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编读往来     
《钓鱼》2006,(8)
《钓鱼》我的良师益友我是一个铁杆鱼迷,认识《钓鱼》是因为加入了南京“垂钓乐”俱乐部,该俱乐部老板牛春源及夫人钱月娥大姐都是非常热心的钓鱼人。刚开始,牛老板经常组织我参加钓友们的钓鱼活动,但是我每一次都比别人钓得少,甚至是“放空而归”。牛老板见钓友们经常取笑我“瘾大水平低”,就劝我看《钓鱼》杂志,和杂志中的钓友学习钓鱼。就这样,我有了一个无声的老师。这本杂志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我在杂志中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改变了不少钓鱼理念。和钓友外出钓鱼的时候,从来都是多问多学,学习别人的钓鱼经验,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经过一…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从第一次钓鱼至今,少说也有了40年,但真正迷上钓鱼,也就是十来年的事。钓鱼的次数多了,获鱼的数量品种多了,钓友之间有关钓鱼的话题也就多了,于是就生出诸如垂钓座右铭之类的东西来。钓友们把我的“渔而不食,钓而不工”的座右铭戏谑为“违心论”,我却笃信不移,并拟此文以正言。鲜鱼煮成的汤,其美味令神仙也垂涎三尺,何况凡人!不去食用钓获的鱼?鬼信!是的,放着美味不去享用,那才是天字号的傻瓜哩。我是说,钓鱼之目的不在于吃鱼,而在于修炼身心,陶冶情操。中国几千年的垂钓文明史,并没有多少如何烹饪…  相似文献   

3.
小谢 《钓鱼》2003,(16)
我是一名垂钓爱好者,平时经常和几位钓友乘车到郊外垂钓,呼吸清新空气,享受垂钓之乐,十分惬意。为了提高钓鱼水平,增加钓鱼乐趣,我和钓友小强.阿刚商量决定组织一次钓鱼比赛,奖品是一根价值不菲的名牌钓竿。规则也很简单,以鱼获总重量为标准,同时还邀请钓友小陈和大军一起参加。比赛时正是初夏时节,气温适中,是个钓鱼的好天气。到了塘边,我选择了平时能常上大鱼的钓位,紧接着大家就开始找底、调标,忙得不亦乐乎。俗话说:“三分钓技,七分饵料”,这饵料的重要性我可是深有体会,就拿这次比赛来说,由于大家钓鱼水平都差不多,因此饵料的适口性和…  相似文献   

4.
常州钓友吴樟根今年55岁,从小酷爱钓鱼,钓龄已有40年之久,按说垂钓的安全意识也不薄,但“百密一疏”,还是到高压线下的“鬼门关”里走了一趟。幸亏垂钓时间为下午,塘边干燥未湿鞋,加之鞋的绝缘性能较好,才“死里逃生”虚惊一场,但吴钓友至今仍在疗伤,右手尚不能提笔写字,为了让广大钓友汲取他的经验教训,避开高压线下的险恶,吴钓友特别口述,请外甥女整理成文,以再一次提醒钓友们:高压线下莫垂钓!重庆市北碚区钓鱼协会刘斌同志也写来文章,用他们那里触目惊心的钓鱼悲剧,语重心长地告诫众钓友,注意垂钓安全,千万要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5.
他钓鱼为生吗?不是,他是工商银行宁化县支行的干部。他玩物丧志吗?没有,他在单位身兼多职,多次被评为先进。但他对垂钓的钟爱,非一般人所能理解。他就是在宁化被誉为“垂钓大师”的卢毅。我曾经问卢毅:钓鱼的最高境界 是什么?他说:“取适非取鱼。”我不解,他又说:“钓者之志不在鱼。”下面,就请钓友们听听卢毅垂钓不在鱼的故事── 身体力行倡环保 卢毅今年36岁,1.74米的个头,戴近视眼镜,一张脸有棱有角。他认为任何一个对事物有好奇心和责任感的人,都会认为垂钓并非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 他是从小就迷上钓鱼的。他1…  相似文献   

