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幼师生创编儿歌的能力牡丹江幼儿师范马丽儿歌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作家鲁兵说:“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那么,作为儿童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儿歌,它自然也担负着教育儿童的任务。好的儿歌可以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发展儿童的思维和...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理念: 1.儿童的文化。课程与教学组织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个唤醒教育自我的激发点,它连接着儿童的生命需要和学习的内容。儿歌可以说找到了一个与儿童关联最为适宜的对象,因为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属于儿童。  相似文献   

3.
儿歌在儿童的语言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发挥英语儿歌利于学生跟唱以及记忆的作用,将英文儿歌应用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4.
儿歌是儿童文学体裁的一种,它通俗易懂,读起来语调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深受小学生的喜爱。说唱能力是儿童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儿歌和歌谣则是培养儿童说唱能力的最佳素材和很好的形式。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分级目标中,对小学生能唱儿歌、会说歌谣的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儿歌和歌谣引入小学英语教学中,会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教学上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迫切需要创新人才,而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儿歌不仅让儿童身心愉悦,更让儿童在生活上、学习上受益匪浅。然而当前儿歌却面,临着创作“青黄不接”、演唱“无歌可唱”、传媒“寥若晨星”等问题。基于此,我们应着重培养一批儿歌专业作家以创作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举办全国儿童歌手大奖赛以调动儿童的演唱兴趣;开通儿童音乐专用电视频道、增加儿童音乐网站以拓展儿歌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6.
渝西儿歌的主导思想是寓教于乐,渝西儿歌的艺术特色是童趣盎然。一些缺乏童趣的所谓儿歌,其实不是真正的儿歌,也不能真正为儿童所接受。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儿歌,是那种有别于儿童诗的,由民间创作并且主要在口头流传的儿童歌谣。儿童诗的发展方兴未艾,儿歌却和别的民间歌谣一样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特别重视节奏、声韵的美感,文字流利自然,内容活泼生动、情趣盎然,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正确把握儿歌的特点,利用儿歌进行拼音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创新教育更需要教师的创新教学方式,学生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学习,熏陶,他的创造力才能被挖掘.陶行知先生还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所以,我们要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小学儿童感知的不精确、注意力的不稳定持久的心理特点,通过编排一些简短、内容浅显的、朗朗上口的儿歌,则可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得到适当缓解.儿歌中蕴藏着数学的规律和要求,这一特殊性,让儿歌和数学教  相似文献   

9.
第一怪——儿歌竟被情歌代。 现在,人们多考虑“灌输”营养口服液,而不考虑他们的精神需要,于是,儿童无儿歌的现象便产生了。不论你走到哪一个角落,都会发现孩子们在唱着“重阳九月九”、“纤夫”拉着“小芳”走。  相似文献   

10.
一.编儿歌,让幼儿记牢“规范”幼儿不喜欢记忆抽象、冗长的条文或语句,而对儿歌非常感兴趣,我们便把需要幼儿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编成好懂好记的儿歌。比如,我们把从午饭到午睡这段时间里的要求编成这样一首儿歌:“饭前洗手别忘掉,  相似文献   

11.
钢琴弹唱是目前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内容,也可以说是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真正的核心.我国现存的儿童歌曲作品的数量与种类繁多、作品多样化,这些儿歌作品也正是为学前儿童量身打造的音乐艺术形式,成为学前音乐教育的骨干支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面对不同类型的儿歌作品时,需要拥有正确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可以自主进行正确的和声运用...  相似文献   

12.
话语     
《天津教育》2011,(4):3-3
儿歌是人们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好的儿歌对人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影响。——儿童文学家张锦贻认为,重视儿歌文化的发展,关键是注重儿童的成长需求,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儿歌。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它是1976年在比利时国际诗歌会上确定的,由13岁以下的儿童在春天到来之际,围绕着“和平、友谊”等主题举行庆祝活动。我国主办过三届世界儿歌日,主题分别是“爱与和平”、“绿色童谣行动”、“各民族儿童手拉手”。  相似文献   

13.
儿歌以其鲜明的节奏,优美的韵律,形成了儿歌的音乐性.儿歌的音乐性,可以促进学龄前儿童多方面的发展,在培养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感知、陶冶性情、开启心智,以及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方面,能够起到其他文学艺术作品所起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孩子成长需要经典引领有人说:“经典是圣人的智慧、心灵的故乡,在红尘滚滚的岁月里,可以令我们拭去凡尘,荡涤杂念,找到回家的路。”本文所讲的经典,是泛指一切适合儿童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比如:经典的童话、儿歌、童谣、寓言、诗词等等。  相似文献   

15.
儿歌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启迪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而且富有情趣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广大儿童喜爱。儿歌的主要特点:将知识、道理、教训编入儿歌,对儿童起到增长知识,明白是非,接受教育的作用。一首儿歌,一般只单纯地、集中地描写或讲述一件事物,简单明了地说明一个道理,使儿童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儿歌的节奏感强,易诵易唱。如传统的儿歌教学,教师只在乎"教"的过程,只是让幼儿学会背诵儿歌、学会表演作为最终的教育目的,而忽略了幼儿"学"的过程,把幼儿当成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幼儿的创造力得不到发挥,所以才会导致幼儿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在幼儿诗歌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发展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怎样教儿歌     
儿歌,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幼儿园的儿歌教材,除少数供幼儿欣赏外,大多数是让幼儿学念的。怎样才能使幼儿既从儿歌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又能学得快、念得好呢?这就需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儿歌教学,必须掌握好三个基本环节: 一、示范朗诵儿歌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是以口头文学形式出现的,所以教师的示范朗诵就成为幼儿学念儿歌的主要依据。教师在示范朗诵时,除了要做到吐字清楚、发音正确、熟练、流畅外,还必须注意:  相似文献   

17.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族风味的简短诗歌。它的内容浅显,篇幅简短,语言轻快活泼,节奏明快易唱,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笔者通过实践发现,立足低段教材的文本特点及课后生字的编排情况,创作识字儿歌,用以辅助低段语文识字教学,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一、儿歌导入,识字预热新课导入的时候,借助儿歌揭示课题,既能激发低段儿童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进行识字预热。  相似文献   

18.
"儿歌"特指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儿童唱的歌谣,对于识字量和知识储备有限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全面实施语文儿歌教学方法可以让小学生在快乐的朗读环境中认识生字,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和语文课堂活力。本文将举例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儿歌教学方案,并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儿歌《唤蚂蚁》唤蚂蚁人文探究:《唤蚂蚁》是流传在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的民间儿歌。儿童生性好奇,既对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有无数问题,又对它们充满友爱。看蚂蚁可以说是大多数儿童都有过的美好经历。蚂蚁在干什么,它们要去哪里,蚂蚁怎么会那么多一起爬行,它们是怎么搬运食物的等等问题不断充斥在儿童的心里。这首儿歌就是儿童在观察蚂蚁活动时唱的。歌曲短小紧凑,却表现了孩子们快乐、祝愿、移情的情绪。孩子们喊蚂蚁为蚁哥,体现了儿童对蚂蚁的亲近、友爱之心,甚至有角色替入的心愿。  相似文献   

20.
正儿歌、童谣,因其朗朗上口、富有情趣,历来被儿童所青睐。翻阅《品德与生活》教材,可以发现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内容,共计有三十余首,几乎每个单元都加入了1~2首儿歌。这些儿歌、童谣,在编排上符合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