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以农 《新闻窗》2009,(3):54-54
所谓新闻资源,笔者的理解就是新闻素材,新闻事实和新闻事件,这是新闻报道的基础,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十分重要。新闻资源的开发就是记者、编辑发现新闻事实,捕捉新闻线索并通过深入采访、撰稿、编辑转换成新闻报道的过程。当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时,如果我们正视它,把它作为有效的资源去开发和利用,那么这条新闻的内容就会得以深化,价值就会得以体现,反之,资源也就简单地被处理掉,甚至被遗漏、被丢失。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11日,中宣部和中国记协联合召开了一次新闻背景讨论会,探讨和交流了新闻背景的功能以及如何运用好背景材料等问题,这对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推进新闻改革,提高报道质量.争取更好的宣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新闻背景,概括说来,指的是产生新闻事实的因素、条件以及与新闻主体有关的知识性、资料性和解释性的材料。新闻报道中运用好背景材料,有助于读者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而帮助读者正确判断新闻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新闻背景材料虽然不是新闻的主体,但是如果运用得当,能够很好地帮助读者全面深刻地理解新闻主体。可以这样说,一篇本来是  相似文献   

3.
以前,电视新闻报道都是以条来计数的,一条一个内容,如果内容多了,一条消息放不下,便可做成新闻专题。现在的电视新闻不同了,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电视台在报道新闻事件或人物时采用一种新的表现手法,这就是以一条主线围绕事件或人物,采制若干条新闻安排在一起,在同一时间内播出,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向受众介绍新闻的现实情况,分析事件的原因、背景、意义及其发展趋势,使观众全面了解事件的全貌,是一个主题的新闻有多种形式的多条新闻来表现  相似文献   

4.
新闻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及时地予以报道,这是新闻报道所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不是所有题材的新闻报道都需要在第一时间就告知给受众呢?这样做是不是都可以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呢?换句话说,是不是抢先报道就一定比压后报道的效果好呢?在新闻采编中,如何把握抢先与压后?这里,我们首先有必要搞清有关新闻价值的几个问题。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所固有的某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新闻价值观应当是记者判断事实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事实能够成为新闻,要看它是否具有以下因素:重要性是指新闻事实具有震动人心,能在某种程度和…  相似文献   

5.
新闻业务编辑部:读过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同志采写的关于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的两条消息,不禁拍手叫绝。这两条消息写法别开生面,尤其是开幕消息的导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这里的同志们都说这篇消息可能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作品。记得两年前,郭玲春采写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的消息,也是一篇突破老一套程式的好新闻。郭玲春同志为什么总是能把一般的新闻事件写成不一般的新闻报道呢?近两年,贵刊曾登过几篇  相似文献   

6.
让新闻专题策划释放最大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专题策划是近年来脱颖而出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所认知和采用。它无论是从新闻的深度上还是从新闻的广度上,都较大能量地发挥了新闻潜在的价值,提高了新闻的品质。推出这样一道新闻套餐,自然也改善了老百姓的阅读口味。同时,我们从新闻媒介上也看到,有些新闻专题策划缺少新意和没有充分表现新闻的内涵。在这里就此做一点初浅地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新闻是最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着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有多种多样的体裁,如消息、通讯、来信、评论、调查报告等,被称为“十八般武艺”。而这“十八般武艺”中,消息是常规“武艺”,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它以简要的文字真实地迅速地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消息是报纸新闻的主体。报纸所以被称作“新闻纸”,就是因为它以刊登新闻为主,新闻则以消息为主。消息在报纸上要唱主角,要占主体地位。这是现代新闻写作学的基本观点,也是新闻界同仁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新闻背景不是消息中的背景材料,而是一种依附于某一消息而对消息中不能细述的有关事实材料单独加以回顾、说明和注释的报道。 按我们匀惯上的理解,背景是消息的组成部分,是衬托消息主体的材料。为什么我们又要将背景作为新闻背景从消息中脱胎出来?消息随着时代的变化被烙上信息化的印记,加上受众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王朋进 《视听界》2012,(5):21-25
“全能记者”,并不是今天人们才关注的一个概念,事实上,可以说它一直是新闻工作者至高的追求。不同的时代,“全能记者”的内涵并不相同。比如,它曾经具有这样一些含义:既能做国内新闻报道,又能做国际新闻报道;既能做时政新闻报道,又能做其他领域新闻报道;既能做好新闻报道,又能写好新闻评论;既能做好文字报道,又能胜任摄影报道;既能写小消息,又能写大通讯;既能胜任平常条件下的新闻报道,又能胜任特殊条件下的新闻报道。有时我们也会用相似的概念来称呼,比如:全天候记者、超级记者。总而言之,它指的是那种能够胜任多重任务、多种条件下新闻报道工作的新闻采访报道者。  相似文献   

