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学研合作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延伸和发展,反映了当今科技革命和技术进步的新趋势。剖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内涵及其与产学研合作的关系,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有助于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与地方共建校外产学研基地是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机制的重要方式。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模式与机制创新,促进产学研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产学研工作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以更好地推进高校校外产学研基地建设为目标,介绍了国内高校校外产学研基地建设现状,分析当前产学研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外产学研基地建设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探索新形势下产学研合作教育新途径有利于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良好运营和发展。本文从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拓宽产学研合作形式及内容、完善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等角度分析了当前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了一些新的合作途径,最后强调了政府的介入是产学研合作走向良好状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合作教育兴起于20世纪初的美国,一个世纪以来美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深入比较中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特点,对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和发展,将起到一个借鉴和推进作用。文章剖析了我国当前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政府、高校和企业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联动体系。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产学研合作与自主创新的有机联系,论述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优势和意义,提出了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高新科技园区域创新体系平台和共同研究联合创新平台,可实现产学研自主创新的系统整体性功能。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也是获取创新资源的重要途径,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搭建起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其利用信息优势和创新资源不仅推动了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而且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成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重要的支撑平台。本文从产学研合作路径入手,通过实例阐述了传统产学研合作路径的优势与缺点,建立了利用互联网+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模型,分析了互联网+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产学研合作是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文章在研究国内外现有产学研利益分配方式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影响和制约产学研深度合作的主要因素,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工业文化对产学研利益分配的影响,提出了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首先,评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现状,指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存在的信息化平台研究缺失问题;其次,将产学研三方比作一个虚拟的"企业",分析了其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借助协同管理系统(CMS),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的实现进行了探究,论证了协同管理系统可作为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信息化平台。从管理信息化手段出发,探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将会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引进和改造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在获得产学研合作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也存在了我国特有的不足。本文通过对中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阐述与比较分析,重点指出我国产学研合作与美国相比存在的差距和可提升空间,提出有利于改进和完善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有效建议,有助于产学研合作模式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从企业个案调查出发,总结了当前合肥市产学研大致有产学研合作实体、产学研联合研究院、项目式、购买技术式、产学研战略联盟等几种形式的合作,对每种形式的优势及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调查中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并针对产学研合作的模式、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特别强调,不同的企业选择产学研合作模式是不同的,产学研不仅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事,政府应在宏观上给予指导和支持,科研院校应转变观念,加强科研与市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全民普及环境教育的要求,环境教育必须融入面向全民的社区教育之中。针对环境教育融入社区教育的现状与困境,提出明确社区教育各参与主体的环境教育职责,提升社区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师资力量,构建社区教育中的环境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社区环境教育的积极性等路径。  相似文献   

12.
郑金洲 《教育研究》2021,42(2):35-44
黄济先生和瞿葆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教育学家,两位先生晚年围绕劳动教育进行的对话式探讨,是教育学史的一段佳话,也为劳动教育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黄济先生认为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应与智育、美育、德育、体育并列;瞿葆奎先生认为与智育、美育、德育、体育相比,劳动教育是另一类别或者说另一层次的教育,不应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单独类型。两位先生的分歧主要是分析劳动教育的角度不同,从学术逻辑的角度看,劳动教育确不宜和智育、美育、德育、体育并列,但从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角度看,把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发展教育有其合理性。在劳动教育定位问题的研究上,推进学术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是当前面临的突出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方兴未艾,已经成为教育探讨的热点.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一种修正,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通识教育的实施对我国形成的应试教育和专业教育是一种关键性的修正与补充,同时对我国高校的发展也必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审视大学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国外通识教育的贯彻情况,探讨中国高校办学思想的时代性改进.  相似文献   

14.
墨西哥教育平等:现状、对策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西哥教育不平等通过其教育贫富差距、教育地区差距、教育性别差异彰显出来。为此,墨西哥政府通过政策规约、法律保障、措施落实以实现人民对教育平等的诉求。本研究通过把脉墨西哥教育平等背景、现状、对策,透视发展中国家新自由主义政策与教育不平等、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平等的两难困境,揭示发展中国家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到教育质量之发展理路。  相似文献   

15.
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蓬勃发展,直播教育作为在线教育发展的新形态,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直播教育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其发展可以划分为广播直播教育、电视直播教育、互联网直播教育、高速全媒体直播教育四个阶段。相较于传统在线教育,直播教育在情感交流、临场感、交互性、教学资源时效性、个性化学习体验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5G时代教育信息的高效传播,将激发直播教育活力,重构直播教育体验,创造直播教育产业价值,从而使直播教育成为变革传统在线教育、创新教育教学形态的重要力量。5G时代直播教育系统是一个由教师、学生、直播教育媒体、超高清直播教育资源、超高速信息传播通道等要素构成的直播教育传播系统,可以应用于大规模教育、慢教育、课堂教育、AI合成教师教育、全景教育、全息教育等教育模式。尽管5G时代直播教育蓄势待发,潜能巨大,但是目前尚不成熟,尚未形成直播教育产业链和生态链。未来可以在政策支持、标准研制、产业助推、资源建设、质量监管以及隐私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以感性教育为主,品德课教育以理性教育为主,审美教育和品德课教育在实现德育目标上是相通的。审美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弥补了品德课的缺憾,使学校德育体系多元性、完整性、实效性得到体现,使德育品位实现升华。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德育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美术教育。  相似文献   

17.
体育和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缺少的支柱,其关系不是一种加法,而是一种化合,体育离不开美育,美育的作用渗透在体育之中;体育和美育都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实现寓美育于体育之中和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育与美育的结合应遵循马克思关于"人类依照美的规律塑造物质体"的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8.
美育是普通教育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普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本文在论述美育与德育的关系基础上,提出美育作为以情感为中心的综合教育,应弥补现行教育结构中人文素质培养的缺失,承担起维护教育完整性的职能。  相似文献   

19.
隐性教育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有其特殊性。高职班主任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和隐性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已经越来越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思考。因此,探讨五年制高职班主任隐性教育的实施策略尤为重要。具体体现在人格塑造隐性教育、制度建设隐性教育、环境创设隐性教育、人文关怀隐性教育、教学渗透隐性教育、方法创新隐性教育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有德育育人的职责.调查大学生借阅图书的道德素养、在图书馆的公共道德素养、网络道德素养以及接受图书馆德育教育的意愿,在调查基础上,构建了合力育人、制度育人、服务育人、宣传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思政育人、从始育人的高校图书馆德育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