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们正在围绕"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文眼赏析郁达夫所描绘的几幅美景. 金雨辰同学举手:"老师,我能不能说点我读这篇散文的感受?" 全班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他身上.从我的眼神和手势中得到许可后,他很郑重的样子,又清一清嗓子(同学们笑),说: "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又补充了作者郁达夫的身世经历,似乎在告诉我们:这篇散文写出了彼时作者的悲凉心境.但我反而觉得这篇散文写出了作者的一种满足,甚至是一种快慰."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印象中,高三女中学生姜荻写的散文,篇幅都不长,而语言却到位,叙述有节制,且张扬着人物或故事的音容笑貌;似乎一切都运作在她叙述的故事或事件里,又似乎是在为单纯的成熟的篇章做准备。这就是短篇小说《谁最忙》出现的必然。读《谁最忙》,是在读一篇小说,勿宁说是在读一篇诙谐、幽默的故事,或是说读一篇有思想、有深度的童话,一篇凝缩当代社会影像的童话。这篇小说,围绕着“忙”而展开,在“忙”中延伸情节,又在“忙”中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小说开头便写小镇上的人都很忙,忙着干自己的事情,第19届镇长因为大家都忙使他开展不了工作而不…  相似文献   

3.
猜猜他是谁     
观察一下同班的同学,确定其中一个,仿照例文写下来。写好之后读给同学听(不读名字),看看谁写的让同学一听,便能猜出是谁。“哎呀,哎呀,求求你,饶了我吧,饶了我吧”你听,他又在哭爹喊娘了。他很调皮,我不得不使出我的绝招———挠他的胳肢窝来制服他。他可是最怕我这招了,只要我一动手,他就大喊大叫,一副世界末日到来的模样。别看他个子不大,心眼却不少,这就是所谓的“人小鬼大难招架”吧。老师让我们自己读课文,他却不知在那儿悄悄地干什么。我捅捅他,他就学着我的样子拿起书,开始读课文。不过呀,我读一句,他就跟读一句;我怎样读,他就怎样读…  相似文献   

4.
自19世纪70年代交际语言教学法诞生以来,语言教学的重点就从传统的知识性转到了实际的语用功能性。听、说、读、写成为测试语言能力的四大标准。“听”是其他语言能力的基石。幼儿园儿童不识字,却能把故事一篇一篇地读下来,这与他们每天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故事、读故事是分不开的,那么外语教学更应强调对听力的培养。2011江苏高考卷中英语听力比前两年难度略有提升,语速加快,材料信息量更大,结果全省听力均分较去年下降了0.58分。这说明听力测试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并没有相应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个孩子摔了一交,哭了.你要他不哭,他不听.你说:“小猫在笑你呢!”他可能不哭了.一个孩子没做完作业就来看电视,你赶他走,他不一定听.你如果给他说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他就会高高兴兴地做作业去了.我认为,这就是儿童化教育的威力.  相似文献   

6.
儿子已经4岁多了,聪明顽皮,特别爱听故事,每天晚上都缠着要我讲。可是,我的故事讲了许多,磁带也买了不少,儿子却一个故事也不会讲。并不是儿子平时不爱说话,也不是表达能力不行,而是他似乎就没有讲故事的兴趣。每当我叫他讲故事时,他就蔫了,变着法跟你玩心眼:“妈妈,不讲这个了,另外再讲一个。”你如果生气了,他就会跟你耍赖。为此,我伤透了脑筋。  相似文献   

7.
巴乌斯托夫斯基说:“真正的散文是充满着诗意的,就像苹果饱含果汁一样”。多读几篇雷抒雁的散文,你会被其散文中所蕴含的诗意、诗韵、诗境所感染和陶醉。他以诗人的水土、阳光精心培育着他的诗化散文。《阳光,是一种语言》便是其诗化散文之一。  相似文献   

8.
《当代学生》2013,(Z2):122-123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而独特的所思所想,让读者触摸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你可以将这本书当小说读,每一个案例都非常有趣;你可以当它散文读,每一篇文章都流畅而富有意义;你更可以将它作为案例来研究,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生动。  相似文献   

9.
乍一看来,作家叶兆言的《祠堂小学》也是写的校内琐事,可是只要仔细读上一遍,你就会发现,和前面几篇充满欢乐劲儿的学生习作迥然不同,这篇散文充满了多少苦涩,多少辛酸!论年龄,祠堂小学的教师才30多岁,他“胸前挂着哨子,上课下课,很潇洒地吹几声哨子”,可谓风华正茂,堪称英雄用武之时,可是他却遇到了“文革”这个非常时期,来到谁也不重视的偏僻的  相似文献   

