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合法性在农村的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农村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市场化和民主化发展引起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基层政权的合法性出现了危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政治认同对于农村社会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的维持起着关键作用,是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总之,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稳步推进农民对基层政权的政治认同.增强农村基层政权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2.
政治合法性是人民对政权的一种内心的认可和服从态度。意识形态的实践性功能品格对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具有强大的支持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是我国无产阶级政权政治合法性的思想基础,在发扬马克思主义历史优越性的同时,我们必须认清马克思主义在当前遇到的现实挑战,大力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这是维护我国无产阶级政权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合法性是权力的一种形态,是“没有权力的权力”,是任何政权都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问题。21世纪的今天,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考虑政治现代化问题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合法性运动”问题,以建构、加强党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在政治合法性的理论视角下,梳理建国60多年来国家政权在农村的治理历程,会发现国家政权在农村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发生了三次变迁。其大致轨迹是,建国初期以政府绩效为主,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以意识形态为主,改革开放后仍以政府绩效为主。今后,加强和改善制度与规则建设,将成为国家政权在农村建构政治合法性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权力腐败 ,从根本上来说是权力的商品化。它导致人们对权力本质的重新认识 ,促使人们的权力价值观发生变化 ,从而造成政权的合法性危机。权力腐败所引发的三种政权合法性危机对于一个政权的生死存亡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本质。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因此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强有力的政党来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其合法性基础的诉求顺应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趋势。因此,党的执政合法性的获取是顺应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特殊需求而形成的。为适应这一要求,党必须不断调整其合法性基础,寻求新的合法性资源。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一般意义上讲,增强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就要加强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但由于后发国家特殊的国情和不断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基础随历史进程的变化发生了变迁,新中国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构建也随中国共产党合法性基础的变迁而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经济绩效对政权合法性的双重影响的角度分析了东南亚威权国家政治转型的过程,得出的结论是:现代政权合法性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以经济绩效为主要内容的政绩合法性固然是合法性建构的重要基础,但是经济绩效与合法性的关系也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某种情况下它也解构着已经建立的政权合法性,因为合法性的建构必须是政绩、制度和价值三个层面的共同展开。  相似文献   

9.
合法性关乎政治秩序的稳定与政权的兴衰。构建和维护执政合法性基础是我们党必须高度关注的长期要务。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阶层利益的分化重组与贫富差距的扩大、思想的开放多元与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力的弱化、政治腐败的滋生蔓延与党群干群矛盾的激化等等,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造成一定的冲击和消解。面对挑战,党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合法化战略和路径,以保证党执政地位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资源作为合法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现代国家及其政权的合法性提供着价值上的解释和辩护功能.一个国家及其政权要建立合法性的权威机制,就必须正视意识形态资源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提高意识形态资源的创新力、适应力、解释力,使党的意识形态在思维方式、基本特点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突破.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发展之路必对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事业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代开国之初,努尔哈赤在与明朝进行军事较量的主战场之外,在思想舆论上也公开质疑明朝统治中国的合法性。努尔哈赤宣扬天命正统观,以证明其反明行动合乎天意,所建政权具有合法性。这一观念对统一女真各部和与明争夺辽东战争的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期由于其思想观念的僵化也对后金政治产生了消极影响。继努尔哈赤而登基的皇太极,继承发展了这一思想,在宣传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皆受天命保佑观念的同时,更加重视得道者天命佑之、失德者天命弃之的正统观,积极奉行德政。皇太极最终完成了后金政权意识形态与儒家思想文化的链接,为其最终获得以"道统"为标志的文化象征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学学术权力合法性流失集中发生在建国初的大学改造过程中。随着社会发展和转型,这种学术权力受到挤压、学术权力合法性缺失的状况严重阻碍着我国大学改革和发展进程。于是保障学术权力合法性地位成为近年高校发展的普遍诉求,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学改革实践无法回避的课题。增加主体权力、加强相关法规建设、培育共有信念是推动高校学术权力合法性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学学术权力合法性流失集中发生在建国初的大学改造过程中。随着社会发展和转型,这种学术权力受到挤压、学术权力合法性缺失的状况严重阻碍着我国大学改革和发展进程。于是保障学术权力合法性地位成为近年高校发展的普遍诉求,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学改革实践无法回避的课题。增加主体权力、加强相关法规建设、培育共有信念是推动高校学术权力合法性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政党政治对现代政府运作的贡献 1.政党政治为现代政府的运作提供了合法性途径和基础。在实行政党制度的国家,政府由在选举中获胜的党或党派联盟组成,当赢得竞选的政党根据选举结果获得权力时,它就必须对治理的后果负责。政党通过选举获胜上台执政成为执政党,在野党不可能通过政变或革命的方式来替代现行政府,不通过大选取得政府运作的权利被认为是缺乏合法性的。而由于各党派都是在宪法范围内活动,反对党也有机会通过竞选上台执政,这就使得暴力夺取政权和宫廷政变失去了条件和动力。  相似文献   

15.
学术权力合法性问题既是其本身存在意义或价值的表达,同时又从更本质的层面彰显了所属组织对学术权力的态度认同。高职院校的学术权力作为组织内部的合法统治力量,其合法性根源于高职院校的学术属性。在高职院校里追求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的、以学术管理为导向的制度规则构成了其学术权力的形式基础,在学校系统内部成员之间的价值认同为其提供了实质基础。高职院校特有的发展背景模糊了高职院校的学术特性,学术领域的统治出现了合法性困境。  相似文献   

16.
论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及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社会 ,政治秩序需要政治权力来塑造 ,但是政治权力并不一定能持久地维持政治秩序。政治秩序要得以持久 ,还需要政治合法性。“合法性”是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到底什么是“合法性” ,中国政治合法性基础如何 ,以及如何维护。笔者就此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7.
政权稳定是政权系统在运行中呈现出的秩序性和持续性,它具有动态性、相关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政权稳定主要表现为国家主权安全、民众对政权系统高度认同、社会政治心理稳定以及国家权力结构合理有序。权威和秩序是政权稳定的两大要素。对"政权稳定"概念进行界定,是政权稳定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的生动体现.农村基层政权是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断激活农村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政治合法性是政治学的一个关键性命题,是各个政权更是执政党应该首先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资源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需要深化对执政合法性的时代认知,不断拓展和汲取新的政治合法性资源,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合法性危机。因此,必须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政治合法性资源的重塑,以从根本上满足社会民众对政权本身的合法性诉求。  相似文献   

20.
村级组织体系的冲突本质上是不回合法性之间的内在冲突,需要从体制性组织与内生性组织合法性的不同根据入手分析农村村级组织体系的功能和关系。注意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内部对于国家权力的需求和虚拟行为,对于理解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的权力结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国家权力向乡村社会的延伸和农村地方精英日益政治化分别体从“自上而下”两个维度的动力在构造和功能变迁抽象成为一种有内在逻辑、对不同类型农村地区权力建设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