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学习》2010年第10期刊登了陈新祥老师的文章《日本投降是甭真的无条件?》。陈老师针对本人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7期上发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应模糊日本投降的性质》一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当年日本应是“有条件投降”。  相似文献   

2.
2010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5周年。那场战争是如何结束的?是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三个轴心国的无条件投降而告终。这是历史定案,也是推翻不了的。笔者日前偶见普通高中课标版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却发现日本投降的性质“被模糊”了。该书第三单元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的引文部分,配发了“德国投降仪式”和“日本投降仪式”两幅图片,并引出“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3.
邱维骥这位从事中学历史教学数十年的老师,这位年届75岁高龄令人尊敬的老人,退休15年以来,阅读不停,思考不止,写作不辍。难的是,这一切都进行在他身患重病过程中。邱老师已抱病多年,几经卧床难起,而眼疾又让他雪上加霜,然而他没有放弃,始终不放弃。好多时候邱老师都病得无法动笔,只能口述由女儿或学生代笔记录,整理好后再念给他听,然后反复修改成文。于是,就有了《当代的一切都是历史的》《历史的力量》《历史·生活·命运》等对历史与人生和历史教育积其一生之经验的表达,字里行间渗透着邱老师自己的灵魂、思想和智慧;也就有了《对日皇裕仁8.14〈诏书〉流行评述的质疑》《抗战胜利钟声在八一五7时正点敲响》《六十年前的日本:确是无条件投降》《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比德国更完整更典型——驳日本清濑一郎、江藤淳日本不是无条件投降论》等彻底颠覆流行一时、为害不浅的错误观点日本有条件投降说的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引起的震动,不限于国内外学术界,其影响之大上网一搜邱维骥便知大概。邱维骥老师何以如此执著?我实在是太爱我的祖国,太爱我的祖宗,太爱历史文化,太爱历史教育了,我丢不下这些。好多人提醒我身体最要紧,劝我不要想那么多,也不要再写什么了。这都是好意,...  相似文献   

4.
也许读者还记得邱维骥老师发表在本刊2002年第7期的文章《对日皇裕仁8.14〈诏书〉流行评述的质疑》,那是邱老师公开质疑有关日本投降流行观点的开始,之后他又将积多年一心血研究所得陆续整理成文公诸世人。正当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本刊2005年第7期又发表了邱老师《抗战胜利钟声在“八一五”7时正点敲响》,这篇文章再次以强有力的证据颠覆了“日本有条件投降说”,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很大震动,人民网、新浪网、世纪中国网、《春城晚报》、《新民晚报》、《时代信报》、《深圳商报》、918爱国网、网易、学术交流网等媒体对此纷纷予以报道,网民朋友则到处转贴广而告之。值得一提的是,邱老师的观点还深深吸引了一位青年学子、正在新加坡留学的李恒先生。李恒先生为了给邱老师的观点提供更多有力的证据,千方百计搜集了大量中文资料和外文资料提供给邱老师,同时他还与邱老师多次交流沟通、共同完成了刊登在下面的这篇文章。令人敬佩的是,邱老师已年过七旬,而且多年抱病在身,经常卧床难起,然而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抗战史的研究,为此本刊编辑多次劝他以身体为重,可他还是忍不住。他的执著,或许与自己的苦难经历有关。他3岁时就看到了日本飞机轰炸昆明,他的家被炸毁了,后随父去滇西,亲眼见到了抗日远征军,也目睹了日军由缅甸打入滇西的情景,之后又与父亲被迫回到昆明,幼小的心灵里早就埋下了对日寇的仇恨,所以上小学时他就和同学们抬着小凳子上街宣传抗日。如今抗战胜利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对于1958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并先后在澜沧中学、思茅二中长期教历史的邱维骥老师来说,却难以心安理得地疗病养身,他发现至今关于日本投降的许多说法竟是与历史事实格格不入的,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感和历史教师的职业理想使他无法太多估计身体,于是尽管退休多年且体弱多病,但纠正谬误的工作却始终没有中辍。这就是邱维骥,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历史教师,他肩上担负的却是还历史真相的神圣使命,他所坚定地守望的其实正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用心和行动守望的,正如身在海外的青年掌子李恒那样。  相似文献   

5.
邱维骥,这位从事中学历史教学数十年的老师,这位年届75岁高龄令人尊敬的老人,退休15年以来,阅读不停,思考不止,写作不辍。难的是,这一切都进行在他身患重病过程中。邱老师已抱病多年,几经卧床难起,而眼疾又让他雪上加霜,然而他没有放弃,始终不放弃。好多时候邱老师都病得无法动笔,只能口述由女儿或学生代笔记录,整理好后再念给他听,然后反复修改成文。于是,就有了《当代的一切都是历史的》《历史的力量》《历史·生活·命运》等对历史与人生和历史教育积其一生之经验的表达,字里行间渗透着邱老师自己的灵魂、思想和智慧;也就有了《对日皇裕仁8.14(诏书)流行评述的质疑》《抗战胜利钟声在“八一五”7时正点敲响》《六十年前的日本:确是无条件投降》《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比德国更完整更典型——驳日本清濑一郎、江藤淳“日本不是无条件投降”论》等彻底颠覆流行一时、为害不浅的错误观点“日本有条件投降说”的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引起的震动,不限于国内外学术界,其影响之大上网一搜“邱维骥”便知大概。 邱维骥老师何以如此执著?“我实在是太爱我的祖国,太爱我的祖宗,太爱历史文化,太爱历史教育了,我丢不下这些。好多人提醒我身体最要紧,劝我不要想那么多,也不要再写什么了。这都是好意,我是自己说服不了自己啊。苟延残喘,我会很难过。我总想,哪怕少活几天,我也得活得充实一点。”邱老师接听本刊主编任鹏杰问候电话时,说了很多很多,这几句被主编不由自主地悄悄记了下来。也许,答案就在其中。我们对邱老师的敬意,我们对历史教育的态度,丛应如邱老师所表现的那样——永不放弃!与邱老师一起深度恩考“历史·生活·命运”,让历史教育帮助人?  相似文献   