6.
听爷爷说,我父亲从小就酷爱钓鱼,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在当地钓友中小有名气。我记事后,经常跟父亲一起去钓鱼。他是个善于揣摩垂钓技巧的人,每次去钓鱼都有很大的收获。他能巧妙地根据当地鱼类在不同季节下进食的习性,配制出多种多样的鱼饵,并在垂钓实践中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7.
妻陪不上鱼     
高翠荣 《钓鱼》2011,(12):40-41
2010年9月21日,我原计划和钓友去白洋淀马堡村鱼塘钓鱼。这次垂钓不仅是娱乐健身,还另有打算。这天是农历八月十三,我想钓两条野生鲤鱼孝敬父母,过中秋节吃。谁知20日晚上钓友来电话说他有事不去了。那天,天气预报是:白天小雨转中雨,晚上有大雨,气温14~18度,微风。我已经做好了垂钓和防雨的准备,为了在中秋节让父母吃上野生鲤鱼,我决心一人也要去垂钓。妻子不放心,决定陪我去钓鱼,这是她近10年来第一次陪我钓鱼。  相似文献   

8.
’99钓王化绍新的垂钓技艺炉火纯青、出神入化,战术风格更是自成一体、变化莫测,因而备受广大钓友的推崇。而作为老鬼钓鱼学校连续五期聘请的主教练以及每年在全国各地开办讲座、发表钓技文章的他,培养了无数钓鱼爱好者,又可谓是“弟子满天下”。他也因此成为我国竞技钓坛中为数不多的“既能文又能武”的顶尖级垂钓大师,钓友们也亲切地称他为“老化”!初识老化是在98年度中的一次钓赛中。了解老化的技术风格得益于《钓鱼专刊》中《经历钓王杯》这篇著名的连载文章,而真正熟悉老化则是在今年的怀柔春展会上。笔者与他面对面地促膝交谈,从而更…  相似文献   

9.
同钓友们一道说起钓鱼的事,一个个津津乐道,眉飞包舞。话题中自然少不了《中国钓鱼》杂志上的“经验之谈”和钓友们的切身体验。我虽然已有20余年的钓龄,但只是将垂钓作为一种业余消遣。过去与钓友们聚在一起侃钓鱼也只图个兴味,并未去用心。做个钓鱼的有心人还是近几年的事。这也是受了《中国钓鱼》的启迪和钓友们的感染。我除  相似文献   

10.
金戈 《钓鱼》2003,(15)
如何钓“猾”鲫?这是钓鱼高手们早已破解了的一道难题,而对我这个“三脚猫”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最近的两场垂钓实践使我有了真切的感受,这就是———苏北盐城,曾是我工作过十多年的地方。我的原单位每年都要在城南“东方威尼斯垂钓中心”购买一些钓鱼票发给我们几位退休的同志,这样就可以随时前去钓鱼取乐了。因我退休之后常住南京,今年发给我的鱼票还一次没有用过呢!今年6月中旬,因事出差去盐,这下可有机会去过把钓瘾了。据单位的几位老同事(钓友)告诉我:“东方威尼斯垂钓中心”的鱼比过去少多了,而且也很难钓,一天下来难得碰上几条,…  相似文献   

11.
看了《钓鱼》第6期上的《钓鱼,让错误的理论走开!》(简称“走开”)、《也说调标》(简称“也说”)、《庸医慎医,爱我<钓鱼>》(简称“庸医”)三篇文章后,心中有些想法觉得有必要说一下,不对之处望广大钓友给予指正。首先我认为大家有不同的观点或不同的看法,完全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心平气和地进行研究或讨论,以理服人才是可取的态度。不应摆出一付盛气凌人的架子,用挖苦或讽刺的手法对待别人,教训别人。同时自己也不要把话说得太满。大家都是钓友,地位是平等的。只要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全国著名垂钓大师和垂钓高手,除了他…  相似文献   

12.
张明权 《钓鱼》2014,(18):40-41
许多钓友都有“风前雨后好钓鱼”的体验,而近期一次暴风骤雨过后的爽钓,让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此句钓谚的深意. 先说说如何的惊心动魄。8月21日,我同钓友前往密云沙厂水库垂钓,因天气闷热加上中途转场,当天只钓获了一些小杂鱼。  相似文献   

