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连大学学报》2017,(1):52-59
中国的日本研究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高潮,其中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第三次日本研究高潮在规模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前两次。本文从赴日留学、日本教材的编写、日语学校的兴起等多个角度再现了当时的情况,并分析了这次日本研究高潮出现的背景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唐朝时期,中日交流是迄今为止两国交流史上的高潮。中国彪炳千秋的唐代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之大可谓前所未有。无论在政治、经济上,还是教育、文化、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习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渗透。中国古代先进的文明,使日本历史“蛙跳式”地直接从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并成为日本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维系因素。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之一,佛教文化作为唐代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达到了鼎盛阶段。随着唐代中日交流日益频繁,佛教文化以及唐代饮食习惯也东传日本,在日本生根发芽,这使得日本的佛教文化有了新突破,也使得日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新变化。本文从面食、豆腐、食疗三个方面出发,介绍日本饮食文化与唐代饮食文化的关联,从而加深对中日两国饮食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纷纷到东方活动,因而中日两国均与西方文化发生大量接触,出现吸收西方文化的高潮。中国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建筑艺术、自然科学等,日本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绘画艺术、自然及社会科学、武器制造技术和生活习惯等。由于日本和中国政府先后实行闭关政策,这一吸收西方文化的高潮在日本和中国先后中断。本文对这一时期中日两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作了全面考察,并分析了两国在吸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5.
中日两国诗学有着特殊的血缘关系。日本诗歌在奈良时期受中国诗学及唐代诗歌影响草创发端,以《古事记》、《怀风藻》和《万叶集》等为代表的日本古代书面文学均有受中国古代诗歌影响的明显痕迹。这些诗文集大约产生于公元8世纪左右,当时正值中国唐代诗歌的繁荣时期,也是中日文化交往的鼎盛时期,很多日本学问僧来中国旅居学习,并将唐宋诗引入日本,从而促进了日本诗学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两千多年的友好关系的历史.两国人民在经济上和文化上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日本本官泰彦教授说:“日中两国过去不断进行文化交流,约有一千八、九百年之久.日本人上古就经由朝鲜或直接同中国往来,逐渐吸取新文化,经过咀嚼醇化,培育日本固有的文化,创造了特殊而优异的国风文化, 并且有时输诸中国,促进了它的文化发展.”这种联系和影响表现在文化上,曾经出现过两次文化交流的高潮.第一次高潮是隋唐时代,第二次高潮是清末时期.这两  相似文献   

7.
110年前的1896年,有13位中国青年受清政府的派遣东渡日本留学,成为第一批中国官派留日学生,同时也揭开了中国人留学日本历史的序幕。自此至今,中国人留学日本经历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896-1911年,这是留日潮的兴起和第一次高潮时期。第二个时期是1912-1930年,是留日潮的发展和风波迭起的时期。第三个时期从1931-1945年,是中日战争和留日潮的曲折时期。第四个时期从1946-1976年,是留日潮的低潮和萧条时期。第五个时期从1977年到现在,是中国人留学日本的恢复和新高潮时期。中国人留学日本不仅成为中国留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1.110年来中国留日学生曾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2.留日学生是中日友好与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往来,在交往的过程中很多的文化进行交流碰撞,从而得到传播与发展,在服饰文化上亦有体现。迄今为止,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文化带给日本文化的影响进行过研究。其中不乏从服饰方面的研究。但是对中日交流比较频繁的唐代和同时代的日本贵族女性服饰特征进行的对比研究尚且不足。本文通过对唐代中日贵族女性服饰的研究,论述了唐代日本贵族女性服饰中的唐风以及日本独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明末清初的朝代更替当中,有不少僧侣,或由于明末战乱,或由于日本德川幕府的支持,或由于中日之间民间贸易创造的条件,纷纷东渡扶桑,在形成一次移民浪潮的同时也掀起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中国向日本进行文化传播的又一次高潮。在这次文化传播的高潮中,东渡扶桑的中国僧侣在宗教、哲学、医学、建筑、书法、绘画、雕刻、音乐等方面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杜欣 《考试周刊》2009,(52):39-40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军事行动,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新一轮的抗日高潮.但在1933-1935年,中日关系却出现了缓和的迹象,1934年中日之间没有发生军事上的冲突,日本推行广田和谐外交,中国方面也限制排日运动,通过谈判实现了与"满洲国"通车通邮,长城沿线设置税关,开发华北产业等问题,双方的外交级别也升格为大使级.本文旨在通过日本政府、日本军部和中国政府三条线索分析这段时间内中日关系缓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三个:其一是有利的国际环境。美国的扶持,“日美条约”的签订;朝鲜战争期间,日本成为美军军需品的供应地;参加战后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第三次科技革命高潮的影响和推动。其二是国内因素。战后日本适时地调整了产业结构。其三是有一定的历史基础。日本在历史上是直接过渡到帝国主义,参加争夺世界;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保存了一大批科技力量;日本历来重视教育,国民的文化素质高。  相似文献   

