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涵义。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有本质的不同,从传统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是一次社会文化的根本变革,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三大转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其实现则依靠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发展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课题。发展观的研究在二战后广泛兴起,经历了经济发展观、经济增长与社会变革发展观、循环经济发展观、增长极限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嬗变。发展观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在发展问题上从关注物质财富的积累到关注人自身发展的认识变化过程。不同时期的发展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态及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3.
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是经济、社会、自然与人的整体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展是人类推进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历史活动及其结果,包括人种、生产、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等。发展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本观点,具有历史性、民族性、政治性和人类性;发展观包括发展的内涵、目的、主体、道路、机制和标准等问题,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发展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是关于人类社会特别是现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一般问题的理论体系,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摒弃了单纬度的发展观,这是对传统发展观的跨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发展与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是执政党的根本发展理念。这一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是唯物辩证的发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两种生产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依据。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去思考、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髓。  相似文献   

7.
对墨家思想作历史主义的和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的发展规律性研究,指出墨家思想,特别是墨家的哲学思想和先进的社会发展观和政治主张,对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都有很大的渗透和影响,如墨家的“强力非命”思想对儒家“天命论”的演变,其哲学思想对后世及至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均有重要的影响。对此,文中分别作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新阶段的一种新突破和新飞跃,是党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观认识的又一次升华。深层次探讨科学发展观背后的哲学理念,必将有利于我们在理念层面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更有利于在实践层面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于发展的诠释,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以及相应的发展战略,从而也就会对社会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和决定性的影响。国际上关于发展问题的研究兴起  相似文献   

10.
发展观是对发展本质的理性思考。20世纪以来,发展观依次经历了单纯经济增长发展观、以社会为目标的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科学演绎进程,成人教育也在不同发展观指导下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如何在发展观视阁下谋求成人教育的科学发展,需要从发展观的角度即从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的和发展动力对成人教育发展本质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观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观是发展观研究中的一个空白领域。古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观在社会根本属性问题上认为“君权神授、天下王有”,在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上认为维护君王的天下大业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在社会发展模式问题上认为应构建一种以君王拥有绝对权力为特征的社会治理体系,同时采取“王”道和“霸”道两种相辅相成的方式,实现维护君王天下大业的目标。这种社会发展观在当时确保了人类社会发展前进所必需的秩序和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与之后的社会发展观相比,在许多方面都是非常落后的,尤其是其将社会主要注意力引导偏离了社会经济发展这个本应的第一位重要事情,从而直接导致了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和封建制度长期延存。  相似文献   

12.
发展问题是战后出现的全球性问题,缘起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发达。在研究如何解决发展问题的过程中,工业化和现代化曾经受到过高度肯定。然而,这种发展思路是以经济人假说为基础、以物为本的思路,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文章认为,科学的发展观应建立在对人的全面理解的基础上,以人为本,谋求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这离不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问题凸现主要是因为文化作为社会有机结构的一部分,其在当代对社会发展、对社会其它组成部分 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其内在的功能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具体表现为文化的政治功能、文化的经济功能和文化的普世功 能。  相似文献   

14.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型社会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针对当代大学生发展观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观念指导行动,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当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演进和中国现实与发展远景规划的比较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表明,科学的经济发展观应是多层次、系统性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标和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经历过 "中体西用"发展观、资本主义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发展观三个阶段.洋务运动是在"中体西用"观指导下晚清政府所主持的现代化的第一步,它引进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经济和社会的基础结构中植入了最根本的现代化因素.严复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翻译、介绍西方现代思想,成为"西学第一人".中国人第一次意识到发展不仅是器物,即经济层面的,还应涉及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教等方面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践,是社会现代化全面发展的初步尝试.新中国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又大起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后,寻求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模式之路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根据本国国情,走与苏联经典型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同的发展道路;二是根据本国国情,走与其它国家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其最新成果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发展是一个全面的认识范畴,其目标是使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和公民权利的需要和欲望方面得到持续提高。发展的内涵不仅是强调社会物质财富的提高,更强高社会的整体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发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的诠释,是人们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科学地对新中国的发  相似文献   

18.
文化问题凸现主要是因为文化作为社会有机结构的一部分,其在当代对社会发展、对社会其它组成部分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其内在的功能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具体表现为文化的政治功能、文化的经济功能和文化的普世功能。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体现了发展问题上的合规律性与合目性的统一;科学的发展观是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发展观,体现了发展问题上的普遍联系原则和系统优化理论;科学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体现了发展过程中的公平性与功利性的统一;科学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是发展过程的阶段性和发展内容的辩证性相统一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韩困首尔W饭店的消费文化为例,阐述了当今社会从生产社会进入到消费社会的原因及其发展,强调了消费在不同社会中对经济、文化的正、负面影响。对于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发展趋势,我们应该从生产逻辑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借用符号学研究的成果,揭示消费社会中由于符号的编码作用而导致的身份社会的区分过程,这是消费社会确立自身合法性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