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运笔丰富而多彩,不仅使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而且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这就形成了《鲁》一文明显的艺术特色。侧笔书“恶”鲁达为何义愤填膺拳打镇关西,从金翠莲诉说的遭遇便知详情,这也从侧面揭露出了镇关西横行乡里、欺男霸女的罪行。小说采用侧叙之笔既为后文拳打镇关西作了必要的铺垫交待,又使得鲁达在拳打之时切齿痛骂镇关西有了“打”出有因的对应。表明鲁达拳打镇关西具有除恶安民的正义性。衬笔述“义”鲁达听完金氏父女的倾诉,当即吩咐他们明日回东京去,并解囊相助,便去身边取出五两银子。鲁达的行…  相似文献   

2.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从正面详细地描写了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过程。在此之前,小说已经具体叙述了拳打的原因:完全是由于打抱不平,为民除害。但有学生却对此产生了疑问,既然鲁达的功夫很不错,为什么打死镇关西却花了三拳,能不能只是一拳,能不能只写一拳?  相似文献   

3.
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名的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拳打镇关西,是鲁达在《水浒传》中第一次亮相,也是鲁达亡命江湖,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而三拳打死“镇关西”又是公认最精彩的部分。但我认为该有几处动词用得欠妥当,“三拳”这样写效果未必很好。  相似文献   

4.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通过鲁提辖酒楼遇金氏父女,寻问啼哭的缘由,救助父女脱脸,并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精彩场面的描绘,生动而鲜活地向读者展现了鲁达的侠义性格,塑造出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5.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达有一语云:“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课本注释为“【廉访使】官名,这里指老种经略。”此注令人费解。此句为一承接关系的复句,“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他”承前省去主语“洒家”,是  相似文献   

6.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通过鲁提辖酒楼遇金氏父女,寻问啼哭的缘由,救助父女脱脸,并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精彩场面的描绘.生动而鲜活地向读展现了鲁达的侠义性格.塑造出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一,文本解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以鲁达的行踪为线索,构成了“问——救——打——走”的完整的情节结构。在故事的演变中,主人公“安良”在前,“除暴”在后,情节发展张驰有致,波澜起伏。鲁达是小说中出场较早的英雄之一,作者借鲁达一出场就三拳打死恶人郑屠的英雄行为来表现伸张正义、除暴安良、惩恶扬善的侠义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选自四大古典名《水浒传》第三回。节选部分通过对鲁达救助金氏父女逃脱虎口、三拳打死镇关西情节的描述,褒扬了他除暴安良、为民除害的正义之举,塑造了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肝义胆的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9.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初中学生首次接触到的古代章回体小说,选自《水浒》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回故事中,渭州经略府的提辖鲁达,因为三拳打死了郑屠户,犯下人命官司,只好亡命江湖,几经周折,最后“逼上梁上”。这“三拳”决定了鲁达后半生的生活道路。这“三拳”势在必打,且打得十分精彩,别具特色,有力地表现了鲁达的思想性格。所以,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便紧紧抓住这“三拳”进行分析,谓之“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我以为这种方法脱离了“大纲”要求,脱离了教材编写意图。“大纲”要求初一学生“阅读记叙文,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记叙的特点。写记叙文能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做到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这篇小说被编写在初中第二册课本里,其主要意  相似文献   

10.
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我指导学生紧扣“丢”、“摸”、“打”三字分析主人公鲁达的性格特点。分析到“打”时,我提示学生:鲁达打鲁家客店的店小二和镇关西郑屠是有所区别的。郑屠乃一方恶霸,打他,鲁达用拳,打的是鼻子、眼睛、太阳穴等要害部位;店小二只是郑屠的帮凶,鲁达对他也就手下留情,只是用掌打在脸上。可见鲁达行事有分寸,性格粗中有细。我话还没有说完,几个平时爱动脑筋的学生便争先恐后地反驳。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为读者勾勒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古代英雄人物形象。《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水浒传》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是鲁提辖的第一次出场,作品通过对鲁提辖酒楼遇金氏父女,寻问啼哭缘由,救助父女脱脸,并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精彩场面的描绘,生动而鲜活地向读者展现了鲁达的侠义性格和不朽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2.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新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文章已被初中语文课本采用了十多年 ,其中诸如“三拳打死郑屠”这些精彩段落 ,语文教师早已烂熟于心。但笔者认为 ,此文最堪称道的是那些并不为人注意的细节 ,如能让学生掌握通过欣赏细节描写来分析形象的方法 ,则会更快地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因此 ,在教这篇课文时 ,不妨让学生找一些细节描写 ,来品析鲁达的侠义形象。比如有一处这样写道 :“且说鲁达寻思 ,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 ,且向店里掇条凳子 ,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 ,方才起身 ,径到状元桥来。”这里 ,…  相似文献   

13.
本段从正面详细描写了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过程。在此之前.小说已经详细叙述了拳打的原因。完全是出于打抱不平。为民除害。三拳。虽然数量很少.却处于情节发展的高潮。所以作不惜笔墨,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4.
旧时有“少不读《水浒》”之说,是谓少时血气方刚,难以自制,学之不当,易为使性好斗之事。可是,那梁山好汉“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的英雄气概,不仅会让青少年学生,就连成年人也都崇拜得五体投地。初中语文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鲁达只“三拳两下打死...  相似文献   

15.
李昱皓同学问:《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将人物刻划得栩栩如生又真实可信的?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对比映衬的手法,试以鲁达这个形象为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了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  相似文献   

17.
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我指导学生紧扣"丢"、"摸"、"打"三字分析主人公鲁达的性格特点.分析到"打"时,我提示学生:鲁达打鲁家客店的店小二和镇关西郑屠是有所区别的.郑屠乃一方恶霸,打他,鲁达用拳,打的是鼻子、眼睛、太阳穴等要害部位;店小二只是郑屠的帮凶,鲁达对他也就手下留情,只是用掌打在脸上.可见鲁达行事有分寸,性格粗中有细.我话还没有说完,几个平时爱动脑筋的学生便争先恐后地反驳.  相似文献   

18.
《水浒传》第三回,三拳打死镇关西,犯了人命官司的鲁达来到五台山文殊院出家,法名智深. 从行伍军官到佛门弟子,这是鲁智深最重要的一次人生转折,也是他从茫然无知走向睿智成熟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9.
通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松醉打蒋门神两段相似情节中的细节描写对比,表现了鲁达和武松的不同性格,分析了《水浒传》同中有异,犯中见避的高超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20.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三回。本文通过鲁达惩罚恶霸郑屠,救助老金父女的故事,可以使学生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封建势力的可恨,以及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英雄行为的可敬。由于故事内容比较复杂,加上“四人帮”横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