刊总发行权的民营企业。据介绍,此前只有新华书店和邮政发行系统少数几家国有单位拥有出版物的总发行权。  相似文献   

8.
焦作日报是1983年5月1日复刊的,10年来她由小到大,逐年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报社现在拥有采光条件良好的办公大楼,有设备现代化的印刷大楼,实现了激光照排和胶版印刷;工作人员也发展到120多名,同时还拥有一支近百人的印刷工人队伍,200多名发行人员。10年来,报纸有了长足的进步,上了几个新台阶:1983年复刊后出周一刊,当年10月就发展到周六刊,1986年起又增加了星期刊,从1992年1月1日起,将原四开四版小报改成了对开四版大报,并从当年9月份起,每逢周五又增出一期焦作日报经济版,每周出8张报纸。报纸的印刷质量在去年全省报纸系统评比中荣获第二名。报纸发行量年年有所增加,现在全市平均每63人有一份焦作日报;城区平均每16人有一份。报社的经营也不断发展,为办好报纸创造了条件。 10年来,不管风云怎么变幻,我们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保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宣传报道上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紧密配合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9.
据《中华新闻信息报》消息:1994年我国邮发报刊种数已突破5000种,达5171种,期发份数比去年同期下降近两成,为近年来下降幅度较大的一年。20种主要报刊期发数为1920万份,为去年同期的81.9%,其中报纸完成80%以上,期刊70%以上。据分析,下降的原因是:1.各种信息媒体发展迅速,人们获取信息呈多元化趋势。2.报刊调价过猛,中央级主要报刊价格平均上调了66%,一些订户难以承受。3.公款订阅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人民的新闻事业,是在革命战争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新闻事业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人民的新闻事业空前发展的局面。报纸 1950年,全国共有各类报纸205种,全年累计印数4亿多一点,当时全国人口5亿多,人均一年还读不到一份报纸。目前,全国共有报纸1500多种,全年累计印数达200多亿份,全国人口11亿,人均年占有报纸近20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各种专业报刊蓬勃兴起,平均每两天就有一份新的报纸出版。历史  相似文献   

11.
金伟 《今传媒》2007,(9):23-24
根据中国期刊协会的统计,在全国一百多家文学类期刊中,故事类期刊品种虽然所占数量不到1/7,但是发行量总和却是其他文学类期刊期发行总和的7倍.全国13亿人口中,每166人就拥有一本故事刊物;全国3.4亿个家庭中,每47个家庭至少也拥有一本故事刊物.目前,国内故事类报刊总共有130余种,其中以《故事会》为代表的标准故事类期刊有47种,标准故事类报纸有3种.130余种故事类报刊的期均发行总量约为1300多万册,其中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的《故事会》杂志,上下半月加起来总发行量就有500多万册.  相似文献   

12.
在国土面积和总人口分别居全苏第二位和第四位的哈萨克共和国,各类报刊和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也相应地比较发达。据1987年统计资料,哈萨克共和国共有各类报纸455种,全年发行总数达12.4亿份,其中哈萨克文报纸168种,全年发行总数为3.6亿份;期刊有94种,全年发行总数为4710万份,其中哈萨克文期刊30种,全年发行总数达3810万份。报刊种类之多、发行最之大在全苏各共和国中均居前列。1987年,哈萨克共和国订阅全年报纸、杂志的订户,平均每2.5人有一份报纸,每5.1人有一份杂志。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记者》报道:国家邮政局报刊发行局在1月中旬召开的全国邮政工作会议上透露,2001年中国有11家邮发报刊发行量超百万份。这11家中有6家报纸,包括《参考消息》。《人民日报》等;另5家刊物,包括《半月谈》。《故事会》和《知音》等。目前,中国正式发行的报刊1万余种,其中交邮政发行的有7100余和,占70%。  相似文献   

14.
创新报业集团发展之路用品牌战略PK新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劲军 《传媒》2006,(4):34-36
我国第一家联合报业集团一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成立已近8年,从组建初的十几家报刊、固定资产17.4亿元,发展到今天拥有11报、6刊和1家出版社,日均报刊发行量达250万份,集团净资产29.58亿元.  相似文献   

15.
非洲有法语国20余个,共有人口1亿3千余万,占全洲总人口的1/3左右,历史上由于经济发展不足,报刊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每百万人14份报纸非洲法语报刊大致产生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现存历史最久的法文报纸是《埃及进步报》,创办于1890年,至今已届百年。目前,在撒哈拉南北的法语国家中,尽管每年都有不少报刊创办或停刊,但连续出版,且拥有固定读者的报刊始终保持在40—50家左右。这些报刊发行量大多稳定在1万至10万份之间,销量最大的是阿尔及利亚的《圣战者日报》,日销出40万份,南撒哈拉第一法文报纸为科特迪瓦的《博爱晨报》,销量为10万份。由于非洲教育普及率低,据统计,在南撒哈拉法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南阳日报今年进入自办发行第二年,发行量已突破12万大关,达12.1万份。该报将集中力量加强发行队伍建设,同时努力提高报纸质量,使南阳日报在全区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竹集)保定日报今年开始自办发行,订数达7.05万份,比上年增1.8万多份,增长幅度为34.9%,其中两个县达到每80人有一份,7个县达每百人一份。(华)  相似文献   

17.
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可以预见,期刊品种将继续增加,形式也磐然越来越是活多变。据统计,到一九九三年底,全国有中文公开发行的报纸2040种,期刊7596种,两项合计近万种,这些报刊发行渠道主要有二条:一条是邮局发行(以下简称邮发报刊),另一条是自办发行(以下简称非邮发报刊)。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报刊发挥宣传、鼓动和组织的作用,中共波阳县委会领导邮局和各人民团体掀起了一个报刊发行和读报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据九月初统计,各种报纸发行数,由今年一月份的一万四千二百八十一份,跃进到八万一千七百五十份;各种杂志由一万一千零七十五份,跃进到一万五千八百六十六份.全县平均每7人有一份报纸;每38人有一份杂志.为了加快投递速度,已实现乡乡逐日班,村村通邮路,报刊直接送到户.读报运动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全县有读报组八千五百三十五个,已形成"人人读报,天天读报"的新风气.关于如何搞好报刊发行和读报运动,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一、文摘的魅力没有人怀疑,原创的作品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可是人们又不能不承认,被称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的《读者》,是一份文摘月刊。2000年英国出版的国际期刊年鉴里面,《读者》的发行量排在世界综合类期刊的第四名,第一名则是美国的《读者文摘》。上海《报刊文摘》,是一份新闻文摘周报,发行量达100 万份,其影响也远远超过一些全国发行的新闻报刊。对于有阅读习惯但时间又不充裕的人来说,欣赏文摘类报刊是最佳的选择。正因为如此,多年来,不管报刊市场竞争怎么激烈,《读者》、《报刊文摘》、《小说选刊》等文摘类报刊始终走红。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文摘类报刊或文摘类版面已发展到8000多家,仅北京就有2000多家。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世纪以前,香港还是个不太闻名的小港口城镇。经过港人长期的辛勤劳动,今天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金融、贸易、商业、旅游中心之一,在世人面前创造了奇迹。新闻出版事业方面,弹丸之地的香港也有了长足发展。从1987年到1996年,这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只有六百多万人口的香港持续出版10多种综合性日报和600多家杂志。香港报纸的日发行量高达160—170万份,平均每三个半香港人就拥有一份。这个数字和日本不相上下,是世界人均拥报量的两倍多,香港报业的兴旺和发达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