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鄂伦春族人的姓名由姓氏和名字两部分组成,姓在前名在后,是其民族记忆和历史文化的载体,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特征,反映不同文化内涵,体现其社会、文化、民族关系等特征。对鄂伦春族姓名的研究,史禄国、凌纯声等人在20世纪上半叶研究中国北方民族时有所涉猎。近些年来,学者们也对鄂伦春族的姓氏发展历史、命名原则、名字含义等进行了研究。本文重点从国内研究现状出发,梳理学界研究鄂伦春族姓名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社祭神话与高礻某神话的人类学诠解周延良追忆人类生命之源的神话,在每个有自己民族神话的人类群体中都有记载和广泛的流传。我们把这种神话概称为“追源神话”。“追源神话”在不同民族中的记载、流传有由民族文化差异而形成此类神话叙述方面的情节、结构以及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神话思维与神话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神话是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的远古初民对于自然和社会的幻想性产物,它反映了人类初期的精神活动和思维特性,是人类文化最初始的表现形态之一。那么,神话是如何产生的?在初民那里,他们当然也是用与我们相同眼睛来看世界,也与我们一样能感觉到客观自然的湿度、温度和...  相似文献   

4.
人物塑造是叙事类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神话作为人类早期叙事文学的一种类型,也对不同人物形象进行过刻画,但受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神话中的人物性格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这种差异,可以了解早期人类的思维模式和性格特征,从而对认识中西文化差异有所帮助。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古希腊神话中人物性格是鲜明生动的,第二部分写中国神话中的人物形象是深沉凝重的。在第二部分又从地理环境的差异、经济模式的差异、政治体制的差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进而分析中西神话中人物性格之差异。  相似文献   

5.
西方的及东方的各文明民族的近代史一再召示:民族传统的反思和人类当代意识的追寻(或曰世界新声的摄取),是建设现代文化的两大依据,是新文化成长的两个相反而又相成的必要条件。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当代意识的追寻有赖于传统的反思;新文化的建构遵循着”文化重演律”得以运行。  相似文献   

6.
神话不作“广义”和“狭义”之分,神话的范围是由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决定的,即它只是人类“童年”时期产生的一种原始性的、真诚的幻想形式的文化结晶;马克思关于它们是“不自觉的艺术加工”的论断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周代诸侯国名号是天子所赐,普遍带有政治寓意。周初所封的异姓诸侯焦、祝、蓟、陈、杞、宋诸国,它们的君主都是古代圣王的后裔。这几个诸侯国名号,其生成根据多种多样,所包含的寓意也有多种指向。祝、宋两国是以德命名,焦、陈是以类命名,蓟、杞两国的名号则是取于物。这些诸侯国名号的寓意和文化内涵,显示出周文化深厚的底蕴。  相似文献   