10.
咸与淡     
忽然想起一则关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故事。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宁波七塔寺,应老友相邀,在老友的住所小住数日。其间,弘一法师用餐时,享用的仅是一碗米饭、一道素菜和一杯白开水。有一回,老友看在眼里,实在于心不忍,便说:“一碟腌萝卜,你就不觉得太成吗?”“咸有成的滋味。”弘一法师平静地回答。“不添茶叶,白开水就不嫌太淡吗?”“淡有淡的味道。”弘一法师微微一笑。在弘一法师的世界里,一切都好。青菜、萝卜和白开水都很好。成也好,淡也好,  相似文献   

11.
有没有一首歌,会让你想起一个人?“忘了有多久,再没听到你对我说,你最爱的故事……”每当我打开播放器,我都会听这首光良的《童话》。听着它,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个故人。他的声音和光良很相似,我很喜欢。听一首老歌,想一个故人,念一个朋友。记得读初中时,我和这个故人由于个子差不多高,老师便把我俩排在了一块,我们成了同桌。刚开始,由于抱着男女有别的思想,我俩不太说话,后来,慢慢熟络了,才偶尔聊聊天。这一聊,才发  相似文献   

12.
记得读师范时。教育学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大山的故事”:一天,默罕默德云游到一座大山前,他对着大山喊:“大山,你过来吧!”大山岿然不动。他又对着大山喊:“大山,你过来吧!”大山依然不动。默罕默德接着对大山说:“大山,你不过来,那我就过去吧!”听完故事,我们都笑了,笑的是这个故事的简单。老师却说.这个故事虽浅,可是道理却很深,将来你们自己慢慢去体会吧!  相似文献   

13.
一路上有你     
一篇好的文章最能打动人的地方,是它真实的情感。小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把他和《新语文学习》这本刊物的故事讲述给大家听,简单、平凡,却能让人从中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自己“良师益友”的感激之情,不失为一篇成功的作文。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已经上了四年级,你就像我的朋友一样,陪伴我  相似文献   

14.
淡中求味     
一教师在教学《西门豹》一课时,没有按惯例先提出问题,而是先让学生自由地、仔细地通读课文之后,提出了以下几个平平常常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1.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快不痛快?2.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佩服不佩服?3.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4.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同情?5.课文中有没有什么使你觉得奇怪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正>汪曾祺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金岳霖先生》收录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之第四专题中,是一篇自读课文,同时收录在长春版义务教育国标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中。文章浅显晓畅,初读感觉语言平易、手法平实、感情平淡。作者就用聊天的方式随便、轻松、真实地讲述着金老先生的故事。很多教师将教学定位在欣赏写人记事类散文的细节美,通过细节分析金先生的有趣、天真的个性。然而汪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说法——"苦心经营的随便"。这句话是说小说的,但于他的散文创作也  相似文献   

16.
《广东第二课堂》2016,(Z1):78-79
两只浣熊守着个废旧汽车里的收音机等待指令?这片沼泽里藏着个熟睡的不明生物?还有一个几百年前海盗的诺言?你到底在说什么?今天要说的,是"糖人沼泽侦查兵"的故事。当你翻开这本书,想要读一个故事。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听。是的,你即将"听"到一个故事,一个仿佛就在你眼前,在你耳边,只对你一个人亲口讲述的离奇的故事。这么说一点儿也不夸张,就是讲给你听的。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重要的散文作家。《绿》和《荷塘月色》是他写在二十年代的两篇为人传诵的名作。这两篇散文,写景细腻逼真,设色与情致俱佳,文采斐然,达到了高度和谐的艺术境界,很能代表作者的风格。本文试图就这两篇散文探讨一下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情恳辞切,娓娓而谈,不尚浮华,不摆架子,这是朱自清散文为人所称道的特点,也是这两篇散文的一个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8.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精品。由于该文写作背景特殊,所反映的作者心绪感情较为复杂,不容易把握,因此,对该文教学究竟是采取何种方式来切入赏析,才能更有效的被学生接受理解,是一个值得注意研究探讨的问题。笔者在教该文时,采用了“抓住文眼,顺‘藤’摸‘瓜’”的方式,对此作了些尝试。首先,我通过学生默读、听录音范读、学生朗读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反复的听读中,初步感知本文。在这一步的基础上,我就试看去问:“同学们刚才听读了《荷塘月色》这篇散文,请大家想想,在文章里有没有表现作者当时心境的最关键的字眼?”由于事先听读…  相似文献   

19.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这次习作,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故事。在故事里,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改一改。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 ,老舍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是被称为“语言大师”的 ,他的文学语言根植于民间口头语 ,但又经过了精心的艺术锤炼 ,形成了朴素、自然、隽永的语言风格。这种语言风格同样体现在他的散文短章《小麻雀》中。读着这篇散文 ,你就像感受着温暖的春风、和煦的阳光、清澈的小溪 ,是那样亲切、真挚、感人。但你读着读着 ,却在细腻、从容的语流中 ,读出这样一句 :“我捧着它 ,好像世界上一切的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犹如空谷足音、无风起浪 ,这充满了激情和哲理的词句 ,让你的心砰然一动 ,豁然一亮。这词句是有违老舍的语言习惯的 ,但它又是老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