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炎冰 《钓鱼》2011,(18):12-13
“台钓”震动竞技钓坛是因为它钓得多、钓得快,可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针对性强,兼用性差;受钓位限制,技术单一,很多有用的技术发挥不出来。特别是面对鱼种多样、大小悬殊的鱼情,快钓小鱼1小时100尾,却抵不上钓慢鱼一次中鱼的重量。以至于有人讥讽池钓竞技是“动物园打猎”“笼子里捉鸡”。  相似文献   

2.
王跃进 《钓鱼》2007,(6X):25-25
一般来讲,钓新鱼、钓小鱼钓组灵敏点好;钓猾鱼、钓大鱼应迟钝些。其实新鱼、小鱼因没有上当吃亏的经验,钓手在垂钓时只要把钓组弄个八九不离十就行,但猾鱼、大鱼久经沙场,九死一生,而谨慎多疑,所以在垂钓时钓手就应当在“鱼”身上多费点心思了,投其所好,欲擒故纵,总之是要减少疑惑,丧失警惕,让其“吃一堑”的记忆库里找不到能引起警觉的“存盘”,  相似文献   

3.
张炎冰 《钓鱼》2009,(5):14-15
娄建国,继蔡建之后的又一位湖南籍“钓王”。2008年在一场小鲫鱼吃了零蛋之后仍以超过第2名7.5分的优势捧得第4座“光威钓王杯”。从单打一钓小鱼到对象鱼、混合鱼综合计分,许多钓小鱼的钓手总是在钓混合鱼上表现得手软。虽然得到名师指点,但娄建国的野路子风格没有彻底改变,表现在似是而非的信号放弃,让浮标、线组、钓铒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强调某一个因素。竞技有用雾化铒把鱼装到管子里的“钓铒派”,有钓不上鱼换支标的“浮标派”,有把添加剂当成长生丹的“小药迷”,娄建国则是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钓鱼。  相似文献   

4.
严实 《钓鱼》2010,(12):12-13
5、大与小 凑口型 在钓鱼比赛统一为“台钓”之后,钓鱼人对钓组的认识是:悬坠攻小鱼,钓得快;“传统”守大鱼,钓得慢。其实钓大鱼与钓小鱼不完全是由钓组决定的,还与钓饵的形状、大小和鱼的口型有关。例如坠钩沉底钓鳊鱼,即使是尾重小于50克,张口不足0.5厘米的小鳊鱼也能吞下黄豆大的钓饵。钓鲫鱼用搓饵,但区别鱼的大小,小钩搓球形或长卵形饵,鱼吸入顺利,如果钓组迟钝,  相似文献   

5.
张炎冰 《钓鱼》2008,(12):14-15
台钓夺人眼球是因为快。受经济提速影响,“钓王杯”定位钓快鱼是一种时代体征,但快而求小毕竞欠缺,甚至还有点势单力孤。2001年,山东光盛集团举办“‘光威杯’全国钓鱼巡回赛”,虽无意引导钓鱼潮流,却在钓鱼人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力量和速度结合。钓混合鱼比钓小鱼过瘾。其实在钓鱼大众心里,钓小鱼的“钓王”分量有限,因为钓快鱼技术适应不了湖泊水库,它影响钓具消费是“轻量级”  相似文献   

6.
吴芜 《垂钓》2005,5(2):16-16
“钓王杯”对邓刚来说更像是一个起点,在那之后,他就立志要从一个只会钓小鱼的“钓王”成长为一名全能的高手——今天看来,他做到了。  相似文献   

7.
一提起冰钓.一般都会认为,无非是用“四小钓四小”就是用小竿、小漂、小钩、小坠,钓小鲫瓜儿、小白条儿、小拐尖儿、小草棍儿(小草鱼)之类的小鱼而已.没多大意思。  相似文献   

