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知道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和这些奇石的样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14,黄山奇石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 生1:我觉得黄山石很奇特。 生2:我觉得黄山石有趣极了。 生3:我觉得黄山石很特别。 [评:引导学生说出对黄山石的总体印象,既可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又为下一步从整体上提出中心问题做了铺垫。] 师:大家说得真好,老师用“奇特、有趣极了”来概括大家的发言,你们看怎么样? 生:行。 [评:教师以商量的口气小结,体现了…  相似文献   

2.
并非戏言     
《师道》2012,(10):63-63
上完地理课后,老师问小明:“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小明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觉得老师比我爸爸聪明。”  相似文献   

3.
一天上午,我想随堂听小吴老师的语文课。第一节课时,我打电话到三年级语文组,经询问得知小吴老师当天上午第二节课执教《拉萨的天空》一课。这是一篇新课文,我并不熟悉。在处理好事务后,我于第一节下课前十分钟赶到三年级办公室.借小吴老师的语文书把课文看了两遍。三年级其他班级的老师听说我要听小吴老师的课,也随同我一起前往听课。小吴老师课前准备很充分,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步骤环环相扣,教学流程自然流畅,但是我始终觉得学生学习的情绪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上似乎教师牵引得太多,并没有真正地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我一边听一边思考:假如这篇文章让我来上,我该怎么上呢?下课后,老师们纷纷回到办公室。  相似文献   

4.
杨磊 《教育导刊》2010,(5):79-79
叠被子是幼儿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每天午睡后幼儿园老师都要叠被子,爸爸妈妈在家也要叠被子。今天,我们小班的一节劳动活动就是让幼儿学习自己叠被子。刚开始,我觉得这节课挺难的,孩子这么小,他们能够叠好被子么?带着心中的疑问,我开始了这节课。  相似文献   

5.
这是汪学军老师2008年11月在湖北省总工会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一节课。当时现场抽签,备课和做课件一共只有两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后来,又在学校作过这节课,听过的老师都觉得这节课简单、朴实、数学味浓、学生思维活跃。为什么老师们对这节课都很认同呢?我想其中的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6.
张玉香 《甘肃教育》2013,(24):96-96
那一年。我刚从黄山学习回来,就接到上课的通知,仓促准备之后,上了一节《美丽的集邮册》。这是一节研讨课,意在给在座的老师们提供探讨学习的机会。课毕,大家照例进行评课,肯定、表扬的话我已经记不得了,但一位老师对课的尖锐批评至今我记忆犹新:“把语文课上成了品德课、  相似文献   

7.
自身承担的角色需要进行怎样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中,很多同学习惯向老师提出以下问题:“老师:你要我怎么做?”“老师:下一步该做什么?”“老师:这节课上什么?”“老师:下节课我们还做这个事情吗?”“老师:这次作业最后上交的期限是什么时候?”“老师:你帮我选一个题目吧!”  相似文献   

8.
记者:王老师,您好!在省第五届小语年会观摩活动中,您执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受到大家的好评,普遍反映这节课在体现学生主体性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您个人认为这一课的成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王丽娟:我觉得这一课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得比较好。第一,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 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0.
师:还记得上节课学习时,老师扮演了什么角色吗?生:种树人。师:你们呢?生:小树苗。师:这节课我们保持不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记得我这个种树人在给你们浇水时有什么特点吗?  相似文献   

11.
因为我们学校提倡每位老师要多随堂听课,加强老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所以我为了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也就积极争取了更多的听课机会。学习了之后我觉得有许多课引人入胜,效果很好。但有些课总体还好,部分环节的处理值得推敲与商榷,现提出与大家共议。本学期,我在五年级听了一节数学课《确定位置》。这部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实录 上节课我们利用光盘跟电视机里的老师和同学初读了课文,学习了字词,大家学得很认真。这节课,我们继续和电视机里的老师和同学学习。师:同学们好!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你们好!生:大家好!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生:(齐)灰雀。师:先请大家读读这些词语!我们一起来读。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也来读一读!  相似文献   

13.
我听了孙淑娟老师教学的《方脸和圆脸》后,觉得她这节课的特点有三。  相似文献   

14.
陈宇 《中学文科》2005,(8):14-14
最近,我听了一节初一老师上的《我爱文学》综合实践课,感触良多。这节课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5.
覃丽君 《广西教育》2012,(30):65+67-65,67
一次,我去观课,觉得课堂上学生很积极,跟老师配合也很好。课后,我跟两个学生聊,我问她们老师上的课好吗,她们说好。我再问好在哪,她们沉默了。在我鼓励下,有个学生鼓起勇气说:“那节课,其实我们班很多同学不是很懂,但那么多老师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表现不好,给我们班抹黑。还有,有一些问题我现在还弄不明白,可我听到一些老师说这节课好,我真不懂好在哪。”学生的话,让我震惊,也让我深思。看来,评价一节课好不好,长期以来,我们都只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评,而太忽视学生的感受了。  相似文献   

16.
上学期,我的一节思品课《正确面对理想和现实》获得了区优课评比一等奖,这一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思品教材最后一单元的第一课,着重让学生知道理想的含义、理想的重要作用以及实现理想的途径,上得不好容易变成一节乏味的说教课。我的这节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有位老师情不自禁地说:“真美。”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1月底,我有幸参加在重庆举办的全国第六届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来自吉林长春第一实验银河小学于天老师的一节《打字机》课程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整堂课掌声雷动、笑声不断。于老师她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带着东北特有的爽朗、可爱、诙谐特点,趣味十足的艺术表现,让在场的师生一次次拍手叫好,课堂氛围欢快、和谐宽松,学生学习热情勃发,教学效果显著,评委们也都给予了极好评价。听完于天老师《打字机》这节课,我觉得她的教学语言有三个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 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我颇有感触,联想到上学期听到的同样是三年级的《父母的疼爱》,老师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讲述和体验“父母的疼爱”时,学生说来  相似文献   

19.
<正>在对李老师的课堂叙事点评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交代一些与此次课例研究有关的背景资料。第一,这是一节什么性质的课?这是一节课外阅读的课内指导课。虽然从目前全国语文教学的实践来看,有些老师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探索,但大多数老师对这一课型还是相当生疏的。因此,从课型的选择来看,李老  相似文献   

20.
一次,我听了一位老师的一节组合图形面积的复习课,这节课新颖精彩的结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