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个性化朗读是个性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它需要阅读者融人自己的体验,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从而更好地把握和感悟文本。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语文课程标准》还规定了朗读的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朗读已经成为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是仔细听听,真正有效的朗读不多。有效的课堂该怎样读呢?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朗读感悟,具体地说,就是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词语句子的准确含义、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氛围中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充分发挥想象力,理解作者给我们展示的优美、恬静的春天的画面,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熏陶、在读中迁移。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我努力让我的课堂书声琅琅,在朗读中让学生个性飞扬。  相似文献   

7.
莫焕茂 《广西教育》2004,(9A):16-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文言文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但文言文在词语、句式等方面,与现代白话文差别较大,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四读”法教学,效果颇好。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促进其读书感悟呢?本文以苏教版教材第五册为例,谈谈实践体会。一、反复练读,读中感悟“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自然段时,我采用“放扶”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有层次读课…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个性化阅读的概念,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这就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确立了一个方向:语文课堂上必须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发现各个学段的朗读教学都要求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里所说的“充分地读”.并不是无目的、无要求、一遍遍、枯燥无味地傻读,而是有理解、有体验、有感受、能传情达意地朗读。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首歌.语文教学是否充满诗意,朗读是一扇窗口,是一面镜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呼吁朗读,提倡感悟.它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它还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朗读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4.
徐慧 《新课程研究》2009,(8):134-135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体验”,其中关于阅读教学改革理念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验”,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感悟包括感性的体验和理性的思考,是对语言内涵的体味和对语言形式的深层理解。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使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角度和生活经验,获得“自然得之于己”(朱熹语)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此可见,语言训练不应该离开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