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构"住房制度改革"议题时,媒体普遍认同于"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将住房制度改革自然化和去历史化。在"房价"议题上,党报倾向于将社会问题归因于地方政府而建构中央的权威,专业主义媒体主要是从新自由主义的立场反思房价问题背后的制度原因,而商业化的都市媒体则在民生话语的框架内建构房价议题,报道视角是消费者的和老百姓的,而非公民的。媒体生产了一种"无公众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媒体的促进作用非常重要。但在当前这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有益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媒体要在这样的条件下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要有明确的方向和责任,必须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电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建构功能要求电视的叙事、主题和视听语言等复合策略能够支持并维护显在的意识形态价值信息,电视媒体是民族文化的认同中心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中心.电视作为一个共享的视听共同体,既要提供参与到民族共同体中的文化模式,也要实现意识形态的建构功能.电视文化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在推进当代中国的民族国家共同体实践进程中,应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凌 《新闻采编》2012,(2):27-29
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媒体的促进作用非常重要。但在当前这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媒体要在这样的条件下促进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要有明确的方向和责任,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社会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讨论传媒企业文化与媒体公信力的相关性,认为建设优质企业文化与提升媒体公信力是相互促进的,优质的传媒企业文化能够从专业、责任、体制等方面提升媒体公信力。传媒企业应通过建设优质企业文化,去稳步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主流媒体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宣传思想建设的主阵地,传达党和人民的声音,代表党和人民的利益,是社会主流意识和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平台。不管社会形势如何发展,主流媒体始终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思想阵地,始终是社会主流意识传播的主渠道。在当前复杂的舆论环境下,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传播作用,当好"定盘星"、"风向  相似文献   

7.
江凌 《新闻爱好者》2014,(11):23-29
目前中国电视媒体频道普遍被商业化浸染,缺少培育公民文化需求的洁净平台,电视媒体人需要加强文化修养和文化责任自律,养成一定的文化伦理习惯。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包括文化自觉、自信责任,以及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服务、文化教育、文化安全、文化对外传播责任等。如何提升和保障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应当在确立电视媒体的文化价值理念、构建电视媒体的文化价值体系、提升电视人的文化素养和品性等7个方面给予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8.
陈德杰 《军事记者》2014,(12):20-21
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和文化安全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促进传统媒体改革发展的一项紧迫战略任务。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总部的部署要求,我们必须顺势而为,主动出击,主动思变,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在媒体融合浪潮中的求胜之道,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王光宇 《传媒》2018,(8):44-46
"两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客户端的普遍勃兴昭示着中国媒介已全面进入微媒体时代.依赖于媒介技术进步和先进媒介产品开发,微媒体在近年来的蓬勃之态表明其正在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社会媒介样貌,改变着社会媒介逻辑.微媒体作为新媒体时代最为前沿的媒介形态,其在文化艺术形态领域的职能发挥也直接而显著地影响着当今乃至未来中国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建设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并深入研究微媒体的文化意识形态使命,发挥微媒体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微媒体建构发挥文化意识形态职能的信息体系,推进服务于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舆论引导,塑造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文化环境.这不仅是充分利用新兴媒介形态,推动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更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构建网上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是加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重要保证。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作用,一方面要积极运用互联网的巨大优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这一新兴媒体的管理,为新时期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辟一个崭新的舞台。  相似文献   

11.
章子轩 《新闻世界》2012,(7):169-170
网络恶搞是一种新兴的文化样态,随着BBS、微博等自媒体的流行,网络恶搞正逐渐从一种单纯的娱乐方式向商业化演变。本文通过对恶搞案例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媒介社会功能来浅析网络恶搞的本质和意义,展现其处境以及各种隐藏的弊端,重在论证在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创新、包容开放的原则,强调媒介规范化管理,把关人的责任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媒介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以党的报刊为主力军的新闻媒体居于意识形态领域前沿,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文化传播的主渠道。我国空前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在给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新闻舆论服务改革发展稳定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闻媒体是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在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下,我国的文化建设正在经历一场波澜壮阔的深刻变革:跨地区合作、上市融资、信息服务、新媒体兴起、三网融合……。媒体是承载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媒体发展的灵魂,两者相互作用。在信息迅速膨胀的今天,新媒体的崛起也必然会成为文化发展的推力,促进文化建设工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演变、媒体的作用和全球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资本主义社会消费文化形成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社会再到后工业化社会发展的过程 ,也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的资本主义进而再向全球化扩张的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消费文化形成的过程中 ,媒体一直起着引导和制造消费需要的作用。不同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推进和扩张 ,也是以大众媒体传播的消费文化的扩张为先导。可以这样说 ,如果没有大众媒体 ,现代消费社会也就不会形成 ,全球化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5.
徐红  李宗泉 《图书馆》2003,(5):94-95
女性期刊是以极其丰富的图片,建立一种以图象传达思想意识的文化媒体。本文从分析女性期刊图像的构架入手,研究了封面设计和文中插图的社会功能及图象文化对意识形态内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美和审美都不可避免地依附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文化的发展是缓慢的,渐变式的,而进入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经历了动荡、激烈的发展过程,社会文化、审美文化也都随之发生了剧烈变更。特别是现代消费文化带动下的审美文化冲破了传统审美的规定进而发展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消费审美文化,本文通过对传统审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进行论述,揭开现代审美的功利化和商业化特征,以期为现代中国大众审美文化在全球村的历史条件下寻找本土语言。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3,(24):44-49
从受众心理分析的维度,草根明星在广大受众中迅速走红的原因分为受众的主动心理选择和媒体对受众心理的迎合两个层面。对于受众来说,对草根明星的追捧是一种逃避性的代偿行为,为其提供了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的途径;草根文化来源于阶层区隔,草根明星和普通受众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性;草根明星扮演着这个时代重要的意识形态幻想,是广大受众乐于接受的自我满足的意识形态神话。同时,广大受众对于草根明星的关注和持续喜爱与草根明星在成名前媒体的推手作用和成名后媒体的后续包装和制造的新噱头是分不开的。同时,草根文化发展中的最大问题是来源于阶层区隔,却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真正的阶层文化。  相似文献   

18.
王芝兰 《新闻战线》2015,(3):163-164
本文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自媒体时代下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促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意识形态工作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现如今,多元文化、多样思想、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意识形态领域受到冲击。自媒体时代,舆论成为了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场地。自媒体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国,中国目前已经成为美国“文化冷战”策略的一个重要对象国,美国持续的文化渗透将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重挑战。在文化冷战大背景下,大众传媒被赋予了实现或颠覆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使命。党报,作为我国媒体的排头兵,作为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兼具媒体属性和政治属性,在意识形态阵地的争夺中肩负重任。  相似文献   

20.
张虹 《青年记者》2020,(10):8-11
在葛兰西和阿尔都塞的理论中,媒体被视为国家机器的特殊类型.媒体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有机构成,它不仅参与着政治进程中的民主建设、意识形态宣传、文化领导权的构建,也在经济层面丰富着产业的业态与市场的生态.可以说,作为“有机体”的媒体,一直是国家治理场域中占据一定位置与资源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