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莉 《小学语文》2007,(8):54-55
说来得感谢人教网萤火虫教师读书会,第一次读曹文轩的作品,是在萤火虫教师读书会举办的“儿童文学阅读研讨会”上,蒋军晶老师执教了一节《草房子》班级读书会。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交流着,一个个可爱的人物形象在孩子们的交流中逐渐鲜明。回来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找来《草房子》一口气读完,然后又读了曹文轩的一系列作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作家曹文轩曾对自己的作品和创作有如下一段精辟的论述:“我是用童年视角来处理的,在处理的时候,部分的东西被过滤了,比如说人性最丑陋的东西被过滤了,因为我有一个固定的美学上的思想,这就是我到处都在说到的,美的力量有时候大于思想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曹文轩一直强调古典形态的美感所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和净化。在《红瓦》这部小说中,他刻意将人们拉回到那个宁静纯朴的苏北水乡,隔绝了工业文明带来的纷扰,以清丽纯粹的语言和真挚自然的情感营造了古典而诗意的美感氛围。可以说在这部作品中曹文轩重建了古典的审美体系,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美感、真情与道义的坚守。他将深刻寓于平淡的叙事之中,将美感寓于现实的审美追求里面。整部作品寓教于美,文笔细腻,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4.
《孤独之旅》节选自北大曹文轩教授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这部作品曾经获得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也获得了好多大奖。应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关于少年成长的小说。怎样阅读小说呢?下面我们就结合《孤独之旅》这一课的学习,分三点来讲:  相似文献   

5.
《成长的书香》——当代儿童文学名家作品精选,是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谭旭东主编的名家精品读本。包括叶圣陶、冰心、曹文轩等著名作家的作品,所选作家获得了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和冰心图书奖等大奖和《儿童文学》等杂志优秀作品奖。  相似文献   

6.
初读《草房子》这本书时,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很无趣,一点也不好看,可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地发觉,我的想法是错的。其实,曹文轩笔下的《草房子》是那么生动,那么精彩,他写得那么淋漓尽致,把乡下孩子的坚强、活泼、可爱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7.
好的作品表达的总是大多数人的愿望,与一种进步的理想或观念一样,它还可以为人类走向幸福彼岸架设桥梁。李乐薇先生《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描绘了许多人追求的美好生活(我把“小屋”看作生活的替代词)。但可惜!“空中楼阁”未免有点虚无缥缈。  相似文献   

8.
作家张贤亮1993年发表的《我的菩提树》,尽管已流传国外,但在国内却反响不大,理论界对此作有褒有贬。通过对作品的解读,试探讨作者对当代知识分子命运及弱点的分析与表现,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散文诗集《小银和我》是诗人第二创作阶段的后期作品,也是他一生中极为重要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李勇 《师道》2003,(11):62-62
感谢你们让教育在纸上生动、深沉而睿智地浮现,感谢你们让为师者的情感在字里行间纯粹透明而真挚!教育有许多方面,师者有许多形象,你们像阳光织成的网,用智慧,用启蒙之心,用博爱,用责任……选择了我们真实的现象,发自内心的声音。从“网上”滤掉的是呆板、虚伪、肤浅和无病呻吟的泛滥……沉淀的便是金子:我们教学的好经验,我们情感的真善美,我们智慧的博大精深……谢谢《师道》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智慧得到启发。———何雪芬(广东惠州市三栋镇田心小学)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很喜欢平民意识的《师道》杂志,我常会被里面的一篇篇文章所感动…  相似文献   

11.
师范学院毕业后,我到一所乡村中学教书。为了把课备好、上好,我常常到图书馆阅览室翻阅报纸杂志,以寻找一些有用的资料。时间长了,我发现《广东教育》给我的帮助很大。这是一本办得很大气,很权威的杂志,与我的教育专业和课堂教学关系非常密切。我想自己掏钱订一份,可是我当时的工资很低,每月只有486元。除了日常生活开支,每月所剩无几,有时还不得不借钱度日。无奈,只好常常跑图书馆。但是,拥有一份自己的《广东教育》却是我十几年来的一个梦想。后来,经济条件改善了,我毫不犹豫地自费订阅了一份《广东教育》,最初是几个月一订,后来就是半年…  相似文献   

12.
《青铜葵花》是当代知名小说家曹文轩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以苦难为大背景采用叙事的手法勾勒了一幅别样的景致,展示了人性的坚韧、生命的刚强、苦难中的大美以及人性中的大善大爱,为苦难中的人们点亮了一盏心灵的明灯,这种写法充分展示了作品中苦难与美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刘玉芳  李深 《现代语文》2009,(8):131-132
曹文轩的长篇青春小说《细米》为我们呈现了至纯至善的人间真情。本文从作品主题、创作心理、情感处理方式三个维度透析至真至纯的人性颂歌。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2月,笔者上了一堂苏州市级公开课《庖丁解牛》,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设计。一、以漫画激趣。上课之前,我布置学生自读课文,疏通大意,记下自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留待课堂讨论,并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庄子的生平、性格及思想。在备课时,我除了认真研读作品、吃透教材外,还特地找来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的  相似文献   

15.
杨登荣  吴琼华 《红领巾》2009,(6):I0004-I0004
奶奶从外面打工回来了,我发现她那张憔悴的脸上又长出了几条深深的皱纹。我心里一痛,脑海里浮现出奶奶拼命工作、拼命挣钱的样子,我好想对奶奶说:“谢谢您,奶奶,您辛苦了!”可是,我总是说不出口。  相似文献   

16.
王一涵 《文教资料》2011,(35):86-87
《让我痛哭吧》是著名的巴洛克风格声乐作品,选自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的歌剧《里纳尔多》。巴洛克风格盛行于十七世纪初至十八世纪中叶的欧洲。华丽的花腔和抒情委婉、连绵不断的悠长乐句,是这类作品艺术风格和高度技巧的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17.
“如何进行现代文学作品的有效教学”,是我从教以来一直想要探究和试图回答的问题.以八年级课文《老王》(作者:杨绛)为例谈谈我的做法.这是一篇散文,讲述了作者杨绛一家和一位职业卑微、身体残疾、生活困苦但为人善良的车夫老王之间交往的几件事情.这是作者“以善良体察善良”的一次情感之旅.  相似文献   

18.
曹文轩是一位学者型作家,他认为文学作品需要思想,也需要美感。他的最新作品《蜻蜓眼》通过对美好的女性形象、优美的意象和永恒的人性之美的书写,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美的世界,体现了他的古典美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9.
《孤独之旅》一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作为学者的曹文轩一直关注孩子们的读书、生活、成长。他的小说以其精美深厚,充满诗意的人文关怀表达了他对生命与自然的思索,表达了对少年成长的关注。在《孤独之旅》里,作者以美的意境、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导学内容曹文轩成长小说——《青铜葵花》导学对象四年级学生创意来源喜欢读书,喜欢读温暖的文字,喜欢和孩子们分享阅读的快乐,在彼此的交流与碰撞中一起汲得幸福。当我于两年前的一个春天第一次与曹文轩的作品相遇时,我就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