8.
矶钓冲浪     
黄岩阿斌 《垂钓》2013,(2):37-37
在小鱼活动频繁的海域,矶钓中的一些高超钓法,如全游动钓法、浮标钓法等等都无好的效果;有人用蟹脚、章鱼须、贝壳等作饵,小鱼倒是不抢饵了,但大鱼的咬口也少了……怎么办?针对鲷类能随浪;中上礁石抢食贝类的习性,我独创了热天专攻黄鳍鲷、黑鲷的特效钓法,现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9.
王庆荣 《钓鱼》2007,(9X):49-49
初识世钓灵,便觉得很新奇,它是一种内置橡皮筋的国际钓法钓组,可以用小钩细线大小鱼兼钓。我将钓鱼王公司寄来的一套世钓灵,用一支5.4米碳素手竿,去掉第一节,改装成了一支世钓灵钓组。看着特制的野精灵浮漂,柔软的橡皮筋,调好的线、钩、坠标准组合,心想:这套钓组灵敏简捷,钓鲫鱼效果肯定不会差,可钓上大鱼这小钩线会不会吃不消,橡皮筋会不会拉断?带着这些疑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管察 《钓鱼》2008,(18):20-21
跃跃欲试的各路高手;隹备好了,积蓄了两年的力量,要在第四届“光威钓王杯”爆发。然而南京的鱼情如何,心里没底。以前3届为参考,不钓小鱼,钓成品鱼是肯定的,可是南辕北辙,威海的混合鱼以鲤鱼为主,北京的鱼大不到哪里去。尽管养殖塘的鱼不会超出四大家鱼和鲤、鲫、鳊范围,但鱼到底有多大,平时喂什么,与南京的地方钓法有没有联系,都是钓手关心的。  相似文献   

11.
杨传昕  曹爵胜 《钓鱼》2012,(21):32-32
一、出钓时间的选择。钓谚云:“秋天到,鱼好钓。”但是到了深秋,天气变凉,气温、水温变低,鱼儿开始由近岸的浅水域游到深浅水的交接部,吃饵的时间早上晚于初秋和仲秋,下午停止吃饵的时间早于初秋和伸秋。因此,我们应根据鲫鱼吃食的规律,注重选择出钓时间。在徐州地区,深秋钓野鲫,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上午8时到11时,下午14时到16时。如果是“秋老虎”迟迟不走,上午应从7时到10时,下午从15时到17时;寒流如提前来袭,上午9时到下午15时出钓。不过出钓时不应生搬硬套,要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灵活选择时间,才能有理想的鱼获。  相似文献   

12.
夏季逗钓鲶     
逗钓鲶,也叫“响水钓鲶”,是拖动钓饵击水吸引鲶鱼攻击的钓法。适合此钓法的时间是小暑至中秋,这段时间,从黎明到清晨,鲶鱼十分活跃,常到浅水域(尤其是树根、土埂、洞穴、杂草旁)捕食小鱼、青蛙,有时甚至可以听到“嗒、嗒、嗒”的摄食声。为了抓住时机,钓者往往在拂晓前赶到钓点做准备。  相似文献   

13.
阳春三月,是戳茬钓鲫的好时机。但在芦苇茬中垂钓跟其他钓法有很大不同,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有较好的钓获。总的说来我认为此时钓鲫要在一个“浮”字上做文章。芦茬的水底实在是太不容易下钩了,有横七竖八倒伏的陈年芦苇不说,单是那厚实的苇叶便会让鲫鱼难以发现鱼饵。另外春季大部分时间上层水温高于下层,鲫鱼多半会追温上浮,吃长在芦茬上的水藻或芦苇刚生出的嫩芽尖。若此时垂钓钩饵落底,定然所获不如钓浮。这里我就把自己总结的一些小经验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14.
戴述初 《钓鱼》2007,(5X):26-27
台钓钓组优于传统钓组的主要特点是:竿体轻、坠悬空、漂长立、饵雾化、钩成对。但如果用它在湖泊、水库、野塘钓大鱼,其弱势又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竿线短、钓力小、化饵快、遛鱼难。要想在大水面擒大物,看来只好借助于海竿。但海竿也有不足的一面:一是武器不简约,需要竖起成排的“高射炮”;二是无法以漂相来判断鱼讯;三是鱼咬钩频率低:四是难以兼顾钓小鱼。  相似文献   

