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改前,关于“应用题”教学议论很多: ——中国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很强,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应用题教学过于形式化、技巧化,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应用题教学的训练单调枯燥,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过分强调用算术方法解题,忽视了代数思想方法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课改前,关于计算教学的议论有许多:——我国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全世界最好的,还要改什么呀?——我们不需要那么快的计算速度,数学计算不是耍魔术.课改后,对计算教学的议论也是纷纷:——课改后,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了许多.——计算器进入课堂后,学生不会笔算了!种种关于计算教学的议论不绝于耳,孰是孰非,一时难辨.但是,问题终究还是要解决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此做了一些努力,比如,在计算教学的内容上作了些调整,对繁难的计算进行了删减,对计算的速度要求降低了些.但是,经过几年的实验,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如从前了,又招来了非议.这…  相似文献   

3.
一《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培养议论能力的规定是否妥当? 《大纲》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依据。关于议论文的教学,《大纲》也提出了原则和要求,这主要见之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读写训练的要求是:初中阶段,学生能够阅读通俗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能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高中阶段,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现在,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这样议论:“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很难管理,学生太吵了,要不是课改,就不会这样了。”“课改其实就是让学生多发言,多讨论、多表演、唱唱跳跳又一节,到头来一点知识也学不到,课改有什么好?”课堂教学中为什么“吵”?学生吵闹的原因是因为课程改革吗?课程改革好不好呢?我认为出现这些现象有两种原因。第一种原因是教师缺乏组织能力,没有组织好教学。很多老师在教学时不能顾及全班而围绕部分学生进行教学。而现实中我们是大班教学,不可能实施像国外那种自由式的教学。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  相似文献   

5.
我们很多数学教师经常会叹息,学生的运算能力也太差了,连简单的计算都过不了关,甚至连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也经常算错.有时候也会听到学生的议论,这道题我应该会做的,怎么就算错了呢?这是当前高中生所面临的运算问题的真实写照.由于现在学生的运算能力普遍偏低,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6.
正数的运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性目标。自课改以来,关于"数的运算"的要求和标准几次改动,日趋科学合理。但也出现了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一些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正确率两极分化的现象,同时"算法多样化"也困扰了许多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今天的计算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如何才能提高计算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大纲明确规定:“使学生能够 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这是对学生计算能力方面的教学要求,简单地说就是能够“正确运算”。正确运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计算正确,而是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运算规律,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如何教会学生能够“正确运算”呢?下面就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大纲对教学要求明确规定:“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这是对计算能力方面的要求,简单地说就是能够“正确运算”。正确运算不是简单的计算正确,而是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运算规律,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如何培养学生正确运算的技能呢?下面就九义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学,谈几点想法,仅供参考。(一)经常提醒学生注意正确运算的要求。这一单元中的“连加、连减”是笔算教学,主要是竖式的写法。教材  相似文献   

9.
教学一册简单应用题“学校里有12个,借走9个,还剩多少个?”时,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出示例题。学生读题、复述题意后,教师问。“这道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生:……)“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借走’是什么意思?”“从哪里借走了9个?”(……)“题目要我们算出哪一个数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算)“如何列算式?”“结果是多少?”……  相似文献   

10.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计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石.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指出:“数学才能在童年早期就能形成.其中大部分是以计算能力——数的运算能力的形式出现的.当然,确切地说,计算能力还不能算是数学能力,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常常可以形成真正的数学能力——推理的能力、求证的能力和独立掌握数据的能力.”实际的教学情况是学生学习计算时,不喜欢算、容易算错.如何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不仅会算,还能算得巧呢?以《三位数连加》一课的教学为例,我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大纲对教学要求明确规定;“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这是对计算能力方面的要求,简单地说就是能够“正确运算”。正确运算不是简单的计算正确,而是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运算规律,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如何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运算”呢?下面就九义小学数学第三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谈几点做法,供参考。 一、经常提醒学生注意“正确运算”要求。本单元中的“连加、连减”是笔算教学,主要是竖式的写法。教材中要求用简便的写法(即把两个竖  相似文献   

12.
沈婉琼 《文教资料》2005,(3):169-170
在数学教学中,碰到过这样的学生作业:“一根火柴长4分米”“小明体重35克”“爷爷今年8岁”……如此不可思议的结果,问问其他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唉.我们的学生这是怎么了?我们的数学教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学生的数感比较薄弱。什么是数感呢?新课程标准提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的关系;能用数来表达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  相似文献   

13.
大庆市萨尔图区举行了一次小学数学教师的课改培训活动。在培训中,有两位教师都教学“小熊购物”(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加混合运算”)一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第一学段“数与运算”主题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会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该内容是学生发展运算能力、形成和发展推理意识的基础,是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教师如何凸显100以内进位加法运算的一致性,帮助学生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发展数学思维呢?笔者从计算方法、运算规律、数学思维出发,建构了如下学习路径。  相似文献   

15.
王丽媛 《考试周刊》2007,(10):77-78
在新课改的今天,许多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都把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为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能力的手段之一。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指出:“数学才能在童年早期就能形成,其中大部分是以计算能力——数的运算能力——的形式出现的。  相似文献   

16.
计算教学是支撑小学数学的最基本框架。占据着小学数学一半以上的教学时间。而“简便计算”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部“重头戏”,被视作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学好了简便运算,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计算速度,而且能使学到的定义、定理、定律、性质等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但在最近的一次练习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简便计算遗忘严重,错误率极高,让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7.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人一生中用得最多的“数学知识”。关于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数感,理解运算的意义,选择恰当的运算策略和技巧,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现结合自己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18.
【案例】“加和减”教学片断:师:(板书44+25= )这样的题你们会算吗?生1:44+25=69。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吗?生1:因为个位上4加5等于9,十位上4加2等于6,所以“44+25=69”。师:不简单,你是在头脑里列竖式计算的。你们还有其它算法吗?生2:我想……先用“44-4=40”,再……(一部分学生议论:计算加法,他怎么做起减法了?哈哈!几个同学笑出了声。)生2:我……(越急越说不出)师:计算加法,能先算减法吗?你再想想。其他同学也都想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以倾听、鼓励为主。巡视中教师了解到生2用“44-4=40”的意图是…  相似文献   

19.
<正>从小学数学内容容量分布看,占比最大的是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因此,运算能力就成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让枯燥乏味的计算变得生动有趣,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计算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呢?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是学习的最佳催化剂和营养剂。因此,在计算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课改已进入第六个年头,在小学阶段正好进行了一个循环期的课改实验.这六年来,数学课堂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主动了,师生的互动交往更加频繁了,呈现给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有价值了……然而,我们也看到了另外一种变化:由于课改后对计算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适当调整,降低了计算教学的要求,所以学生进行计算练习的量少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了,具体表现为计算的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变慢、简便运算方法不够灵活,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每个年段都必须重视计算教学,避免计算教学偏离课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