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沟通是影响教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有时急于达成理想的活动效果,往往不注意沟通技巧,从而挫伤学生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时,应提高沟通技巧,采用"多倾听""、全接纳"、"适分享"、"勤欣赏"等策略,激发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让学生...  相似文献   

2.
生本的课堂,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走着这样的道路:前置性作业—组内讨论—小组展示—抓点提升。在布置前置性作业的时候,我都会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在"抓点提升"时,我也恰当地运用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应用ppt软件把"抓"的文字展示在屏幕上,有时再"抓出"重点词语让学生体会,有时配上精美的插图,有时配上美妙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信息技术,确实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  相似文献   

3.
薛晓云 《教师》2011,(12):62-62
一、语文"活动式"教学的基本内涵所谓"活动式"教学,顾名思义"活动"就是活动教学的核心内容,那么究竟什么是"活动式"教学呢?"活动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学生被动参与的认识活动或者实践活动,也不是学生自发进行的活动。我们这里所讲的“活动式”教学是指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一种可以达成教学目标并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教学中,课堂小结有时有"走过场"之嫌。具体表现在:其一,教师留给学生课堂小结的时间太少,有时甚至是在下课铃响之后;其二,教师引导学生小结的提示语多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吗?""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这样的问话,更多的是指向所学习的知识点,学生只好简单地回答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在这种环境下即使有疑问的学生,也不愿多说,  相似文献   

5.
"活动单导学"是以"活动单"为平台,教师采用创设活动情境、点拨启发、评价激励等手段,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活动单导学"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活动",二是"活动单",三是"导学"。其中,活动是"活动单导学"的主题,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是"活动单导学"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6.
姜平 《新课程研究》2010,(6):183-184
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经常遇到"刨根问底"的学生,这些学生"可气"又"可爱",可气的是有时真让人下不了台,可爱的是他们有探究未知的欲望。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多问和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他们求知欲旺盛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活动"是指"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方式及其过程",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物质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多样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通过"活动"促进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而学生活动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得以成功的关键,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一、创设一个能让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情境选择一个好的问题,创设一个好的背景,调动学生共同参与,是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田华 《林区教学》2012,(7):28-29
班会活动要丰富多彩,不能只用说教模式。尝试把游戏活动引进班会,让学生在新奇中得到教育。开展"创新撕纸"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开展"口耳相传"游戏活动,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开展"你吹我爆"游戏活动,让学生学会宽容。  相似文献   

9.
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经常遇到"刨根问底"的学生,这些学生"可气"又"可爱",可气的是有时真让人下不了台,可爱的是他们有探究未知的欲望。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多问和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他们求知欲旺盛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在低年级,而且在中高年级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
  现在多数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题、几何图形的解题能力,这是对的,无可非议。但是用什么手段来实现教学要求呢?不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得过多,越到高年级,学生说话的机会越少,到了毕业班,只能是教师"满堂灌"了。课堂里,教师讲,学生听,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相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同时,学生的作业负担沉重,在课堂里做练习,放学后有时还得参加"基础班"、"补课班"或"智力班"等,无非也是完成各种练习。毕业班可能还要加码,参加课外的"提高班",回家还要完成大量作业,一次家长会上,一位五年级学生离开家长,走到我的桌前诉苦:"老师,我们的作业负担太重了,每天作业都要做到很晚,有一次数学老师布置了一百零三道数学题,其中五十道是应用题!"这位教师"望生成龙"也够狠的!象这种不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却"堤内损失,堤外补",练习题不加选择,进行"题海战术",学生对数学课只能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都能得到"大张旗鼓"的表扬,近年来,笔者常将写着学生姓名的纸条装在一个盒子里,定期从盒子中摸出几位学生让其走上讲台,为其献歌献舞,给予表扬奖励。有人称我们这是有趣的"摸奖式"表扬活动,我班学生都爱称之为"奇人献花"。为了说明这一活动的特点,就先从装姓名纸条的盒子说起。一、"摸奖式"表扬的活动流程"奇人献花"活动或者说"摸奖式"表扬活动,在活动之前,我进行了较多预设。为了激励学生参加,了解活动规则,我首先给学生们讲了个自编的《盒子》故事。  相似文献   

12.
茨达齐尔曾经说:"教育的作用是使自己尽力成为多余。"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某些教学内容秘而不宣,让学生自己去"填充",完成被省略的内容;有时有意创造时间上的"空白"地带,给学生以咀嚼、玩味的余地。  相似文献   

13.
活动单导学的核心是"活动",即学生的思维活动、操作活动及实践活动等;其作用就是"导",即给予学生学习思路或方法的引导;其特点就是"局部",它是为学习重点知识和关键知识服务的,并非面面俱到;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大力推进"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背景下,"活动单导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大的使用价值。 一、内涵解读"活动单导学"以"活动单"为媒介,一堂课由1~3个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自学活动组成。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学与实践活动整合是新课程标准下新的英语教学活动的尝试,强调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认知习惯和身心特点等前提下,以实践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英语主题活动,努力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为学生探索、研究、运用所学英语提供了重要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教与学"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的理解和表达之间出现了脱节,有时是无法理解,而有时是理解了却表达不出或表达不清。这是因为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出现了"断点"。  相似文献   

16.
雷恒彪 《黑河教育》2010,(11):39-39
古诗语言凝练,意存高远,学生有时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文内涵创设情境,充分凸显诗中的形象,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只要"境"创设得妙,"情"便激发得浓。  相似文献   

17.
当学生解题发生错误时,老师、家长经常会用"粗心"两个字来评价学生,只是提醒下次注意就轻轻一笔带过.由于老师、家长对"粗心"无意识地放纵和宽容,结果孩子屡错屡犯.有时学生反思自己时也常用"粗心"来解脱自己.为什么学生"会解"的题目还会出错呢?是粗心吗?事实上并非如此.让我们一起来剖析“粗心”背后的真相,并寻求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在《将苑》中指出:"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有时,面对"强悍"的学生,班主任示"弱",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导入,简单则灵。在小学英语课堂里,"导入"这一环节的设计已引起了英语教师的重视,丰富多彩的导入能为英语学习氛围的营造和新知识的呈现做出必要的铺垫。然而,有时过于浓重的笔墨却使一些导入显得累赘、复杂,这不仅占用了课堂教学中不少宝贵的时间,学生也容易在那些"弯弯绕"的活动中偏离学习的路径。教学内容: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5A Unit6Doing housework第一课时,这一课时的核心教学内容是"做家务"和"做功课",  相似文献   

20.
小学理想课堂教学"四·三·四"模式,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总目标,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课堂教学力求达到"三全":全员参与、全程体验、全面发展。教学设计力求达到"三化":教学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显性化、活动过程具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