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芳 《亚太教育》2020,(5):186-187
在玩沙游戏中,因空间、时间、材料和玩伴等元素不同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游戏情景,教师如何支持幼儿的玩沙游戏,在游戏中促进幼儿发展,这是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中需要深入思考的。本文通过探讨沙池设计与布局,分析沙水游戏中的发展价值,运用“六元素”策略支持幼儿自主游戏,探讨在玩沙游戏中追随幼儿并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玩沙游戏是幼儿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力的象征。丰富多彩的玩沙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强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本文针对目前幼儿玩具日益科技化、电子化、价格高昂化的现状,特别指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幼儿玩沙玩具的意义和作用,详细介绍了玩沙工具分类、制作方法以及在玩沙活动中利用废旧物品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正>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沙水区是非常受幼儿欢迎的乐园之一。虽然在常人看来沙水游戏只是做些玩沙子、玩水等简单的游戏,但它给幼儿带来的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拥有丰富流动性的沙与水能够带给幼儿非凡的感官体验。在游戏中,有的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有的在玩挖河道游戏,有的在探索水的速度……沙水区这种低结构、没有既定玩法的原材料为幼儿的游戏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4.
程玲 《早期教育》2014,(6):39-41
玩沙游戏因其自主性和创造性特点为幼儿所喜爱,但现实中的幼儿园玩沙游戏因为主题流于形式缺乏内容、材料随意投放缺乏思考、指导随便盲目缺乏推动等原因,导致其成为幼儿动作操练和情绪宣泄的渠道,而欠缺创造性和探究性的玩沙游戏行为。针对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应以"追随幼儿"为游戏理念,追随特点设定主题,追随需要投放材料,追随发展指导回应,推动幼儿创造性玩沙游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文明乐群的合作行为是幼儿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探讨其与幼儿游戏之间的关系更是研究者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市一所兼具室内沙池和室外沙地玩沙的幼儿园为基地,系统考察玩沙游戏中沙池的空间密度、游戏时间以及游戏材料的投放等环境因素对幼儿合作行为的影响,以期能为幼儿园玩沙游戏环境的创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玩沙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游戏活动。在这里,孩子们显得自由自在,轻松活泼,不受任何拘束,其主动性、积极、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我在组织大班幼儿玩沙游戏中深深地体会到,玩沙确实是培养幼儿能力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7.
大部分幼儿园都设有沙池区域。实践证明,玩沙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种在有压力的状态下不可以产生的行为的自由尝试的最佳机会,孩子们喜爱游戏,而玩沙游戏与其他各类游戏相比,更受孩子们欢迎。玩沙游戏是通过幼儿的想象,以沙土为基本材料进行建构和构想,通过手的操作及成品创造性地反映对周围事物的印象的一种活动。与其他活动相比,它更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它适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玩沙游戏是幼儿利用沙这种不定型的材料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从而来反映他们对周围生活的印象。目前幼儿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怕苦畏难、任性、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改革中一个极其重要和无法回避的课题,幼儿喜欢玩沙是因为这样的游戏让他们感到快乐。它对于促进幼儿的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通过玩沙,有很多的益处。  相似文献   