13.
(在上一期中,江苏钓友毛智伟来信谈了他使用光威钓竿的体会,同时他还介绍了一些垂钓的亲身体验,现摘录给广大读者共享,欢迎各位读者来信畅谈钓鱼经历。)2005年4月初,几位钓友早早催我外出钓鱼,可我一直没有闲下来,直到5月3号。那天全天下大雨,下班骑车到家后正好碰到避雨的一位钓友和渔具店的老板。闲聊时,钓友说他在后面的池塘里连续打窝、垂钓,结果不是断线就是断钩,说得我心里痒痒的。到了晚上,按捺不住自己的急切心情,我取了一些夜漂,跟爱人打了声招呼,带上雨具、钓具跑到塘边就位开工了。装饵、装漂、抛竿、立漂静守……呵!还真行,不到…  相似文献   

14.
快车王     
这位钓友本姓王,钓友都叫他“快车王”。快车王,今年五十多岁,人精瘦,性子急,退休后,开了个副食店,妻子经营,他整天骑辆嘉陵摩托车去钓鱼,妻子也不反对,他乐得当个甩手掌柜。每次钓鱼,只要车子一发动,他就像离弦的箭一冲而去。跟他去钓鱼的钓友,都怕他出事,劝他不要开快车,但他不听,仍然开快车。在钓友群中,我和快车王的交情最好,我也时常告诫他:“十次车祸九次快,骑车钓鱼,要特别注意安全。”他一笑,便把我的忠告当耳边风。没办法,我只好当着钓友和他妻子的面,将他一军,说他开快车。果然,他妻子听了我的话,马上黑起脸,当众数落他一番:“总…  相似文献   

15.
我有几十年的钓龄了,过度的痴迷,使我常常在被钓友们认为是不宜垂钓或不能垂钓的环境下也不放弃钓鱼的机会。时间久了,多少也有了些经验,在此写出来,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垂纶     
刘哲 《中国钓鱼》2006,(10):29-29
这些年在频繁的垂钓活动中,我都会遇到有些钓友在钓鱼之前后,存在许多“问题”,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大是大非问题,可这些“小节”确实对钓鱼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钓鱼》2007,(12)
垂钓历来被人们推崇为是一项极好的娱乐、健身活动。现实中确实如此,“我钓鱼我快乐、我钓鱼我健康”这种追求良好的垂钓目标及垂钓境界之风,正在钓界、在钓友中渐渐地化为现实,这是我们垂钓事业兴旺发达的总趋势。但是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件垂钓中遇到的真事,绝无半点虚构。2005年秋,正是钓鱼的大好时光。这一天,五六位钓友同在湖畔垂钓,笔者赶到时,只有一空着的钓位,便站下来观察水情。还没坐下来,旁边一位中年钓者就说话了,说这钓位是他占的,不准坐。我说你一人总不能占两个钓位吧!我们就争吵起来,其他钓友也帮我说话。坐在这样的人旁边钓鱼也不愉快,我就挪开了另找钓位。这时又有一位钓友前来,又和中年人吵了起来,也是为钓位的事,也是避其霸气挪开了。  相似文献   

19.
王鉴 《垂钓》2013,(12):81-81
1.首先祝贺您获得本次比赛的冠军,请谈谈您是如何走上竞技钓鱼之路的? 答: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家附近的水边有不少钓友在垂钓,顿时被他们那种享受自然的神态所吸引,我也从此开始了钓鱼之路。平时只要有时间,我便和钓友到家附近的公园或周边的水库野钓。后来,经过钓友的介绍,我拜白勇为师,并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竞技钓鱼的知识。2008年,我开始正式踏上竞技比赛之路。  相似文献   

20.
鲁光同志《中国钓鱼》改刊号上,说了广大钓友想说的话:“在我国应减少为吃鱼而钓鱼的人口,增加为娱乐健身而钓鱼的人口。使垂钓队伍中‘美食’观淡化,使娱乐健身观强化。”我和我周围的渔友,非常赞同。这里我想为“钓翁”们说几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