15.
张之晔 《钓鱼》2008,(5):18-19
没鱼咬钩就使劲打窝,结果是鱼来了只吃诱饵不咬钩—传统钓鱼好犯的毛病在台钓衍生了一种新的烦恼—遭遇小鱼"封锁"。水库湖泊有两个极端,大鱼大得离奇,小鱼多得出奇,台钓取中庸之道,擒大拿小,格杀勿论,钓饵就不仅是大小有致,还应该把握鱼的咬钩趋势,做到软硬有别。  相似文献   

16.
钓一线     
张炎冰 《钓鱼》2009,(18):9-9
“台钓”从调4钓2、搓饵钓底入门,两钩状态是下钩卧底,长子线松弛;上钩触底,短子线伸直。竞技钓快鱼会遭遇鱼口越钓越小,视力差、视觉反应迟钝一点的人不是看不到动作,就是抓不住口,特别是为节省装饵时间而用拉饵的时候,饵轻了、小了,调4钓2几乎不反应鱼口。冬天,在大棚里钓鱼是一种享受,让人乐此不疲。但冬天的鲫鱼咬钩极轻,即使用1号浮标拉饵,钓底最多也就是半个黑格的动作。  相似文献   

17.
一是钓组要“小”冬季鱼的开口差,而且鱼口还很轻,因此在钓组上要做出足够有“诚意”的变化,整个钓组都要用得更精细一些:鱼钩宜用1?2号袖钩,大小鲫鱼的入口性会好很多;浮漂也建议换上浮力小一点的,放大信号强度,更容易看清漂相;最后是渔线,不管脑线还是主线,都要比深秋时节缩小一号,保持足够的灵敏度,建议采用0.4?0.6号的脑线,0.6~0.8号的主线。  相似文献   

18.
在2001年第十二期《中国钓鱼》杂志上,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给小鱼一个长大的机会》,老爸看后说:“这几年的鱼是越来越难钓,也越钓越小了。看来,咱们不能光放生小鱼,大点的也得放。再不关心环境,不放生鱼类,将来是无鱼可钓了。”后来,老爸和我订了一个环保垂钓规则:草、鲤鱼0.5千克以下的,鲫鱼50克以下的,鲂鱼0.25千克以下的全部放生;收完竿后要捡拾周围的垃圾;在水位下降期间要捡拾铅坠;带动周围的钓友加入到放生队伍中来;实施无铅垂钓。此规则不用监督,靠自觉遵守。  相似文献   

19.
高国祥 《钓鱼》2014,(9):22-23
随着悬坠钓法发窝快、上鱼速度快、鱼获量多的优势被,“大钓鱼人所认识和接受,七成以上的休闲钓者,现如今都是“一悬到底”,其装备跟职业钓手相比也差不到哪儿去。最大的区别是这类钓者一般都是选择湖库、河流等自然水域垂钓,鱼获不及池钓多而刺激、过瘾,但却是传统钓不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20.
慈非 《钓鱼》2004,(4):14-14
最近的钓鱼媒体已刊载了许多有关冬钓的经验文章,分析了气温、出钓时间、钓点、钓组、钓技和饵料等各方面对冬钓的影响,使初学者能有~个全面的理性认识。但由于客观条件随时处于变化之中,个人的钓技水平又有高低,使得实际冬钓中大多数钓者往往收获较少甚至吃零蛋。说明冬钓确实比其他三个季节要难得多。那么钓鱼人每次的出门,怎样才能保证有最大的收获?笔者的观点是冬钓更须注重正确处理好“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紧紧抓住主要矛盾,采用正确的方法解决,才能使冬钓有最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