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心理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专有名词,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心理现象。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适当了解新闻采访对象易出现的心理效应,不仅有助于记者的成功采访,也有利于新闻记者提高自身的采访技巧和专业素养。本文着重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分析新闻采访中常见的几种心理效应,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闻采访不仅是向被采访者搜集素料的过程,也是彼此心灵交流,挖掘内心世界的心理战。心理学的成功运用,对于新闻采访质量起重要作用。在心理学视角下,新闻采访的有效方法包括:了解采访对象的群体心理、分析采访对象的气质类型、把握采访对象的心理情绪、调控采访对象的消极反应、理解采访对象的形态语言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导师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活上引导、学习上指导、心理上疏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生导师应掌握必备的心理学知识,从深层次理解生导师工作的价值,进而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生导师工作的方法与技巧上,特别是利用一些心理效应,提高生导师工作的实效性:巧用"皮革马利翁效应",让学生沐浴赏识之光;避免"破窗效应",让班级氛围和谐;避免超限效应,对学生的教育适可而止。  相似文献   

4.
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流,既有言语交流,又有非言语交流。记者的提问艺术及其心理效应值得研究,采访中的非言语交流及其心理效应也不容忽视。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如果能根据采访对象的情绪和心境,采用适当的体态语言,能开创良好的采访局面;同时,记者如果能根据不同的采访情境来决定自己的穿戴,对采访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鲁邦定 《文教资料》2008,(1):108-109
心理学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心理效应是现实社会生活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本文介绍了心理效应的概念,提出将心理效应灵活应用教育教学当中,分析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经典心理学故事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心理效应,并通过实际工作感受指出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应用心理效应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访心理学在新闻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写新闻报道,既要弄清事实真相,更要揭示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记在新闻实践活动中,必须依赖辩证逻辑思维的方法,同时要求深悉心理学以应对被采访,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本作试对采访心理进行全面的阐述,旨在探讨心理学在新闻实践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吴启霞 《教师》2016,(5):118-119
心理效应,其普遍地存在于各种场合中,是指大多数人在这种相似的情景之下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者相似的心理反应现象,它对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我们班主任有意识地、巧妙地应用心理学原理于班级管理工作之中,对一些典型的"心理效应"能融会贯通、活学活用,将对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作用,使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它能启示我们一些具体的制胜招式和技巧,使班主任和学生的智慧及其自身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借助心理效应的作用,对如何利用心理效应优化高三毕业班的班级管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试论记者在采访中心理因素的把握和调整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发展到今天,不懂心理学,不能训练和调整自己的心理,不能识别和掌握采访对象内心活动,就很难成为一名好记者。因此,当代许多记者都在自己的著作和谈话中强调"要懂点心理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中途接班者被戏称为"后妈",后妈难当已经成为共识。随着心理学理论在育人导学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在班主任工作中应力求避免各种心理效应偏差和充分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后妈"也能胜似"亲妈"。  相似文献   

10.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经常运用的访问技巧和访问艺术,它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记者采访时常用和需要掌握的采访技巧包括:采访前要做足准备工作;采访时应注意提问的技巧;要善于观察和倾听;当被采访人缺席时,可以通过大量采访周边的人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技巧无定式,需要记者在长期学习和“三深”、“三贴近”中不断积累,掌握多种采访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采访风格.  相似文献   

11.
非正式采访是猎取新闻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消除被采访对象的戒备心理,采写出具有透视效果的的新闻稿件,掌握其基本技巧,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堂是教师传递知识、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也是提高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其穷毕生努力精辟地指出:“教育要心理学化。”英国哲学家罗素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也指出:“不注意心理发展的节律和性质是教育上呆板无效现象的主要根源。”因此,作为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心理效应的特点和规律,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充分发挥心理效应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过程中,研究民族心理比较多,很少按照社会生物学的层次顺序把种族、民族、氏族、家族、放在一个序列来研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而言,族者群也,种族、民族、氏族、家族心理研究都应该是群体心理研究的组成部分。老乡观念、老乡情结、老乡心理效应都是老乡群体心理规律的表征。老乡群体可以是当前生活在某一个区域的实在群体,也可以是当前跨区域生活的虚拟群体,但都与种族、民族、氏族、家族紧密关联。因为相异民族居住区域的交叉重叠化,虽然同一区域的相异民族个体也会认同为老乡,但老乡认同和心理效应首先会表现在同一家族,随后是同一氏族,再后是同一民族,再后是同一种族。同时,中国人民的行政区域认同度非常高,老乡心理效应按照区域认同度排序,依次为村域、乡域、县域、省域、国域,其中最核心的认同基础是地方语言,最核心的认同纽带是风俗习惯,最核心的认同心理是情感依赖,最核心的认同观念是相互支持。这就形成了一个二维的认同效应表征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采访便没有新闻.校报新闻虽不同于一般商业性报纸的新闻,但就采访而言,其目的和手段都是相同的,同样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艺术.它的思想性体现在校报记者和通讯员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方法,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它的实践性体现在它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反复地训练才能真正学到;它的综合性体现在它不但要掌握好采访本身的知识和技巧,同时还要掌握好它与有关方面的知识,如新闻采访与心理学、新闻采访与美学、新闻采访与法学、新闻采访与公共关系学等等,总之,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一切优秀的新闻写作都是以成功的新闻采访为基础的,而促使新闻采访的成功的因素也是各种各样,就校报工作而言,大致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必须对此有一个充分的思想认识与必要的心理准备,巧妙的应用采访技巧,实现记者采访与对象之间的信息沟通,最终实现高质量新闻报道的目的.本文将通过分析新闻采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寻求新闻采访的技巧运用,确保新闻采访中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良好沟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简论新闻采访中的“首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因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很重要的一种心理效应,它直接关系到新闻采访的成败。记者可以从仪表、举止和开场交谈三个方面着手,给采访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迅速打开采访局面。  相似文献   

18.
米玛央珍 《考试周刊》2014,(53):186-186
心理学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或事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或事所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效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小学教师因普遍欠缺心理学知识,因而不能自觉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教育教学的共性情况,该文通俗扼要地介绍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框架效应、首因效应等几种教育心理学理论,分析了这几种心理效应对教育教学的启示,并主张在教育教学中以这些心理学原理为指导,遵循心理效应规律,讲究师生沟通艺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洪波 《培训与研究》2005,22(1):91-93
由各种心理因素造成的人员考评误差,即所谓的人员考评的心理误差,是造成人员考评结果不客观、不公正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对人员考评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五种心理误差,即晕轮效应误差、近因效应误差、感情效应误差、暗示效应误差、偏见效应误差的基本含义及其对策,即减少和避免这些心理误差的心理学的方法和措施问题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