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36页。【教学目标】1.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认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四个新方向,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依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他七个方向,并能比较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在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向"。[教学目标]1.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认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4个新方向,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依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他7个方向,并能根据这些词语比较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位,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42页一4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一、学生经历在现实的情境 中确定和区分东、西、南、北四个 力一向的过程,能正确地辨别这四 个力一向。了解平面图上生北、下 南、左西、右东”的规定,能看懂 简单的平面图,并能描述物体的 相对位置。 二、在用东、西、南、北四个 力一位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力一位 及根据给定的一个力一向确定其 他三个力一位的过程中,提高学生 运用所学的力一位知识解决简单 实际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下《位置与方向》单元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经历观察、比较、联系、辨析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丰富的生活素材融入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2~23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北)来辩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适用年级】 一年级。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门牌号码,知道怎样找到别人的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使学生在寻找家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平面图,对东、南、西、北等四个方向形成初步的感知。3.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能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并能描述走的路线。3.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每组学生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学生按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就坐。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我执教了苏教版二年级"认识方向"一课,教材的编排意图是先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一个方向很快辨别出其余三个方向,再让学生学习平面图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判断方法,最后能结合生活情境描述生活中的简单路线。鉴于此,我提出以下教学思考,以期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2-23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北)来辩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认识东、南、西、北>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8~59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学会在现实的情境中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余的三个方向;2.通过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在观察、交流等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经历辨认方向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2)经历探究辨别方向与确定位置的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3)在填写完成平面图的过程中,了解绘制地图或平面图的规则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4)能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和解决有关方向和位置的简单问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3~4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3.使学生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参照物来辨认方位。课前游戏:小朋友,你们喜大家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说:“咕噜咕噜转到东”(配合动作)你们也跟着…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教科书呈现了学生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方位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2~23页。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北)来辩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东、南、西、北"一课,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根据一个既定方向推导出其余三个方向,同时学会用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描述、画图、观察、比较、联系、辨析等学习方式辨认方向,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进而逐步形成并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根据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 《辨认方向》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第一节的内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初上进行教学的。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参与、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0~6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将现实的空间位置抽象为平面图的过程,了解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并能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2.使学生在描述物体位置关系和行走路线的过程中,体会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了解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能看懂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内容:认识东南西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一单元第1页~第7页的例1、例2、例3。)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识别东、西、南、北4个不同的方向。2.方法策略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的意识。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4.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识别东、西、南、北4个不同的方向。通过讨论、体验识别4个方向,感受方向与位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