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酒联袂,寄意遣怀,既是学史上的千秋佳话,更是酒化窥测的不变传统。这个传统,是从陶渊明“寄酒为迹”开始的,对后世追求人性自由的人们的心灵感受以及他们的社会生活与吟酒诗作产生过极为深远的潜在影响。本撷采李白、杜甫、苏轼、陆游、李贽等唐宋明清诗作赏析,足见此风习一脉传扬。“诗寄情、酒遣愁”,浪漫酒兴催生学艺术佳作的情结或可于兹稍得诠释。  相似文献   

2.
大巴蜀地区自古以来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爱酒的浓厚氛围中酿造出闻名遐迩的众多名酒,形成了与酒有关的独特的民风民俗.结合大巴蜀地区几千年来各种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出远胜于法国波尔多地区的大巴蜀白酒旅游文化原生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有机会去古巴,特别是在哈瓦那看热带歌舞表演时,当你选好位置坐定之后,通常会有侍者给你送上一杯插着“舞女腿”(塑料吸管)的“洗脚水”(朗姆鸡尾酒)来,供您享用。至于它为什么叫“洗脚水”,也许是由于这种酒既有朗姆的芬芳,又有可乐的爽口,让几乎所有饮用这种酒的人都无法形容出它的特点,或者是因为它的颜色呈深褐色。因而给它起了这样一个十分幽默的名字。而插在杯中的塑料“舞女腿”,又进一步为这个名酒增添了视觉上的情趣。早在朗姆酒诞生之前,盛产甘蔗的古巴是用甘蔗来酿酒。他们将甘蔗煮沸,去芜存清,留下来的液体就…  相似文献   

4.
酒与楹联     
酒与楹联徐少华中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对联王国。有人估计,对联至迟自五代诞生(另一说对联始于晋代)后,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至少产生过80-90万副,酒联作为中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与对联同时产生,同步发展,同样繁盛。中国酒文化为对联创作提...  相似文献   

5.
佛教名山的文化鉴赏郑国铨中国的许多名山多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山因佛而著名;佛以山而益显。一、佛与山林缘分深"天下名山僧占多",此说由来已久。但是,也有人认力此乃不实之词,确切地说,应是:"天下名山增建多。"从深层意义上看,中国佛教名山,是佛教在中国广...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四川宜宾宴饮类型习俗、酒谚民谣俗语的产生、人事交往礼俗等三个方面。阐述川南民众的酒俗风情及其人文精神,指出源长厚重的宜宾酒业、酒文化所孕生出的朴实浓美的酒德、酒礼、酒仪、酒行、酒宴、酒乐、酒歌与仁义和美的酒俗精神,是宜宾成为“酒都”的极重要而又特色鲜明的精神人文基础。  相似文献   

7.
庄子思想的真谛──谈谈庄子的人际关系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子思想的真谛──谈谈庄子的人际关系理论谢阳举(一)庄子思想秘旨所谓庄子思想秘旨,当然是指庄子思想针对的对象、目的是什么。这是完整地理解庄子思想历史真谛的大前提。庄子(约前369-前286)生活于战国中期。其时王道衰微既久,天下政经秩序混乱,战火深重...  相似文献   

8.
快乐神仙书     
快乐神仙书──序李绍昆博士《弥尔敦与中国智慧》[美]罗拔·德基博士天下之乐,莫过于研究儒、释、道三家不同的悦乐哲学,并将它们融为一炉而合成一个大和谐。-吴经熊-(见《中国哲学之悦乐》)亲爱的读者,李绍昆著《弥尔敦与中国智慧》即将问世,作者问序于我,拜...  相似文献   

9.
酒事趣谈     
古来人们爱酒,对酒的美称很多,而且还有谑称和代名词。《诗经》上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之句。“春酒”就是指冬天酿造的酒,春天时饮用,后来人们把“春酒”作为新年酒的代名词,《诗经》中还有“清酒百壶”的句子,“清酒”是指质地澄清的好酒,还有指美酒为“旨酒”的。酒中有“家酿”一词,是指自己家里酿造的酒,白居易有诗“更待菊黄...  相似文献   

10.
欧美各主要葡萄洒生产国的酒厂都有各自的酒窖。这儿酒窖或大或小,历史或长或短,但都有很高的旅游参观价值,一般都对外外放,每年都吸引黄几十万或上百万的参观者,成为各国国际旅游件的热点。欧美国家的葡萄酒窖为数众多,但绝少雷同,其中也有驰名的酒窖往往被作为葡萄酒火化博物馆,向来访者介绍也地名酒酿造历史、民族饮酒习俗和古代酒桶、酒具和酒店的原汁原味的消费环境,激起来访者对名酒的消费欲望或引起山文怀旧等不同层面的满足感。法国否按酒已有一座风际闻名的地下葡萄酒博物馆,彼此独立的消声,靠地下小火车联结,参观者靠…  相似文献   

