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田义静 《大观周刊》2012,(43):274-274
介绍了电子资源服务绩效评估的内涵及国内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电子资源服务绩效评估研究项目、制定的相关指南/标准、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果,并就电子资源服务绩效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2.
电子资源利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参考相关的国际、国家标准及国内外研究项目成果,初步构建一个电子资源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并对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移动阅读国内外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叶凤云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1):142-127
从移动阅读发展趋势、影响移动阅读绩效的指标、移动阅读相关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移动阅读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梳理出影响移动阅读绩效的指标体系、应用实验方法和调查方法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情况。研究发现,实验方法在我国台湾地区和国外移动阅读研究中应用相对成熟,调查方法在国内大陆地区相关研究中应用较多。最后对国内外移动阅读研究进行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企业竞争情报绩效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冰 《情报学报》2007,(2):222-228
企业竞争情报绩效是衡量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成败与否的重要依据,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关注。研究竞争情报绩效对于提高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效率、加强竞争情报工作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竞争情报绩效相关的研究,从竞争情报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绩效提升路径三个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综述,并着重分析了现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数字馆藏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构建原则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参考相关的国际、国家标准及国内外研究项目成果,结合我国数据库使用统计数据的可获取情况,论述了数字馆藏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并构建了数字馆藏服务绩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对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概念和每个指标的定义、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说明,以期据此对数字馆藏的服务绩效进行评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估研究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项目和学术论文两方面对国内外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估研究的成就进行简要介绍,并从研究时间和研究成果、研究机构和研究者、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形式五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国内外研究特点的不同之处,以期找出我国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估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几十年来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基于投资回报的绩效评估,首先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概述研究现状,然后从研究方式、内容、成果等角度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几点思考,包括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实证研究、开展团队合作,以货币形式衡量高校图书馆价值任重道远,投资回报率的评估应与学校整体使命联系起来等。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回顾国内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机构、个人以及主要指标体系的现有成果,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国内外都十分重视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并就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的价值取向、评价模式、评价指标、评价机制等内容进行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但国内外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在研究层次、研究重点、研究方法上有明显的差异.最后指出,制定科学的评估准则,并选用恰当的评估方法以及建构合理的指标体系,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不同任务的特定属性对信息任务的最终完成会产生影响的问题,阐述并分析国内外对信息任务的概念界定、特征分析、类型划分,剖析信息任务的特定属性与任务完成绩效的相关关系,指出特定信息任务属性对任务绩效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以期达到从任务分析角度研究和提升信息任务绩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项目影响理论的科技文献机构资源共享绩效分析框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借鉴工程管理中应用较广的项目影响理论,将科技文献机构资源共享的绩效评估指标划分为项目行为、直接结果、间接结果和最终结果三个维度,提出评估过程框架,指出评估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寻找科技文献机构资源共享的“执行失败”和“理论失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科研合作是不同科研主体之间围绕特定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的协同研究工作,以实现科研主体间的优势互补。国际科研合作对促进科研绩效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当前国际科研合作对科研绩效影响研究的现状,为未来进一步开展该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论文在界定国际科研合作、科研绩效两个重要概念的基础上,从研究层次、分析指标、分析方法3个维度对国际科研合作对科研绩效影响研究的论文进行梳理。[结果/结论]分析发现,目前该研究领域成果丰富,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宏观(国家、地区或区域等)、中观(领域或机构、团队等)、微观(科研人员个体)3个层面,通过简单计数类和单一比值类国际科研合作指标以及科研产出数量类、科研产出质量类和h指标类科研绩效指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国际科研合作对科研绩效的影响进行探析。未来需加强:科学家层面的研究,拓宽更多科研合作行为的分析;表征科研合作和科研绩效综合类指标的探索;针对性分析模型的创建,并对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变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分析了动态环境中企业竞争的特点,以此为基础,辨析了动态环境中企业竞争情报的特点,着重阐述了动态环境中竞争情报发展趋势,以期为动态环境中企业竞争情报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厘清转化研究测度与评估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推动我国转化医学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基于证据的转化医学科技政策的制定以及转化医学项目、机构的科学管理。[方法/过程] 对Web of Science和PubMed收录的有关转化研究测度与评估的文献进行综述,对美国、英国提出的转化医学评估体系进行案例分析。[结果/结论] 国际上对转化研究的测度和评估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微观层面的基于转化研究全谱段上不同属性的研究活动之间的引用网络分析或数据关联分析测度转化研究过程;二是宏观层面的转化研究影响力与绩效评估。目前转化研究的概念包括T模型和过程模型两种,前者强调转化研究的阶段和基本要素,适于从微观层面对转化研究过程进行测度;后者强调转化研究的关键步骤和里程碑式成就,适于从宏观层面对转化医学研究机构、相关专项计划或基金资助绩效进行评估。现阶段我国的转化医学应重视"在国际已有成果基础上开展转化研究"的模式,在我国重视发展转化医学的背景下,加强对具体医学领域转化研究过程的测度分析、对适合我国转化医学发展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以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绩效评估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从概述性研究、国外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模型、图书馆联盟绩效评价、评价具体内容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对文献计量方法在小团体微观层面的研究绩效评价进行实证研究。[方法/过程] 分析科研成果用科学文献表征的依据,讨论被引次数作为研究成果价值测度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学院系微观层面如个体研究者、小团体的研究绩效评价问题,提出同方向小团体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标准构造方法及指标。作为方法的应用,对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5个研究方向的基础研究绩效水平进行评估。[结果/结论] 基于文献计量得到的结果获得评价对象的认可。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排除自引、以及计入评价对象的高被引文献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6.
论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2002-2010年有关图书馆绩效评估方面的研究论文进行定量分析,从论文年度分布、期刊分布、著者情况和研究主题分布等方面入手,分析当前国内图书馆绩效评估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ntends to uncover the mentorship effect by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mentors’ academic titles and research performance on the academic success of young scientists. Drawing on the data of chemical scientists from China's 985 project universities,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young scientists acquiring academic success increases if their mentors are qualifie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or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CAE) academicians. However, this positive effect may be insignificant or negative for improved academic performance. Additionally, the role of the mentors’ research performance in moder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oung scientists' research performance and the probability of acquiring an academic title is not significant and may even be negative. Remarkably, our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mentors with a CAS or CAE academician title and an increase of the young scientists’ H-index by 20 have equal effects on the probability that young scientists win an Excellent title. This raises concerns about the mentorship effect in China. The results have soli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that are clarified at the end of this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