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岳阳楼 在今湖南岳阳市洞庭湖畔西门城楼上,共三层.精构细筑。气势宏伟。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宽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除守此州,每与才士登楼赋诗.自尔名。”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时重修,并嘱范仲淹撰《岳阳楼记》,  相似文献   

2.
一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任渊《山谷诗内集注》认为这两首诗是黄庭坚“往分宁时途经岳州作”。黄《山谷先生年谱》卷29载作者:有手书《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诗跋云:‘崇宁之元(1102年)正月二十三日,夜发荆州。二十六日至巴陵。数日阴雨,不可出。二月溯旦,独上岳阳楼.太守杨器之,监郡黄彦并来,率同游君山。’”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旧县城西门上。王象之《舆地纪胜·岳州》引《岳阳风土记》:“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瞅洞庭,景物宽广。”据《图经》所记,它始建于唐代张说。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巴陵守滕宗谅重修,“增其旧制”——扩大原来的规模,范仲淹为撰  相似文献   

3.
初中第五册课本注释说:“岳阳楼……建于唐初”。但根据有关史料,应该说,岳阳楼建于唐朝开元初年,或是建于唐朝中期。岳阳楼是唐代张说(字道济)谪守岳州时所建。张说谪守岳州事,在《旧唐书》与《历代名人年谱》中都有记载。《旧唐书》列传第  相似文献   

4.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两首五律,都是吟咏洞庭湖的千古名篇。宋末元初的方回说:"予登岳阳楼,此诗(按:指孟诗)大书左序毬门壁间,右书杜诗,后人自  相似文献   

5.
一岳阳楼:在湘北洞庭湖畔,矗立岳阳市城楼上。是我国有名的江南三大楼阁之一,历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相传楼始为三国吴将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此修楼。正式定名为岳阳楼。杜甫有《登岳阳楼》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  相似文献   

6.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年后,便主持重修岳阳楼。庆历六年六月重修的岳阳楼落成,滕子京便将岳阳楼的建筑结构、四周风光及唐代诗人的作品写下、连同一幅《洞庭湖晚秋图》一并寄给远在河南邓州的好友范仲淹,请他就重修岳阳楼一事写一篇文章。范仲淹不负好友嘱托,于当年九月十五日挥笔写下了《岳阳楼记》这篇千古传诵的美文。  相似文献   

7.
岳阳楼与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王象之《舆地纪胜&;#183;岳州》引《岳阳风土记》:“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宽广。”唐代中期,三位诗人孟浩然、李白、杜甫先后登临此楼,留下三首五律。名楼留行迹,泼墨写湖山,楼以诗名,誉满天下。  相似文献   

8.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年后,便主持重修岳阳楼。庆历六年六月重修岳阳楼落成,滕子京便将岳阳楼的建筑结构、四周风光及唐代诗人的作品写下,连同一幅《洞庭晚秋图》一并寄给远在河南邓州的好友范仲淹,请他就重修岳阳楼一事写一篇章。范仲淹不负好友嘱托,于当年九月十五日挥笔写下了《岳阳楼记》这篇千古传诵的美。  相似文献   

9.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两首五律,都是吟咏洞庭湖的千古名篇。宋末元初的方回说:"予登岳阳楼,此诗(按:指孟诗)大书左序毬门壁间,右书  相似文献   

10.
雄踞(jǜ)于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的岳阳楼,和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昌的黄鹤楼,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奇葩(pā),历来享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相传岳阳楼原为三国吴将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716)中书令张说(yuè)在  相似文献   

11.
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去参知政事(副宰相),贬放邓州。第二年六月,重修的岳阳楼行将落成,滕子京嘱托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从而成就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作者借描写岳阳楼的景色,抒发了自  相似文献   

12.
义教初中语文第五册《岳阳楼记》的练习(理解、积累)第三题中第1题是:“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语文第五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第343页中的答案是:“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奋发有为的治理政事,由此也可看出他的阔大胸襟,跟一般的‘迁客’不同。”笔者认为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是以此来展现他的政治才干,对其“谪守巴陵郡”而愤愤不平,从而说明他仍是“以物喜,以己悲”的一般“迁客”。依据有两点。一、从《岳阳楼记》中所写的人物来看。可以肯定滕子京是一般的“迁客”。文章开篇写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具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第五册《岳阳楼记》开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其中的“越明年”,课本注释为“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就文中所述的情况及有关资料的记载可知,滕子京是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春天由甘肃庆阳谪守湖南岳州巴陵郡的。在第二年春天负责重修了岳阳楼,竣工后便写信给贬官在河南郑州的好友范仲淹,并随附《洞庭晚秋图》一幅,请他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到了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九月,范仲淹写成了这篇传颂千古的《岳阳楼记》…  相似文献   

14.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岳阳楼为天下壮观,古今赋咏者很多,但能流传千古的却不多见;惟有此篇“气象宏放,涵蓄深远”(《唐西子语录》)堪称绝唱。正如刘克庄所说:“岳阳楼赋咏多矣,须推此篇独步。”(《后村诗话》)那么,它“独”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15.
唐代诗人盂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两首五律,都是吟咏洞庭湖的千古名篇。宋末元初的方回说:“予登岳阳楼,此诗(按:指盂诗)大书左序毬门壁间,右书杜诗,后人自不敢复题也。”(《瀛奎律髓》卷一)可见,二诗皆美,且同中有异,各有千秋;含英咀华,启人良多。  相似文献   

16.
《岳阳楼记》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他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邓州(今河南邓县)后写的一篇杂记文。岳阳楼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岳阳城西门的城楼。范仲淹出身贫苦,但好学上进,二十六岁考取进士。他为官清廉,关心人民疾苦。因对时政不满,极力主张改  相似文献   

17.
马志伦 《语文天地》2011,(11):43-44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唯一的一篇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是年王安石33岁,任舒州(治所在今安徽安庆)通判。宋代写山水一类"记"的文章不少,知名的有王禹偁的《黄岗竹楼记》、范仲淹的《岳阳楼  相似文献   

18.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从北宋开始就广为流传,北宋人王辟之曾说:“庆历中,滕子京谪守,治最为天下第一,政成,重修岳阳楼,属范文正公为记,词极清丽。苏子美书石,邵餗撰额,亦皆一时精笔。世谓之四绝云。”所谓四绝,是指经过滕子京重新修缮了岳阳楼,范仲淹作文,  相似文献   

19.
刘辉 《下一代》2009,(9):20-21
岳阳楼矗立于湖南省岳阳市古西门城楼上,下临八百里洞庭湖,俯瞰万里长江,气势雄伟,巧夺天工。它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和山西永济鹳雀楼并称我国“四大名楼”。岳阳楼是四大名楼中惟一保持历史原貌的文物古迹。  相似文献   

20.
“庆历四年春。膝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予作以记之。”这是《岳阳楼》的首段字。教学中,老师往往觉得这段字很平常而不予重视,其实,除了交代作记缘起,它还另有深长意味,另有重要作用在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