11.
柬埔寨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现有1300多万人13中,除占人1380%以上的高棉族外,还有20多个少数民族,仅东北部腊塔纳基里省就有12个少数民族,如波鲁族、加莱族、嘎作族、嘎威族、格楞族、潘朗族、东奔族等。长期以来,这些少数民族都固守着祖先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如喝坛子酒、种神树、妇女锯门牙.、带大耳环、裸露上身、少女吸烟、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酒的故乡。自从酒一产生,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酒以其特有的魅力,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为人们带来难以言表的乐趣。为生活增添绚丽的光彩。酒已成为人类生活各种礼仪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特殊饮料,酒在中国的每个节日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酒的神秘信仰任骋古人以为神灵、祖先是喜爱饮酒的,如果有酒,应当先用于敬祀,而人们自己却不经常喝酒。《尚书·酒诰·疏》:“以酒为祭,不主饮食。”虽然这在当时是出于礼教的劝诫,却足以征明酒在民族文化中地位的神圣。据说,祭祀有酒,神灵便乐于降临。《说文》释...  相似文献   

14.
订婚,又叫“订亲”,也就是将男女双方的恋爱关系公之于世,并用一种形式固定下来,以受到习惯的制约。所以订婚是喜悦的,又是严肃的礼仪活动。俄罗斯人,男女双方经媒人撮合,感到满意时,小伙子和媒人须带上酒去姑娘家。这天,姑娘家会邀请亲朋欢聚,热情招待。姑娘的父母和亲友们尝过男方的酒,习惯上即订了婚,并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中非有个民族,订婚时,小伙子也必须携带一葫芦酒偕同父母一起去姑娘家。如果姑娘父母都同意这门亲事,先各尝一口酒,之后,递给两位亲家尝一口,再递给姑娘尝一口,最后小伙子本人也尝一口。这样,男女…  相似文献   

15.
南京火柴厂拼幅式火花姑诗吟金陵》(珍稀精品)‘次花”,就是火柴盒上的商标,又叫火柴贴画。它经过100多年的演变,已成为一种小型的艺术品、宣传品和商品。江苏如东县王建华40多年来苦心搜集,现收藏7O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品种的火花17万枚,被英国皇家火花快会吸收为会员,并被编入忡外收藏家与博物馆》。《中国收藏家名人辞典》等多部辞书。王建华收藏的火花种类繁多,引人入胜:有五彩纷呈的异国火花,如前苏联的《自行车发展史》。美国的历届《总统肖像》、日本的孵世绘版画》、巴比伦《空中花园》、匈牙利《名酒》、南斯拉夫馄间舞…  相似文献   

16.
《天下无贼》刚刚面世,即发行了400个拷贝,已经刷新中国发行拷贝的纪录,超过之前的冠军《十面埋伏》;其中,还有100个是进入数字影院放映的。据闻,《功夫》也有上百个拷贝进入数字影院。  相似文献   

17.
王宏剑这幅油画取名《天下黄河》,颇为耐人寻味。就字面推敲,似有又重涵义。“天下”二字若以动词“倾泻”解,是引李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若按名词解释,则有“天下皆黄河土地”之意。  相似文献   

18.
张泓 《华夏文化》2019,(1):28-30
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针对这句名言的产生及其真实含义,在国内有多部专著及多篇研究论文涉及,本文试稍加概括。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提出者众所周知,顾炎武最早提出这层意思,他在《日知录·正始》篇中明确提到:"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  相似文献   

19.
就社会地位和政治功能而言,士大夫构成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帝与士大夫共同对社会实施统治。宋神宗与彦博的对话足以说明这一点。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可所不便?”彦博回答道:“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电!”士大夫不是  相似文献   

20.
先秦兵家人文主义精神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兵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特征,主要表现在:强调天地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表现出浓厚的生态文化观念;主张不战而胜、兵不血刃而天下亲,表现出追求和平与尊重生命的人文情怀;倡导诡诈与仁义辩证统一,对敌人用诡诈,对士卒与百姓施仁义,体现其惩恶扬善,去邪扶正的道德追求;既重天道,又重人道,主张去鬼神、任人事,具有朴素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的口号,蕴含了厚重的民本与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