6.
《历史教学》杂志社开展的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讨论,非常有意义,受到了学界方方面面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我一没有从事过中学历史教学,二没有编写过这方面的教材,只是出于史学工作者的良知,谈三点很肤浅的看法。从目前所接触到的较为可信的史料来看,正规的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历史已经有整整一百年了。1901年,中国第一本学生历史教科书问世,由上海华阳书局出版,但不是中学读本,而是《小学历史读本》。1902年,上海作新社出版了关于世界史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名《万国历史》,233页;190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推出两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一…  相似文献   

7.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1页有一幅图片《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笔者最近在某中学听课时,老师告诉学生图片中向中国递交投降书的人是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现场听课的其他老师没有提出不同意见,笔者下来查资料发现那人并非冈村宁次,而是小林浅三郎,时任日本的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陆军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8.
中学历史教学中 ,我们一直把历史教科书看得非常重要 ,认为历史教科书体现了中学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其具体内容 ,是历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凭借 ,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主要工具。这样认识历史教科书的作用 ,应该说是没有什么不妥 ,历史教科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似乎没有必要再加讨论。但是 ,历史教科书毕竟只是中学历史科的教学用书 ,尽管其作用非常重要 ,却不能过分夸大。在中学历史教学不断改革和创新的今天 ,重新审视和检讨历史教科书的应有的作用 ,辩证地、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历史教学与历史教科书的关系 ,仍是有必要的。在…  相似文献   

9.
作为甲午战争的重要当事国,韩国在中学历史教学的不同阶段都会讲述甲午战争的相关内容。初中阶段的《中学历史2》和高中阶段的《韩国史》《东亚史》《世界史》等教科书,在不同的章节讲述了甲午战争的相关内容,虽详略、视角有所不同,但均把甲午战争视为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曾发生了两起鲜为人知的中学历史教科书风波,分别是顾颉刚编写的《本国史》教科书风波和吕思勉编写的《白话本国史》教科书风波。探究这两起风波,有助于我们了解民国时期,尤其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历史教育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用什么理念来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一直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新史学的角度来看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订,分析了日本帝国书院、清水书院、日本书籍新社2005年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在新史学应用上的亮点,并提出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罗虹 《历史学习》2010,(3):34-35
段寒冰老师在《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性质还是实力?》(《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战争的正义性和进步性。贾宏权老师在《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是什么》(《中学历史教学》2010年第1期)一文中则认为,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是符合实际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对此,笔者有些不同的看法,在这里提出来,与两位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3.
关于王昭君的“和亲”,绝大多数老师都给予正面的肯定的评价。因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非常明确地写道:“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教科书还引用了《汉书·匈奴传》中的话进行评价:“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而且,董必武的诗作《谒昭君墓》之“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也是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学历史教科书也不断成为引起公众和学术界都非常关注的、激烈争论的问题。如何看待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评价新编历史教科书,不仅仅是一个关系到基础教育中的历史学教学发展方向的问题,也是国家和社会如何对待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段时间,易中天品三国在央视《百家讲坛》一炮走红,媒体各界,众说纷纭。叶力云老师《由易中天品三国想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11期)一文对易教授的讲授方式大加称赞,并谈了如何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笔者从易教授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中也受益非浅。然而,笔者认为高中历史课堂并非《百家讲坛》,易教授的讲授方式不能生搬硬套。对叶老师提出的课堂教学要“历史知识故事化”,笔者实在不敢苟同,理由有下:  相似文献   

16.
自明治维新以来,在日本的国民教育中,历代政府都相当注重培养国民的国际化意识,致力于为培养在国际社会中生存的日本公民而构建相适应的教育体系。而战后日本文部省多次制定和修改具有教育教学的纲要性文件《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将这个意旨充分表现出来,日本的中学历史教育观中有典型体现。从总体上看,日本的中学历史教育是符合教育国际化方向的,努力从全球化角度解读世界历史和日本历史,其理论基础和思路轨迹与现代化理论相吻合。但是,由于部分日本人如何正确认识历史责任等问题上出现偏颇,于是一些日本历史教科书出现掩饰、篡改,甚至美化侵略的现象,这导致在日本的历史教育理念与实践中存在着与其总原则,尤其是现代化原则相背离的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中学历史教育界关于“史料教学”的研究已逾20年,但其真正落实于中学历史课堂,受到历史教师的重视则与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紧密相连,而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我看来,彭禹老师《洋务运动》一课是史料教学的成功实践。下面就结合彭禹老师执教的《洋务运动》一课,谈谈自己对史料教学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教委审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科书(第一册)》已正式出版发行。本文对新课本大量增加插图的目的、插图的性质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及教学中怎样使用插图等问题谈了笔者自己的看法,供中学历史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到2014年已经使用了将近10年。关于这套教科书的评价,中学教学界可谓褒贬不一,有老师认为叙述要言不烦,也有老师指出其不足。我们认为,这套教科书详略不当,给教学和备考带来极大不便。高考试题有很强的导向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该怎样更好地使用教科书。  相似文献   

20.
在4月上旬教科书审定结果出炉前,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送审的《新历史教科书》近日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