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由于初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差异,导致教学衔接问题日益凸现.因此如何解决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问题,一直是令高一历史老师比较头疼的工作.基于此,以岳麓版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中的某些课和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进行对比分析,从知识衔接、强化课程目标、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阐述解决初高中...  相似文献   

2.
王老师最擅长于“整治”那些令许多老师头疼的学生,她最令那些令人头疼的学生头疼。一天,一位几乎每科作业都不做的学生小A被王老师请进了办公室。一进门,王老师就问:“你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知识。”A不假思索地说。“你不交作业的原因是什么?”王老师问。“我不会做。”A说。“所有的题都不会做?”王老师问。“是的。”A回答。“既然如此,那就说明我在讲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你能指出老师在讲课中存在哪些缺点吗?我将非常感激你的指教,并保证立即予以改正。”王老师态度和蔼地说。A赶紧回答:“不是你讲得不好,而是我上…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5期曾以《作文是教出来的吗?》为题展开讨论,专家们借题发挥,各抒高见读后受益匪浅。其实,综合各家观点,说作文之道要让学生写其想写、抒情表意也好,说要像教孩子走路一样教写作也好,说作文靠“练”不靠“教”也好,说作文仰仗于有效阅读也好,内里都离不开一个“教”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就拿“练”为例,怎样练?练什么?关键还在老师。我们这里有人叫学生一个暑假写60篇作文,开学统计一下数字了事,这种“练”有效吗?其他如阅读、激发写作兴趣等,哪一项离得开老师的指导?韩寒有没有老师教我…  相似文献   

4.
王熠娜 《学周刊C版》2010,(1):165-165
历史难教难学,一直是困扰着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尤其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反映高一历史很难。其实难就难在初高中历史衔接出现的“台阶”。如何搞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化“台阶”为坦途.渡过学习历史的难关,就成为初高中历史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初中角度着眼,分析了“台阶”产生的原因.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实现初高中历史学习的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5.
多多所在学校本学期一年级学生们的学习主题是“童话”。每天老师都会精心挑选一本有趣的书,早晨到教室第一件事就是席地而坐听故事。下雨天学生们都乖乖地在教室里看童话故事DVD,像“美女与野兽”“长发公主”“三只小猪”等等。老师把影片里好听的歌曲上传到班级的博客上,在电脑课上或者在家里,都可以随意听。有时老师也会把歌词打印出来,既学了歌,又练了认字,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6.
<正>“老师,等到高中了,历史教什么啊?初中历史都这么难,高中历史是不是更难啊?”这是初中学生对高一年级历史教学的好奇。其实,有时我们初中老师也有这样的思考:初中都教这么深、考这么细,高中再如何教呢?“双减”以来,学界越来越关注学段衔接,比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笔者有幸在唐琴老师的引领下,指向学习进阶的初高中微衔接,探索既有连续性又有互补性的贯通式历史教学。本文即选择聚焦“临时约法”这一知识点,在张羽丰老师的指导下从初高中课程标准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分析,指向学习进阶,结合学生的已学、未学和将学,进行同一内容在不同学段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花成 《教师》2015,(6):35
本人以一名初中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来浅析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几点策略. 一、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困难的原因 高中数学难学,难就难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出现的“高台阶”.特别是对学习方法不佳、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由于适应期长,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神彩霞 《广西教育》2014,(1):109-110
每到期末复习,总有许多低年级的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真累。”“学生根本听不进去。”……其实不只是老师累,学生也很烦。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觉得自己已经学过了,什么都懂了,所以不想听课;二是许多老师没有注意复习的方法,常炒旧饭,机械地做练习。尤其是数学课,往往是不停地讲、练、考,反反复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期末复习课产生厌恶感。同时,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他们心目中几乎没有“复习”这个概念,不懂得复习的重要性。种种原因,决定了在低年级开展数学复习的难度,上复习课也就成了低年级数学教师最头疼的事情。如何上好低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课?通过多种复习方法来提高其有效性应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就自己的教学探索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养成能力、提高素质的主渠道。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认为 :老师传授知识 ,学生接受知识。反映到课堂教学上 ,就形成了一种基本模式 :“讲———学———练”。在这个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 ,最为突出的是老师的“讲”。老师是“主角” ,学生是“配角” ,老师是“演员” ,学生是“听众”、是“观众” ,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其次是“练” ,但学生课堂“练”的机会不多。绝大多数练习压在课下。至于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0.
教学实录一: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我们先听一首歌《母鸭带小鸭》,会唱的跟着唱。(同学们边唱边做动作)师:现在,老师就像一只鸭妈妈,带着我们班73只小鸭子去玩,我们一边玩一边学,好吗?生:好。师:像老师一样把桌子上的小鸭子贴图贴在胸前,看谁贴得最快。老师手上有许多小鱼,如果哪个小鸭子表现好,就奖他一条小鱼。反思:教学开始,通过歌曲和游戏,创设了一个能把学生领入意境的学习情境,利用儿童的好奇、好胜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和学生一起“玩”,教师和学生拉近了距离。师:(出示一只鸭子图案)仔细观察一下鸭子的身体,你…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渠道。如何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其基本模式是“讲-学-练”,最突出的是“讲”。老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老师是“演员”,学生做“观众”,学生接受知识多处于被动状态。至于“练”,课堂机会不多;而“学”则名存实亡,课堂哪来时间?因而“讲-学-练”这种模式最后落实在一个字——“讲”上,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新课程标准提倡“导-学-讲-练”的课堂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同步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位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企图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牵着全班学生“齐步走”。然而,班上的后进生却在“听天书”。每次考试,这些后进生都是“红灯”高挂,老师却振振有辞:“我对每位学生讲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别人能学好,为什么你们几个总是不及格?”其实,学生不会学习,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也是徒劳无功的。老师的责怪,更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就像一只无助的小鸟一样,在知识的大海中迷失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说到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知识上的衔接.但实际上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不但是指知识上的衔接,还有能力上的衔接,更是学习机制上的衔接.因此,可以这样说,所谓“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是指保持和强化学生已有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一步发展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总之,就是要让学生在高中起始年段尽快适应高中语文学习,保证学生语文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春华 《今日教育》2008,(10):62-62
参加完升旗仪式,我随着学生走回教室。刚站上讲台,一个学生就大声说:“老师、老师,刚才升旗的时候,小芳和小红在玩你的头发。”我一听,一股怒火直冲脑门:好大的胆子,不认真升旗,竟然玩到老师头上来了!立刻大声吼到:“你俩给我站起来!”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都惊恐地望着我,又望望她俩,只见她俩怯怯地从座位上站起来,连头都不敢抬,就像两只受伤的小鸟。  相似文献   

