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位同志: 这次纪念“国新社”50周年,许多新闻界的老同志、长江的亲密战友都会聚在一起了,机会难得。今天又特地安排了“长江生平事业研讨会”,并邀我参加,我再次向会议的主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和长江在1938年开始认识(实际上只能说是1939年),1940年就结婚了。可是,在解放前,由于历史上客观的原因,使我们象走马灯似的,往往是刚碰到一起,不久就又分手了。解放后,基本上安定了下来。但是,我们在不同的岗位  相似文献   

2.
于友 《新闻导刊》2006,(3):52-52
1935年9月.我在上海新创办的《立报》当练习生,开始学习新闻工作。当时有机会阅读全国许多报刊。1936年4月《大公报》在上海创刊,我发现了它的一个“亮点”——旅行通讯。署名“长江”的西北通讯很有特色.既有丰富的内容.又有流利的文笔.引起我浓厚的兴趣.我曾把它当成学习的教材。我当时不禁感悟到.当记者.就该有长江那样的学识和本领.能报道大家关心的大新闻。1937年.我曾给长江写过一封信.表示了我敬慕的心情。  相似文献   

3.
金石明 《中国记者》2022,(11):68-69
<正>当得知自己获得本届“长江韬奋奖”的时候,我想起来更多的是我记者职业的开始,那时候,我只是单纯地想做记者。我是做了八年的语文老师后,再来做记者的。那时,我即将30岁,已是而立之年,想起高考时的“新闻”第一志愿未能如愿,选择了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4.
去青海走一趟那还是3年前的事了。杨欣,这位在80年代漂流长江的勇士在北京四处游说,争取实现他的保护长江源头的计划。“一个长江的探险者为何一下子成了一个长江的环保主义者?”我问他这个问题。他告诉我,以前想通过艺术手段唤起人们对长江的热爱,“现在看到这条路太漫长、太艰巨,也许到那个时候长江源头的野生动物早已灭绝了,我必须马上做起!”而这决心来自  相似文献   

5.
稿子发了之后,长江医院詹国强两次打来电话,邀我一起“坐坐”,而另一家与长江医院不相干的民营医院,也莫名其妙地托人找我“吃饭”。我都没去。有哥们说是“鸿门宴”,我想还不至于。  相似文献   

6.
前些时在报上看到筹备纪念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范长江的消息,最近又知道了今年11月23日是范长江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日,于是50多年前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不断地在我眼前闪现。 1938年,我才18岁,抗日烽火燃遍了中国。我的家乡江西南昌即将沦陷,我从家乡流亡到湖南长沙。这时我热血沸腾,志愿从军,杀敌报国。这年7月,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在长沙作抗战演讲,我闻讯赶去听讲,长江先生讲得慷慨激昂,十分鼓舞人心。有人递条子问:抗战到底的“底”究竟在哪里?长江先生斩钉截铁地说:这个“底”就是打走日本帝国主义,把鬼子赶出东三省,还我河山!顿时赢得如雷掌声,人  相似文献   

7.
于斌 《湖北档案》2003,(5):30-31
武汉,炎炎盛夏,一个游泳的好时节。从1956年开始,每到夏季,武汉都要组织横渡长江活动。我从小就住武昌离江边不远的地方,已记不清看过多少次规模壮观的渡江。然而,多少年来,每当看到在长江中游泳的人群,都会勾起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武汉渡江史上的一幕悲剧。 1967年7月的武汉已载入史册。那时“文化大革命”已有一年多时间,武汉的派系斗争到了白热化程度。为纪念毛主席1966年7月16日畅游长江一周年,武汉地区组织了声势浩大的“七·一六”渡江活动。到8  相似文献   

8.
企业报的记者和基层通讯员能采访名人吗?回答是肯定的。只要敢字当头,多动脑筋,找好角度,采访往往获得成功。敢字当头。一次,我到四川奉节参加长江航运系统通讯员会议,在回程的船上,巧遇当时国家体委主任、国内外很有影响的新闻人物荣高棠。这个“大人物”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本能地感到,我一定不能放弃这送上门的“名人”。但又退一步想,我只是个《长江航运报》的特约记者,能“高攀”  相似文献   

9.
虽然我不是唐伯虎的后代,也不是齐白石的高徒,但在画画这方面,我还是颇有“造诣”的。在孩提时,床单、墙壁上常有我的“涂鸦”之作。细心的妈妈发现后,便去给我买了一大堆有关画画的书。虽然不太懂,但朦胧中我分明感到艺术的魅力以及对我无尽的诱惑。稍大些,我便开始操起画笔,开始了我的“创作”。首先是临摹,虽然我常把苹果画成方形,而后又在猪头上加上两只兔子耳朵,但我却一直不放弃,执著地选择了对艺术、对美的追求。初二的我凭着“高超”的绘画水平在学校美术界也是“泰山北斗”。我可以二三笔勾出一只鸭子,可以把一些乱七八糟的线条组…  相似文献   

