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离不开学,反过来,“学”离不开教,因为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学法,就是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学生学会学习,最后让学生自己会学。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李梅 《考试周刊》2010,(23):226-227
在新的课程理念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活动更靠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被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学习不是孤立的活动,与教师的“教”是互相联系的,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引领。相反新教材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以教为主、教牵制学的思想无法满足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新的课堂教学需要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理念的支撑,教师的职责在于启发诱导而不是牵着学生走:积极鼓励督促而不强加逼迫:启发思考主动获取而不给予学生。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互动过程。教离不开学,学离不开教,教与学之间是辩证发展的关系。传统教学是满堂灌、满堂练的“教与学”,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者,控制着课堂教学活动;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从而陷入“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困境,直接导致了教师沉重的教学压力和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然而,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苦”并不能换来教与学的“甜”。那么能否创造出“以生为本”的服务型课堂环境,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从而达到师生的和谐发展。本文对以生为本的服务型课堂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理性思考,以期建立新型的“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教育实践活动家陶行知就曾对“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作出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学合一”的精辟论述.构建学认为,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之间相互渗透,有效融合的统一整体.教师的有效“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高效“学”,达到“以教导学”.反之,学生的深刻“学”是为了推进教师的深入“教”,达到“以学促教”,最终实现“教学相长”、“教学共赢”的目标追求.众所周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主体实际、教材内容要义等因素,确定好“教”的策略.通过“以教导学、以教引学”等指导活动,讲解传授数学知识技能.学生主体在此进程中,积极呼应,配合策应教学活动,深入参与师生互动、探知分析数学知识、问题活动.高中生学习习惯逐步树立,学习要求逐步提升,需要教师“拿捏”好教与学之间关系,做到“教学合一”.本人现对“教学合一”理念在三角恒等变换章节中的应用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学校中师生的关系是以教学内容为媒体的“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历来被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如何“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 ,如何“教”会学生进行思维 ,我们对教师“教”的功能的理解也往往侧重于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人格的影响等方面的作用。实际上 ,教学过程应该是借助于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教师与学生形成双向的“教”与“学”的过程 ,即教师在向学生施“教”实现上述教学功能的同时 ,也应该是一个向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通过这种“教”与“学”的活动 ,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高…  相似文献   

6.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教着学生自己去学”,271高效课堂的核心在于“授人以渔”,在于让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之中,实现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以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高效学习,最终实现终身学习。我的课堂我做主,把学习的主动权、创造权还给学生,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  相似文献   

7.
影响学生思维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习兴趣与学生思维活动及学习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好学”,“乐学”。  相似文献   

8.
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能力,这才是根本.正如一句古语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尝试,在此,将笔者的体会与所得与各位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9.
“教无定法”是因材施教的实现保障,是教学艺术的具体呈现,是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具体实践中,“教无定法”落入了必须依据之“法”与现实手段之“法”混淆、评价之“有定法”与教学之“无定法”冲突、教师之“教无定法”与学习之“学有定法”矛盾的实践困境中。“教无定法”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的实现,有赖于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有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时常叹息“课难教,师难当”。究其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教学主要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而有些教师只顾自己讲课,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没有做好调动学生“注意与兴趣”的工作,这是造成“课难教,师难当”的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兴趣是人的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不要认为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而又比较严肃和枯燥的课程,致使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实不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乐”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如何使得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通,写不好,都是因为单词记得少。学英语离不开记单词,而机械枯燥地记忆单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古代教育名人云:“教不见意趣,必不乐学。”教英语,“授之以渔”乃是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能够真正成为指导者、促进者,就能把兴趣带进课堂,用教法指导学法,把方法教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情感和理念,实现指导者和学习主体的沟通,达到教学相长。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少走弯路,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对英语…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意思是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学”,教师不仅要把现成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把有效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我们提倡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呢? 一、帮助学生确立主体意识 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自身的认识活动,教师施加的全部教育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个体自己的认识活动才能起作用,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  相似文献   

13.
杨少良 《考试周刊》2011,(85):231-231
自古至今,教学方法就走着一条有始无终的漫长之旅,从孔子的“因材施教”、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到现在美国的问题法、中国的研究性学习.教育教学正一步步地走向完善。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学习过程、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它必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教师的教正是为了学生的学.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教,这就需要在努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学要有启发性.教虽无定法,但离不开启发。启发式是一条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研读教材,优化设计呢?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学科教学中的缺陷1.重教法,轻学法。教育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统一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效果的制约因素应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美国布卢姆等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变量有三个:一是认知前提条件,即学生掌握新的学习任务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程度;二是情意的前提特性,即学生形成动机,以便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三是教学的质量,即教师教学适合学生的程度。这三…  相似文献   

16.
学法指导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强调:“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国外有些学者曾预言:未来的文盲是那些没有学习能力的人。因此,我们在研究教的同时应注重研究学生的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进行学法指导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一、通过教学过程,教给学习方法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掌握知识一样,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机智。唯有“教师教得活”,学生方能“学得乐、学有成”。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以“活教”促“乐学”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问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通过“教”与“学”的具体活动来实现的,是一种运动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职工教育由于教育对象与普通教育不同,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关系有其自己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关系,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它是一个不断变化、逐渐倾斜的矛盾运动过程。在普通教育中,教师与学生这一对矛盾,教师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学生则居于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这是因为教师“闻道在先”,处于“知”或“知之较多”的地位,受过专门训练…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能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激发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有一种“向往之”的意识就成为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一、讲究授课艺术,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因素组成的“交响乐”。优化教学过程就是让“教”与“学”这两个因素科学地组合起来,使“教”吸引“学”,“学”促进“教”,达到一种教学上的美的境界。这就需要教师深钻教材,细致研磨,领会消化,找规律,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20.
张红 《现代语文》2014,(3):108-109
“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理念符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少教”是要求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沦为学习的附庸;但是“少教”也不等于不教,让教师成为教学中可有可无的角色。“少教多学”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样才能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既实现教师的“教”,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少教多学”的目标呢?笔者认为课堂上的提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