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发生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同时它又反作用并修饰这种特定的环境。广告汉英翻译是一种目的性非常强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因此在跨文化的广告翻译交流中必须坚持目的论原则,避免语音翻译歧义,确保语音翻译通畅,避免语义差异,正确处理广告汉英翻译中语言文化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实现广告汉英翻译的语言再创新。  相似文献   

2.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发生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同时它又反作用并修饰这种特定的环境。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非常强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因此在跨文化的广告交流中必须寻找目的论和广告翻译的有效切入点。在这种目的性很强的商业行为中引入“目的论”这一概念,不仅是要向消费者展示商品,更是要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并最终能够成功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将“目的论”作为控制整个翻译过程的首要准则。  相似文献   

3.
悬赏广告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赏广告是以广告方式声明对完成一定行为的人给予报酬的意思表示,它含以下四方面特殊要件:采取广告形式;声明给予报酬;指明期待完成的特定行为;对不特定的人为之。悬赏广告的性质为契约之要约。总结我国各时期的实践经验,参考国外成功之处,以一定方式对悬赏广告的适用范围及报酬额度于以国家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广告行为选择是一种道德行为选择,广告活动者必须对自己的广告行为选择担负道德责任,其效忠对象依次为社会和公众、客户、所属组织及自己。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公众和政府应当为特定广告行为选择承担道德责任,其中前三者承担主要责任。广告道德责任应由相关的团体和个体共同承担,终极责任还是落在个人身上。  相似文献   

5.
虚假广告可分为欺骗性虚假广告和误导性虚假广告。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责任,但广告范围只限于商业广告。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不得利用广告进行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损害竞争关系。刑法具体规定了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情节严重的,构成虚假广告罪。广告法概括地规定虚假广告行为情节严重的应承担刑事责任,而刑法具体规定严重损害消费者、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虚假广告行为的两罚制。反不正当竞争法则具有兜低性,只有广告法和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的,才能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儿童电视广告中隐含着诸多消极、不健康的因素,对小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和语言规范产生误导,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父母要转变观点,做到言传身教,及时进行引导和控制;学校要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多开展课外活动;国家要完善广告法律体系中关于儿童广告的规定,加强政府部门对儿童广告的监管;家庭和学校要一起合作,提高小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7.
论悬赏广告之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赏广告之法律性质目前学界主要有这两种观点,即“契约说”与“单独行为说”。对于悬赏广告法律性质之认定,应在未来的《民法典》总则部分或债权法部分明确加以规定,将符合契约特征的悬赏广告以合同来对待,将不符合契约特征的悬赏广告以单独行为视之;亦可直接在《民法典》或《债权法》中单设一节对涉及悬赏广告的方方面面一一予以明确,而不管它是契约也好单独行为也罢,统统将它们视为债的发生原因之一。这样将会更有利于悬赏广告中各种纠纷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根据目的论的观点,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目标广告的文化取向策略应该是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选择源语文本中主要信息通过包括增加、删略、借用、修改的意译或直译方法来满足目标读者的特定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悬赏已被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运用到民事活动中,由此带来的悬赏纠纷也随之增加。由于我国至今尚无悬赏广告方面的立法,而学术界对悬赏广告的性质等有关问题也争论不休,因此确有必要对悬赏广告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企尽快达成理论上的共识。一、悬赏广告的概念及法律性质关于悬赏广告的概念,学术界各抒己见。笔者认为所谓悬赏广告是指要约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或者完成某项任务,以广告的形式向社会不特定的人发出的要约,行为人实践和完成了广告中指定的行为t由要约人向行为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法律对大众媒介的广告审查义务及违法责任的规定明显不足。强化大众媒介的广告审查义务、构建合理的大众媒介广告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对大众媒介发布虚假广告行为的处罚力度是扼制虚假广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平面广告的创作工作,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研究。但很多人的研究都仅仅局限在广告作品本身,从广告作品的图形、创意、色彩、符号等角度进行研究,而没有很好地把握广告的本质——一种带有特定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我们应该更多地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待广告,从广告本身与广告媒体本身出发,对广告活动进行研究,用传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五W模式来指导平面广告的创作工作。  相似文献   

12.
广告真实性原则与大众媒介的广告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广告法》将广告真实性原则作为基本原则加以规定,然实践中虚假广告行为却屡禁不止,尤其是此类案件中对媒介法律责任的认定及追究仍存在较大的问题。该文对媒介的广告法律责任责任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对另一个紧密相关的问题,即媒介消费者的法律定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逐渐进入商品过剩的市场经济时代,日益显露消费社会的文化症候,消费者心理,逐渐出现由遵从商品拜物教到膜拜广告能指符号的拜物教的转向,广告传播的逻辑出现了新动态。当前消费社会广告传播新逻辑主要具有三大特征:以推销身份和欲望为广告传播动力的逻辑;以制造虚幻的类像为广告传播符号的生产逻辑;以生产能指符号为广告传播编码的逻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益广告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公益广告的特殊目的,其语言也具有自身的特色.本文从语篇视点来研究公益广告语言特点,探讨语篇视点对公益广告语言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商品的推介已由传统的硬推销发展为广告叙事;广告叙事的原型来自于性叙事;性叙事又派生出英雄叙事与美人叙事;在世俗化的现代社会,它又演变成各种成功人士、明星叙事,其精神光芒早已无存.  相似文献   

16.
广告话语的语境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话语是普通语言材料、语言结构在广告中的具体运用,是语言在某一特定领域里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广告话语的产生受制于一定的语言环境,具体说来,广告话语语境包括广告语话本文语境、与话语发受双方密切相关的心理语境以及给广告话语提供肥土沃壤的社会文化语境。对语境的认识有助于广告话语的创新及高效。  相似文献   

17.
虚假广告泛滥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虚假广告通常分为欺骗性虚假广告和误导性虚假广告,具体表现又分为多种情况。导致虚假广告产生和泛滥的主要原因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媒体遵守广告法规意识淡漠,出于各自的利益驱动,没有把好广告的创作关和发布关,广告监管部门对虚假广告监管不力,惩处不力,同时广告法规体系与执法体系也很不健全。要想治理虚假广告泛滥,必须抓住上述主要矛盾,加大对虚假广告的查处与惩治力度,提高广告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8.
广告包括商业广告和公共关系广告,商业广告与会共关系广告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好的广告策略可以使企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