10.
我从三十年代中期起,就在上海同范长江同志相识。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时局的改变,又先后在武汉、长沙,桂林和他相逢,并有一个短暂机会,在桂林“国新社”朝夕相处。解放后,直到文化大革命之前,由于工作和其他关系,仍有若干接触。长江同志是我所尊重的卓越的新闻战士,也是我的诤友。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栩栩如生。他被万恶的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致死的冤案,虽已平反昭雪,但我仍然觉得我应该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我怀念长江同志的哀思,来表达我对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11.
两年一度的上海“江南之春”画展,从1981年开始已经走过了二十四个春秋。我有幸作为这风雨历程的见证人之一。首届画展我是获奖作,从市老领导陈沂同志手中接过奖状的激奋(首届画展只评优秀奖、佳作奖),如今还记忆犹新。当时真有点“金榜题名”的感觉!在我刨作生涯的起点,能确立准确方向,“江南之春”画展所创导的组织、辅导、创作之路,对美术干部和作的引导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2.
1989年,是范长江同志的80岁诞辰。回想40年前,他担任人民日报社长时的音容笑貌,一如既往地呈现在我的面前。不久前,我在《新闻研究资料》第45期上,读到夏衍同志所说的《长江的道路》一文。文中最后说,“我最后一次见到长江,是1965年彭真提出二月提纲的时候,以后开了一个全国文教工作会议,这次会上我最后一次碰到长江。”在这最后一次见面时,夏衍同志曾问长江:“你现在写什么,他说他现在有一件平生  相似文献   

13.
曹辉 《新闻天地》2011,(12):71-71
知道长江已去的确切消息。是在11月8日记者节那天。当时,我无意中上了一下QQ,便看到了一组令人心碎的照片。“7日下午,他已化作一缕轻烟离我们而去,奔赴了天堂。那祭坛上,‘先考吴公长江老大人之灵位’牌位旁,长江依然在憨厚地笑着。”那时,我真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毕竟,他还差一个月才满43岁啊。“先考”、“老大人”这样的字眼怎么也不应该轮到他头上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熟悉的一些老通讯员都不常见面了。偶尔碰到一起,免不了聊聊天:“老兄,怎么报上见不到你的大作了?”“改行了,没工夫搞那些啦!”我这才知道,他们是“升官”了。于是,我的脑海里闪过这样的问题:当了“官”就可以撂笔不再搞写作了吗?如今,当我也在“官”位上时,便开始有意识地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经过不断实践和摸索,我认  相似文献   

15.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源远流长,气势磅礴,历史悠久,风光奇秀,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在长江中游重镇武汉工作和生活了40多年,因而有机会多次跋涉大河上下,领略它那瑰丽多姿的自然景色,拍摄两岸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更增添对它的无比热爱。讴歌长江成为我新闻摄影生涯的一大宿愿。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业务试皿(共三题,都是必答题。第一、二题每题30分,第三 题为40分)为什么说我们的报纸、广播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和喉舌,按消息写作的要求,分析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文。(全文附后)为某青年报撰写一篇短评。(要求:由考生自定标题,副标题是“学习蒋筑英、罗健夫同志”.全文在一千字以内。)《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析华社长江前线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二时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波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问。国民党反动派经苦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践,遏…  相似文献   

17.
今年年6月5日,我完成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告别了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索南达杰保护站是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为保护长江源头的环境设立的,从今年起开始在全国招募志愿者,于是,我就在互联网上报了名。当被告知入选为5月份志愿者时,我却犯难了:毕竟要服务一个月啊,而且5月的志愿者因为担负“六五环保日”的策划和前期联络工作,还要多干5天。但当我把想法告诉部牛任以及总编时,得到是莫大的鼓励与支持!4月25日,在我29岁的生日这一天早晨,我登上了西去列车。  相似文献   

18.
去年,我在北京参加中国记协举办的“全国新闻奖获奖者研修班”,我们61名学员,不论是范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奖,还是全国百佳新闻奖、中国新闻奖的获得者,在大家的心目中,范长江是新闻界永远学习的光辉榜样,我们之所以能荣获全国最高层次的新闻奖,与受范长江同志的思想、品质、作风的影响都是分不开的。研修班的教材里有一本《范长江新闻奖文集》,看到长江同志各个时期的照片、生平介绍和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写给长江的亲笔信,更加激起了我们对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和卓越领导者的崇敬和怀念。我们渴望更多地了解长江和“长江精神”。说来也巧,范长江同志的胞弟范长城一家就住在研修班附近的香山黄土坡海军干休所。一天傍晚,中国记协中华新闻信息报社秘书长王炳尧,带着我们一行三人,到范长城住处作了一次难忘的采访。  相似文献   

19.
1948年2月,国民党海军重组“海防第二舰队”。配合陆军担负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500多公里的长江防务。虽然该舰队都是些破旧的小舰只——“惠安”、“吉安”、“营口”三艘护航驱逐舰和“安东”、“永绥”、“江犀”三艘炮舰以及两个炮艇队,但其部署在长江一线阻挡人民解放军渡江,确是一患。为避免渡江部队不必要的伤亡,我地下党开展了一场秘密策反……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期刊服务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立足于自身农学特色,围绕“双碳”目标下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的时代需求,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学科和专业优势,组织刊发了多个“长江大保护”相关专题。本文重点剖析和总结系列专题中的“虾稻共作”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农业”专题的组稿背景、专题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及有效措施,旨在为同行科技期刊自身发展及其进一步服务学术、服务产业、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