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倡导数学联系生活,计算教学也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情境承载着数学内容,并且发挥了沟通学生经验世界与数学世界的桥梁作用,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的来龙去脉。在计算教学中很多教师通过“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供攀爬的支架,因为有了“情境”,课堂变得生动,充满活力,课堂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
张花 《文教资料》2014,(26):158-159
科学设计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要通过情境创设,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入新课;通过有梯度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认识规律,培养历史思维;构建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使学生在实践中触摸历史,感悟历史,引导学生从历史中发掘现实的价值,上出历史课堂的味道。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要面向社会生活实践”。同时西师版实验教科书教师培训资料中也明确指出:“数学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可见数学情境的创设与否,数学情境创设的好或差都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那么,如何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数学教学情境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纽带,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个好的数学教学情境,不但要能够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要激发学生的问识和促进探究的进行,调动学生的讨论问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已成为教学活动中联系数学与生活的纽带、桥梁,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时,情境材料要自然、真实,要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实际,应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贴近学生的认识水平,不仅要能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兴趣,更关键的是要紧扣教学知识与技能。“问题”要有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并开拓思维,产生问题。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6.
1.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科学教师要努力创设生活情境。使课堂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乐于学习科学。如教学《溶解》一课时,我提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现在老师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来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老师快一点喝到这杯果珍水啊?”由于泡果珍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学生更是来劲,马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我出主意: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各种版本的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也有一个显著特点:新教材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陆小明 《考试周刊》2012,(17):140-141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作为课堂教学者,要调动学生积极性.组织学生参与学习,共同探究知识与问题。有效做法就是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走进历史,感悟生活。  相似文献   

9.
侯巧香 《成才之路》2014,(18):75-75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可见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处处充满了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积极创设一定的情境,在数学与现实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而且要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而持续的发展。然而有些数学教师把情境创设当成新时代、新课堂的一种时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要面向社会生活实践。”同时西师版实验教科书教师培训资料中也明确指出:“数学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可见数学情境的创设与否,数学情境创设的好或差都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那么,如何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就必须使学生爱学数学。爱上数学课。为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角”的知识时.学生列举了生活中见过的角。当提到墙角时出现不同的看法.到底如何认识呢?我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完角的概念.再来讨论墙角的“角”,引导他们从几个方向来观察。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  相似文献   

12.
情境是指老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所设计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一环境内能自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究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创设各种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真正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在情境中培养学习...  相似文献   

13.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变革凸显了情境化教学的实践价值。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呈现教学中现实情境、问题情境和应用情境的具体创设策略。一是借助生活现实、学科现实或其他学科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接触与感知新知;二是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结点、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认知空隙”点、新知识获得意义建构的关键点设置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三是创设深化知识理解、促成知识迁移和启迪知识创新的应用情境,实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些历史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学生在学习这些历史时缺乏直观感和认同感,往往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学习这些历史有什么用?”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学生很难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将“古”和“今”联系起来,由“今”及“古”,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会觉得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近得触手可及,从而激起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当如何将“古”和“今”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5.
高质量的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认为,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设置要遵循整体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和进阶性原则.问题情境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深入”到学科知识内核中,“深入”到真实问题中.  相似文献   

16.
怎样把干巴巴的历史说教变为一幅幅鲜活的生活画面?怎样把学生从繁琐的历史知识的识记中摆脱出来?怎样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历史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好历史并培养其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历史情境是指历史事件发展以及历史人物活动所处的时间、地点、背景等。所谓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标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实物、图示、  相似文献   

17.
教育源于人类历史生活,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当下生活,面向其未来生活。而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不现实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与“生活世界”之间架一座桥梁,这一理想的桥梁就是家庭作业,这是由家庭作业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王薇 《陕西教育》2007,(3):38-38
如今的教学流行一种做法,即无论什么课,开始大都要“创设情境”。“情境”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意义建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确实,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  相似文献   

19.
数学情境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纽带,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然而现实的教学成果有时却差强人意,我们对于情境的创设应该何去何从?一、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活动平台——情境,就不仅应给学生营造一种宜于学习的场景,而且还应该提供一个能够原创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小朋友们,  相似文献   

20.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此,必须将学生的知识、直接经验以及现实世界作为设置情境的重要资源加以利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介绍几种创设课堂情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