12.
中日法律语言都有“裁判”一词,但日文“裁判”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中文“裁判”.因此,有学者认为“裁判”一词源自日本.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小说、词典等资料,考察了“裁判”一词在中日两国的使用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尽管西学东渐之前“裁判”一词在汉语文献中出现的频率不高,但它首创于中国唐代,尔后为日本发扬光大,又为中国所引进成为“回归词”.  相似文献   

13.
在中日文化教育交流史上,曾出现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隋唐时代,第二次是在清末时期(约公元1896——1911年).第二次文化交流,主要表现为中国大量地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大规模地译介近代日本著作,传入教育思想、教学内容等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入东方以后,中日关系起了剧烈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日本则学习西方较早较快,十九世纪的后三十年中,迅速地发展为近代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明治维新,使国家富强起来的政策和经验,引起了当时中国人的注意.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被打败了.这给予中国人以更大的刺激.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于危亡,必须发愤图强,“变法维新”,“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毛泽东选集》1359页).  相似文献   

14.
围棋史上的不少所谓“美谈”、“传奇”,总让人觉得别扭,那原因,主要是棋盘外的较量太多。纹枰世界,似乎从来就不是那么黑白分明的。比如唐代有一则著名的“镇神头”故事。唐代中日交流频繁,日本曾先后派了十九批遣唐使。唐宣宗大中年间,发生了两国围棋史上的第一场争霸战。据唐人  相似文献   

15.
解读中日茶文化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最早的栽培国,也是古老茶文化的发源地。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开始,历经西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到了唐代饮茶的风俗空前兴盛。宋元明清到现在,饮茶的风俗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并发展成中国特色的“茶艺”。在中国唐朝时代扎根的茶文化,在日本的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初期由谴唐使传入了日本,在日本生根,并发展出属于日本形貌的“茶道”文化。从中日茶文化的区别和习惯的不同,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道”、美意识、及民族性格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在明末清初的朝代更替中,有不少中国文人和僧侣,由于明末战乱、日本德川幕府的支持等原因,纷纷东渡扶桑,形成了一次移民浪潮.与此同时,也掀起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中国向日本进行文化传播的又一次高潮.在这过程中,中国人在宗教、哲学、医学、建筑、书法、音乐、武术以及造船业等方面都对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侠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自兴起就一直影响着社会各阶层的观念和认知态度。随着封建王朝进入鼎盛期,侠义思想和侠文学的发展也在唐代步入高潮。众多文人士子在诗文中歌咏"侠",甚至在中晚唐时期出现了一批专门描写侠义形象的小说。作为一代诗圣,杜甫传世的1400多首诗歌中也有许多关于"侠"的作品,但诗人长期被认定"一生却只在儒家界内",其对侠义精神的认识往往被人忽视。以杜诗为研究基点,试对杜诗中所反映的侠义精神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唐代是历史上最强盛时期 ,也是民族融合的高潮 ,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共同促进了唐朝的繁盛。本文想透过唐诗中出现的胡姬的前后变化来论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唐代的职官体系大体上是在沿用隋代职官体系的基础上,补充、发展、完善起来的,是中国职官制度的一个新的高潮,为后世职官制度的发展奠定了模范性基础,而在完备的唐代职官体系中,“为使则重.为官则轻”的使职差遣制度是唐代职官的一大特点,本文将对唐代的使职箍遗制度的形成、发展、以及利弊做一个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诗是古代诗歌的高峰,散文在唐代的发展也写下光辉的一页。在唐代,出现过一大批宛若群星般杰出的诗人,放出了绚丽的异彩;也在唐代,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优秀散文家。他们前仆后继地进行了一场改革文体的古文运动,对散文的发展、创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极为丰富的文情并茂的散文作品,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