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师院学报》一九八○年第三期刊登了刘福林同志的《‘山药蛋派’还能‘流’下去吗?》一文,这篇文章对“山药蛋派”的生命力作了否定,其根据有二:“山药蛋派”失去了发展的客观条件;“山药蛋派”后继乏人。刘文的这些观点,虽然是仅就“山药蛋派”的命运问题而发,却涉及到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对文学流派的认识,对“山药蛋派”的评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内中有不少提法,很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2.
曾文渊同志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学流派》(《文汇报》一九七九年十月二十三日)一文中公开提出“山药蛋派”这一流派并初步分析了它的特点,肯定了它的创作倾向。接着李国涛同志在《且说“山药旦派”》一文中对“山药蛋派”的形成、发展和特点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并且提出了这一流派将继续“流”下去的主张。刘福林同志在他的《“山药蛋派”还能“流”下去吗?》一文中,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随着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政治经济情况的变化,“山药蛋派”“已经失去了发展的客观条件”、“后继乏人”,“正在走向凋零或变种”。我感到固然李国涛同志在《且说“山药蛋派”》中对  相似文献   

3.
介绍“山药蛋派”“山药蛋派”是由山西作家群组成的一个文艺流派。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李国涛的一篇题为《且谈山药蛋派》的文章,提出社会主义文艺要讲究不同的艺术风格,也要讲究不同的艺术流派的主张,并着重对“山药蛋派”作了介绍。“山药蛋派”以赵树理为首,主要作家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这个称号是结合山西在生产和生活上的特点,又针对这批作家深深扎根农村生活,作品有浓厚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以赵树理同志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虽然几经沧桑,但终于能够走过三十多年曲折的道路,发展到今天,说明它符合文学创作的客观规律,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是经得起社会实践的检验的。关于“山药蛋派”的创作经验,自李国涛同志的《且说“山药蛋派”》一文发表以来,特别是在《山西日报》、《山西师院学报》组织的关于风格流派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光明日报》一九八○年十一月廿六日,在“百家争鸣”专栏,以《关于“山药蛋派”的讨论》为题,介绍我院学报一九八○年第三期,关于风格流派讨论的三篇文章。文章指出:“如何繁荣与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学流派,是文艺界需要认真探讨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山药蛋派”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大树上的一枝文学奇葩.可以说,山西文学的根,就在“山药蛋派”.文章把直接受祖师爷们影响的第二代“山药蛋派”作家中,“较年轻的一位,也是颇有生气,颇有出息的一位”(西戎语)——杨茂林先生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解析他在新时期的几篇创新之作,藉以回答“山药蛋派”能否继续“流”下去,根本出路在哪里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山西地域性文学传统是“山药蛋派”作家创作风格形成的土壤,而“山药蛋派”作家又必然有赖于这一地域性文学传统而得以发展和延续。他们注意向民间学习,在文学样式和语言风格上追求平民化,通俗化,正是这一文学传统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李平在《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撰文指出,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对于“十七年”间的文学创作成就给予了比较多的批评与否定。近年来,人们发现那个时代的文学创作并不是一无是处,许多作品在文学史上仍然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农村题材的小说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贡献出了赵树理、孙犁、周立波、柳青和《三里湾》、《铁木前传》、《山乡巨变》、《创业史》等经典作家作品,以及“山药蛋派”、“荷花淀派”、“茶子花派”等当代文坛上仅有的几个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9.
朱晓进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鲁迅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的《“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一书,是朱晓进教授在文学与文化这一领域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系统地挖  相似文献   

10.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着眼于反映山西农村的生活画面,乡土气息浓郁,语言逐步成为“群众的活的语言”(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下面,笔者结合初二语文教材《老杨同志》(节选自赵树理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浅析一下其语言特色. 《老杨同志》的语言特色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1.
“山药蛋派”作为一个以地域性文化特征为主要标志的文学流派,在抗日战争特殊的环境与历史条件下,处于全国整体性文化趋向中的中心地带,因而使它带有了方向性的文化意义。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中外文化的渗透,“山药蛋派”的地域性文化特征逐渐消失,在整体性文化趋向中的地位发生逆转,“山药蛋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实际上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2.
央视1套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赵树理》拍得很好,真实地再现了“山药蛋”派领军人物赵树理的风采。但是,赵树理出生的山西沁水县加丰镇“尉迟村”,在剧中被赵树理的扮演者李雪健等人一直念成  相似文献   

13.
两座丰碑一曲长歌岳旭辉赵树理,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曲作家。他创作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登记》、《三里湾》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被译成英、法、俄、德等多种文字,扬名海外。他被誉为“山药蛋派”的奠基人,《中国大百科全中》评价说:“他的小...  相似文献   

14.
“山药蛋派”是善于运用讽刺手法的,我们试以《小二黑结婚》为例,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在我国古典小说中,作者常常给人物起绰号,如《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是“及时雨”,李逵的绰号是“黑旋风”,林冲的绰号是“豹子头”等等,这些绰号大多是褒美性质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个文学流派能否流传下去,有无发展前途?历史的分析和理论的探讨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或许还是,要让这个流派的创作实践来作出回答。也就是说,要让作品来说话,要用实践来检验。文化大革命前,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药蛋派”确实形成了一个流派。这个流派的形成,不仅是因为有那么一个风格相近的作家群,更为重要的或许还是,这个作家群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这奠定了“山药蛋派”的雄厚基础,才形成了“山药蛋派”的独特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文学流派的形成,作品的数量(一大批)和质量(优  相似文献   

16.
人们曾对“十七年”文学的创作成就给予了比较多的批评与否定,但那个时代的许多作品在文学史上仍然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农村题材的小说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贡献出了赵树理、孙犁、周立波、柳青和《三里湾》、《铁木前传》、《山乡巨变》、《创业史》等经典作家作品,以及“山药蛋派”、“荷花淀派”、“茶子花派”等当代文坛上仅有的几个文学流派,在表现当时农村生活状况和农民精神面貌的同时,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农民形象,在民风民俗描写上取得的突出成就,也越来越受到文学史家和文学评论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四人帮”曾经利用他们把持的《红旗》杂志大造反革命舆论,在一九七五年第十二期上,发表了一篇署名“叶新”的文章:《永远坚持毛主席的教育方针》。此文原是我们几人应约于九月份写成初稿的,文章发表前,阶级异己分子姚文元派人专  相似文献   

18.
《小二黑结婚》是“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的代表作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节选了小说的九至十二节。从人物的典型性入手,一方面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另一方面带领学生感受作者的独特风格,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以期能让学生看到人物身上的“色彩”。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主张相近,风格相似的作家。他们形成了一个个的群体,这些不同的群体便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流派。人们比较熟知的除了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外,还有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前者作品的风格特点是:文字秀美,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往往在细腻的描写中,努力开拓诗一般的意境。“山药蛋派”的艺术风格就大不相同了。“山药蛋派”的艺术风格有哪些特点呢?现浅谈一下个人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此问题,我已酝酿良久。近时期来,反复琢磨和认真对照“山药蛋派”的作品及其遭遇,我总认为,所谓“山药蛋派”的本质特征或者说灵魂,应该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特色。自从我们党领导文艺以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就一直是要求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