8.
谢小玲 《文化学刊》2015,(3):210-214
通过对社会称呼语系统中的职衔称呼语、拟亲属称呼语、通用称呼语、姓名称呼语和人称代词称呼语进行对比分析,反映了汉越社会称呼语的异同及我们的社会思想、传统文化对越南的影响。总结归纳了汉越两个民族社会称呼语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分析两个民族当前社会文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方诞生了华夏文明的圣土。人类第一粒火种在这里发明,中华第一座天文台在这里建成,汉文字鼻祖在这里诞生,中华千余个姓氏从这里衍出……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在这里浓缩,浩浩天地间沧海桑田在这里变迁。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上古神话有两个系统,一是以鸟兽为主体的昆仑神话系统,一是以英雄为主体的太行太岳神话系统。太行太岳神话系统包括了中国神话最精粹的内容,射日、补天、填海、移山、治水、追日等著名神话皆属于这个系统。这一神话系统,渗透着民族童年的经验与感受,体现出了植根于山岳之中的文化特有的品格。发自于大山底部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铸就了民族道德至上的文化理念与“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思想信仰。这一文化精神在历史的流变中,分流为“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两个系统,这两种文化在历史中互渗、互补,彼此消长,绘出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曲线。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研究课题 任何文化都具有传承性。文化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活的流体,是沟通人与人、上代与下代、群体与群体、社区与社区等共存关系的一种社会活动过程。每一代人都需要从上一代人那里承接社会文化的遗产,并把它传继给下一代人,使文化成为一个不间断的连续存在。每一个社会、民族或群体都通过不断继承既成文化传统,并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和创造出新文化。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一种特殊存在样式的家族文化,曾在漫长的岁月里影响了中国每一个家族的成员,它记录着家族的发源、生息、荣衰、升沉与变迁,成为一种群体的共通文化心理积淀与行为规范,深深地印记在各自的家族史上。由于各姓氏家族的特征不同,反映在该姓氏家族文化中的内容也各有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家族的发展,每一个姓氏所拥有的本姓氏家族文化内容,总是越来越丰富、厚重,于是便形成各具特色的姓氏家族文化。广义的家族文化包括家谱、家祠、堂号、堂联、字辈谱、家训、家教、家法、家范、义门、家族民间文学等。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么,家族文化则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折射出中国民间文化五光十色的生动内涵,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遗产,沟通着人与人、上代与下代之间的共存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有学者认为,神话的诞生,没有起源。但世界上所有文化形态都起源于神话。世界上所有神话几乎都有着十分相似的主题:宇宙起源、人类起源、灵魂止泊、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等。 世纪之交的1999——2001年,一个古徽州先民留下的奇迹被发现,一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分层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对此进行研究 ,有助于我们深入到具体的文化环境中 ,从而对文化现象有真切的了解。本文以明代的一个特殊士人群体———山人———为研究对象 ,通过山人名号的考辨 ,生成原因的分析 ,阶段性演变过程的描述 ,行为与心态的分析 ,以期对明代文人文化的发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山人是明代社会的特殊产物 ,在社会的挤压下生存 ,是一个典型的依附性群体。晚明山人成功地将“自适”转化为“闲适” ,这种向内转的文化趋向代表了彻底的世俗化 ,最终消解了晚明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4.
王泉根 《文化学刊》2015,(1):24-34,2,241
先秦"姓、氏"有别的制度,决定了"氏"在先秦有着特别重要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先秦"氏"的作用集中体现在社会身份等级与婚姻嫁要依凭这两点,而后者又确保了中华民族的人种素质,并直接影响到古代的婚姻制度。秦汉姓、氏合一,是中国姓氏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文化习惯与姓氏制度一直延缓至今。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为人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困惑,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物工程引发了一些伦理问题等。我们可依据中国文化哲学思想,对科技发展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反思,如中国文化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以此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6.
正《林业思想与文化分典》辑录了我国古籍中与林业有关的生态思想、管理哲学和生态文化等内容,分为"林业思想""森林植物文化""森林动物文化""动植物图腾与神话"以及"山林游栖文化"5个总部。林业思想总部主要关注古人对森林生态、林业产业等问题的认识,下设天人和谐、森林功效、林业科技、林务管理4个主题,我们广泛搜集史料,撷取精华,以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传统林业思想的概况及发展过程。"天地变化,草木蕃"。花草树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良好生境,也是反映"天人和谐"的晴雨表。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古人形成了尊重自然、顺  相似文献   

17.
乌蒙山区是重要的民族文化走廊,是西南彝族主要聚居区。乌蒙山区的贵州海坪彝族文化小镇,在旅游开发中坚持民族文化元素为主体,按照“无中生有”“荟萃一堂”等原则,在海拔2 000 m左右的山顶建设民族文化主题公园,再造了彝族九重宫殿、支格阿鲁、希幕遮、六祖分支等神话景观,展示了彝族典籍和口传神话中的相关人物和神话内容,凸显了彝族文化元素,丰富了文化小镇的旅游业态,呈现出特色的彝族文化景观。该区域借助海坪彝族文化小镇旅游开发,带动区域各民族参与开发建设,实现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多元传承、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相似文献   

18.
文学人类学是世界性的跨学科研究潮流在中国当代催生出的新兴学科。从神话原型批评起步,经过三十年的研究积累,文学人类学目前处在努力建构一套适合中国本土文学和文化实际的新理论体系。其中一个主要的学术突破是打破了文学本位的神话观,将神话研究引向文、史、哲与宗教学相互整合的大视野。自2009年首次提出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的命题,学术范式的变革获得理论上的自觉意识,本文再论神话研究学术范式的变革意义,并对"神话中国"研究的未来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瑟茜》是从女性的角度叙述的希腊神话,其翻译在文化传播、处理神话概念和意象重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取《瑟茜》一书,从目的论视角探讨文化专有项的翻译。重点分析神话概念和意象的重组,探讨翻译目的如何指导翻译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女娲氏,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她用黄土造人,并炼五色石补天,人类才得以产生绵延。女娲应该是开天辟地第一个美女,因为她用黄土造出的人类中,从古到今美女如云,她自己若不美,美女的美从何而来?假如没有女娲这个美女,我们人类还不知道要在黄土中摸索多少年。女娲把我们人类从黄土中分离出来,使这个以土为基本构成的地球从此有了精灵,有了有别于其他星球的生命,这是地球发展史上的奇迹,可以假定没有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