15.
假若把学生的学习也变得像玩一样,好玩得不得了,甚至比玩还有趣,我想学生是会同样专注,同样入迷,那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该有多好啊!在不断的观察与实践中,我发现学习完全可以变成玩,在学生的心目中,一切都是玩,他们就是在玩中学会了深邃的语言。当老师把学习和玩融为一体时,学生就充满兴趣,变得好学。  相似文献   

16.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几件委屈事,像我,就遇到过一次。那是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由于学习好,老师就任命我当了班长,可是班里有些同学却不服气,一直欺负我。有一次,上晚自习了,老师要出去办点事,就让我管理好班里的同学,领着大家认真复习功课。可是老师走了没多久,我们班的李明就开始和同学说起话来,还玩玩具。我走过去对他说:“李明,老师在不在都要一个样,你不能趁老师没在的时候就不守纪律呀!”可李明却很不服气地说:“大班长,我学的知识已经够多了,用不着你在这儿给我讲大道理。”听了李…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读、做、练”相结合的方法,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供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三的复习课中,学生整天的练、练、练,学生累,老师也累。师生在“深挖洞”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第一手资料“课本”。首先对于课本中的概念理解的深刻性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刘雪梅老师班上的学生,都像她一样聪明可爱,个个喜欢看书学习,所以各门功课都在全年级遥遥领先但大多数孩子不大喜欢运动,所以身体素质比较差,平日里不是头疼,就是感冒。这不,学校运动会就要开始了,刘老师班里的孩子几乎没有人报名参加。这下她可着急了,怎么办呢?一向最有办法管理班级的刘老师在办公室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去上一节数学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边讲边练的教法好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王继珍一次听一位老师上“循环小数”这节课,老师采用边讲边练,练中有讲,让学生把知识一步步去掌握。课上学生学习、练习、纠错、强化概念,把认识过程暴露出来,老师讲课时及时反馈,根据学生表情、神态、发言、板演练习等方面了解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