9.
在"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幼儿园对户外活动场地进行了大改造,开辟新的游戏活动区域——玩沙区。但是从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老师们的观察记录中,我们发现由于材料和工具的限制,孩子玩沙游戏水平不高,只会堆、铲、挖、拍等简单的技巧,大班的孩子也多数如此,而且游戏的坚持性不久,有时甚至会自由玩耍,另外我们的黑沙池看上去脏脏的,幼儿很少会去选择,孩子们集中在黄沙区域,游戏显得拥挤,所以幼儿玩沙成品较少,可见幼儿由于心中没有目标,除了规则的遵守,并没有太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王伟进 《考试周刊》2012,(82):193-193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对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在游戏中还能给幼儿带来更多的快乐。玩沙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游戏之一,能给幼儿带来更多童年的快乐,同时又能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玩沙游戏是幼儿利用沙这种不定型的材料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从而来反映他们对周围生活的印象,是沙盘游戏的简化版。目前幼儿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怕苦畏难、任性、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改革中一个极其重要和无法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89):163-164
《游戏活动》上说:"玩水、玩沙是最令幼儿着迷的,水与沙土也是幼儿接近自然的最好游戏材料。因为人类的文明就扎根于大地,诞生于水边。同样,幼儿的文化活动也将从这里开始,文明会在这里看到幼儿的智慧力量。"在大人眼里枯燥乏味的沙水游戏,给孩子们带来的,却是非同一般的快乐。流动的水,配合同样流动的固体沙,让孩子们沉浸其中,不亦乐乎。在玩的过程中,动手能力,感知能力,平衡能力与协调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玩沙游戏是通过幼儿的想象.以沙土为基本材料进行构想和建构.通过手操作成品从而创造性地反映对周围事物印象的一种活动。玩沙活动可使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得到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沙水游戏包括玩沙游戏、玩水游戏、沙水结合的游戏。沙水游戏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培养其专注度;激发其探究欲望,培养其探究能力;积累科学经验和感性认识,促进科学认知发展;帮助建立正确的科学前概念等方面。因此,应该积极利用沙水游戏来开展幼儿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15.
<正>一、活动背景我园因小区里猫多,每天中午以及放学后,沙池都用防水布覆盖着,因此沙池湿度较大,方便幼儿在玩沙游戏中利用沙子塑形。利用湿沙容易塑形定型的特性,上一学期,幼儿沉迷于挖隧道游戏。在新学期的晨间谈话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了上学期挖隧道的游戏照片。看到隧道的进展过程图,  相似文献   

16.
<正>结构游戏是指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结构材料或玩具动手造型的活动,如搭积木、拼图等游戏,而一些利用自然材料进行的活动,如玩沙、玩水、玩雪等也属于此类游戏。这种游戏对幼儿手的技能训练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如,通过积木结构游戏,幼儿可以自然地获得分解与合成各种形体的经验,并在使用材料中获得数量、方向、体积、对称等概念,取得组合、堆积、排列各种形体的经验。幼儿结构游戏来源于具体的生活实践,教师要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综合考虑幼儿的需要、兴趣、情感等因素,选择那些对幼儿身心发展有价值的、贴近幼儿生活的结构游戏。  相似文献   

17.
沙土游戏的教育功能: 一、动作性强。幼儿玩沙时,以掏、挖、堆等动作展开,这些动作虽然简单,却是一种协调的全身性运动,能全面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满足幼儿活泼好动的需求。二、没有固定玩法,没有过多的游戏规则,人人会玩。幼儿一进入沙池,都会自然地投入到玩沙游戏之中,人人都在创造,人人都会创造,人人都在玩中表现自己、发展自己,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三、是多种游戏的有机结合。沙土流动、可塑的特点,蕴藏着无数游戏契机。比如在为小朋友过生日时,可用沙土堆起“蛋糕”,四周插上蜡烛,点燃蜡烛为小朋友过一个很特别的生日。再比如,配合复述故事,让幼儿将棒头木偶插入沙土中,边表演边讲述,这样,把表演游戏与沙土游戏结合了起来。此外,还可以将  相似文献   

18.
就地取材     
农村幼儿喜欢用土、石、沙、小草、野花等玩各种游戏。教师应充分注意幼儿的兴趣,积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平时,孩子们常在沙土地上,用灵巧的小手,把土垒起一座“围墙”并开了个能出入的“大门”,作为“家庭”的“院墙”。在院内又用土培了猪圈、鸡舍、住房。孩子们就这样玩着娃娃家游戏。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多数幼儿园已经配备了玩沙设施,能不同程度地组织幼儿开展玩沙活动,大多数教师也肯定玩沙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但在具体组织玩沙活动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幼儿园管理者、教师与幼儿家长要统一观念,重视幼儿玩沙活动的价值.幼儿园要组织教师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灵活组织玩沙活动,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要改变农村混合班教师少,设备简陋,幼儿学习呆板,生活内容贫乏的现状,教师除了重视上好几节复式课外,还必须动脑筋,巧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同时就地取材,制作玩教具,为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内容创造条件。农村幼儿家离幼儿园较远,晨间活动我就组织幼儿在室内玩活动量较小的游戏。如玩沙盘,就是用一只较大的脸盆放上一盆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