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儿频道是指以未成年人为目标受众的儿童电视频道,内容主要以播出动画片、儿童节目、儿童电影、儿童连续剧等为主。目前,我国约有4亿多少年儿童,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数据表明,4~14岁儿童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的来临,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的冲击,少儿频道广告经营前景堪忧,在广告经营方面受限于受众范围小、地域限制和受众群与消费群不匹配的三大问题。面对困境,国内少儿频道纷纷开始转型升级。电视包装是电视频道转型升级的品牌形象工程,能充分体现电视频道的形象气质,本文试以福建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从电视包装的角度探讨少儿频道的转型之道,作为现阶段少儿频道转型升级电视包装之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是我国第一个面向3.67亿未成年人的专业电视频道。“引领成长,塑造未来”是少儿频道的主题词。据央视-索福瑞最新研究数据表明,4-14岁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视的时间为2小时22分钟,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  相似文献   

4.
尽管网络平台日趋发达,新媒体发展迅速,但是电视仍是我国近4亿儿童最常接触、最易接收其信息的媒介形态。因此少儿电视节目担当着满足少儿增长知识、了解社会需求的责任和义务。从大环境来看,我国少儿节目起步晚、发展迟缓,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那么地方台自办少儿节目又是怎样的境况呢?本文以石狮电视台自办少儿节目《种太阳》为例来浅谈现在县级台少儿节目的发展现况。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两年来劲吹少儿频道开播的旋风,少儿节目对当今少年儿童正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数据表明,4~14岁儿童平均每天接触  相似文献   

6.
儿童电视频道播出的各类节目对儿童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其中重播率最高的电视广告更是不容忽视。此文以央视少儿、金鹰卡通、炫动卡通、重庆青少四个儿童电视频道同一天播出的广告情况为例,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儿童电视频道播出广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1994年 ,我国发表的《关于我国城市儿童接触电子媒介研究报告》指出 ,在众多的电子媒介中儿童接触率最高 ,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电视 ,必须充分重视电视节目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引导作用。作为当今媒介传播最具大众性的电视 ,如何加强电视节目的教育功能是这个时代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电视节目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冷静地去审视我们目前的少儿节目实际状况不难看出 ,有些节目未把强调少儿节目教育效果放在应有的位置 ,制作的节目有的信息量太小 ,有的教育的方位偏于灌输 ,过于生硬。工作有差距 ,当然就会有潜力 ,…  相似文献   

8.
少儿频道广告营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任辉 《视听界》2006,(5):28-30
我国各级电视台目前还是属于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性质。电视频道的创收,绝大部分来自广告收入。少儿频道也不例外,目前的经营都较困难。少儿电视频道的运营,国外已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办成纯公益性的,如英国的BBC儿童频道、德国的KIKA频道等;也可以办成商业化的,如美国维亚康姆集团的NIKELODEN频道、迪士尼的儿童频道和德国的SUPER—RTL频道等。根据我国少儿频道的现状,笔者从广告营销的角度作些探讨和分析。一、我国少儿电视频道的现状2001年12月20日,我国内地第一个少儿频道——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正式开播,2003年12月28日,…  相似文献   

9.
当下,电视上关于儿童的节目是少之又少,仅仅有的就是少儿频道。因为儿童在接触报纸或者是书本方面都会受到相应的限制,而电视刚好又是一体化的多元结构的传播媒介。笔者将对从儿童电视新闻看儿童媒介参与权的实现与满足意义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古鹏飞 《新闻窗》2013,(3):78-78
电视是我国近4亿儿童最常接触、最易于接收信息的媒介形态,受到知识文化水平和生活圈子的限制,少年儿童很难像成年人那样通过读书、读报和人际交往等途径获取信息。电视新闻的直观、可感、和形象性,使之成为少儿了解新闻最方便、最快捷和最有趣的方式,中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研究员卜卫曾对少年儿童在不同的需要下对媒介的选择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在需要了解新闻时,少年儿童选择电视媒介的占53.5%、其次是网络和广播21.2%、报纸13.3%、书籍3.0%、其他11.7%,可见少儿了解新闻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报道。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城市儿童媒介接触与道德发展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我国城市儿童媒介接触与道德发展的研究报告卜卫一、研究动机和目的自八十年代初,随着电视、录音机、录像机、电子游戏机等大众媒介的普及,城市儿童的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接触大众媒介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电视为例,1990年,98%的北京儿童家...  相似文献   

12.
吴滔 《记者摇篮》2009,(7):81-81
电视是我国近4亿少年儿童最常接触、最易于接收信息的媒介形态,制作优质的少儿节目,满足他们获取新闻、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渴望是电视媒介的责任和义务。从1958年我国第一个仅有十几分钟的少儿节目《两只笨狗熊》,到今天全国各地少儿频道的异军突起、飞速发展,少儿节目已从不被重视的“小儿科”,一跃成为电视业内的热门领域,呈现出雨后春笋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少儿电视频道作为传统媒体同样受到新媒体分化受众、分享资源等影响。面对儿童电视开机率不断下滑的现状,电视媒体必须利用新媒体特性,和新媒体紧密融合,通过不同形式的观众互动,将观众拉回到电视屏幕前,完成传统电视媒体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4.
当前儿童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儿童电视节目成为电视节目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根据广电总局近年对儿童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有近一半的调查观众不满意目前的少儿频道.  相似文献   

15.
王倩  李昕言 《当代传播》2012,(2):111-112
家庭作为儿童接触媒介的主要地点和培养媒介习惯的首要场所,对提高儿童媒介素养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良好的家庭媒介环境,充分发挥家庭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基础作用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课题组通过开展大规模问卷调查,对儿童媒介接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儿童媒介接触与使用的家庭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从家庭和家长角度提高儿童媒介素养,培养儿童正确的媒介接触和使用习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范敏 《新闻与写作》2004,(11):24-25,35
“使用与满足”研究是传播学中的一种受众行为理论,旨在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接触条件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样的需求,来考察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上个世纪40至70年代的美国,一些传播学者通过对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和印刷媒介读者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分析,认为受众接触媒  相似文献   

17.
岳萌 《记者摇篮》2010,(6):55-55,60
电视是一种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传媒途径。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今的中国儿童接触最频繁的媒介就是电视,可以说他们是看着电视长大的孩子。电视对他们身心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前提下,许许多多的少儿节目应运而生。中央电视台还成立了少儿频道。这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着积极作用。那么,如何做好儿童节目呢?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媒体形式,新媒体逐渐出现在我们眼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大力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读者阅读方式也随之改变,少儿图书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域,不仅阅读人数众多,而且大家对少儿图书也越来越重视,所以少儿图书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媒介融合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少儿图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百余家少儿电视频道,而维亚康姆(Viacom)公司麾下的"尼克洛迪恩儿童有线电视网"(Nickelodeon)则是这些频道中最出色的儿童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许博 《新闻前哨》2007,(6):61-62
纵观当今少儿媒介,节目的生动形象、易于接受、在虚拟环境中拓展想象力已经矫枉过正,媒介更应该主动担负起引导少儿接触社会,适时熟悉生活的真实环境,促其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