10.
罗红 《新闻窗》2014,(4):63-63
做好时政新闻报道是当前地方媒体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长期的新闻实践工作中,笔者感到,真正把宣传做成新闻,与记者素质能力有关,也与媒体发展大环境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1.
李佳 《记者摇篮》2010,(3):24-24
由头,也是切口,正像是一个便于操作的手术工作面,从这里,表皮被打开,皮下的骨血神经也就是新闻的内涵和背景都能顺利地通过深入报道呈现出来。对一条消息新闻来说,由头小容易引起受众共鸣,由头深便于挖掘出大背景,所以新闻由头选准了、挖深了,一条优秀新闻要求的反映事实的典型性就自然呈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报道中,消息使用频率最高,它是新闻媒介传播各种信息、进行舆论宣传的一种基本形式。消息写作也被视为新闻报道中“常规武器”。可现实的情况却是,不少人把消息看作是“小儿科”,致使消息难在报纸上唱主角。近年来。尽管不少报纸做了一些“主攻消息”的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消息至今在新闻报道中仍然是个弱项。我们认为,目前在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13.
真实性向来被看成新闻的第一生命,也是新闻事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传达新闻信息的责任让记者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记者传达新闻的义务和社会公德心的平衡点在于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媒体只有以人文关怀为导向,把对公众的人文关怀精神自觉地贯彻于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中,才能赢得受众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重要的文件需要让公众知道,新闻媒介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把文件转达给公众:一是全文照发;二是改写成新闻.《轻工部》一稿是由文件改写的一条消息,对文件主要内容做了简要介绍.但是,这条消息对新闻的特性似乎有所忽略:全文几乎都像是节抄于文件,而没有从新闻的角度进行必要的加工.  相似文献   

15.
新闻的传统写作,一般地讲,包括消息写作和通讯写作。在这里,我们着重谈谈关于消息的传统写作方法问题。消息的结构,大都是由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组成。但有的不写背景,多数井不写结尾。不过,导语和主体两个部分,则是每篇消息必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导语,就更为重要。我们常说,一篇消息只要写好了导语,就算基本写成了。这说明学会写消息导语,是写好消息的一条重要方法。至于具体到每篇消息到底如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报道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主持新闻报道的新闻单位面临的矛盾也随之增多。这些矛盾不仅影响了记者的利益,而且使新闻单位的名义和形象也受到损害。其中的原因有社会的,也有新闻工作者本身的。为此,我们不能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仅要加强新闻业务素质锻炼,还要从利益、名义、形象等方面进行“自我保护”。 一、留足证据 不再尴尬 1994年10月4日,某省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题为《九旬老妪行乞街头,期待后人赡养老母》的记  相似文献   

17.
天山建设报是一张四开四版新疆兵团工帅党委机关报,面向新疆兵团建筑行业。1998年,找社在首发“新疆博格达峰发现”佛泺”消息和不发并核实“新疆博乐境内首次发现蜂鸟”一稿过程中,得到一个启示:对于新闻,既要以敏感和速度去发现报道它,又要有稳妥保真的求实态度对待它。一条有价值的新闻消息从手边溜走和错发一条新闻,都是失职。“蜂鸟”在本报折翅1998年“十·一”前夕,我们收到来自博乐一篇来稿,称那里首次发现了罕见的蜂鸟。蜂鸟应生长在热带,而在高寒地区被发现,无疑,这是有新闻价值的消息、来稿还附寄了“蜂鸟”…  相似文献   

18.
王澜 《新闻导刊》2006,(6):20-21
在新闻报道中.数字可以从量化的角度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反映新闻事物的发展状况.说明报道的主体:也可以作为辅助性背景材料.解答新闻中的疑难问题。说明新闻事物的特征.或者对新闻中所涉及的学术名称、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受众理解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19.
“含金量”这个词,近年来在新闻界使用频率比较高。认为某一件新闻作品很好或者能够创优获奖时.就常常说“含金量”比较高。那么,“含金量”到底是指什么?都“含”哪些“量”?笔者试从消息这个新闻的主体切入,作些探讨。所谓消息的“含金量”,是指这条消息中所蕴含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大小或高低。这是从内涵上来讲的。一般来说,具有“新闻”和“宣传”双重价值的消息,其“含金量”比较高;反之,则比较低。而从外延上来讲,消息的“含金量”,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新闻合且”(这里的“新闻”特指新的信息)。一条消…  相似文献   

20.
所谓新闻价值.简洁的说法是“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余家庆先生主编的《新闻学辞典》,其定义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是否具有这种“特殊素质”,决定了一个客观存在或发生的事实能否成为新闻:进一步说。新闻价值的大小,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