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以来,由于眼保健操学生操作正确率极低,操也过于陈旧,其保护学生视力的功效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因此,应改进眼保健操教学、管理的方式,改进和推广新型眼保健操,并开辟多种渠道开展学生视力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除了早操、课间操以外,还有第三“操”,做了几十年了,这就是“眼保健操”。眼保健操在预防学生近视,消除视力疲劳方面功不可没,但效果没有达到最佳。资料显示,1986年小学生近视发生率为15.5%,中学生为29.4%,到1996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中的近视继续增加,小学生近视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 眼保健操是60年代,根据中医经络学说,以按摩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视力疲劳为主要内容的保健操。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做眼保健操,眼睛不动,我们可称之为“被动型眼保健操”。眼…  相似文献   

3.
<正> 当前,学校对学生的视力保护都很重视,但在校学生中眼睛的疾病还是时有发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究其发病原因固然很多,做眼保健操前不注意手的卫生就是一个重要因素。据有关资料表明,一个普通人未经洗净的双手带有细菌数高达4~40万个,而每克指甲的污垢中含有细菌约38亿个之多。这些细菌中相当部分是致病菌,也含有沙眼和急性结膜炎的病原体。学生特别喜欢活动,平时打球、翻书、玩泥土、做作业等都要使用双手。如果用脏手做眼保健操,手上的细菌就会在做操时进入眼中,导致眼病。眼保健操对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种很好的眼睛保健方法,但如只重视做眼保健操,忽视学生  相似文献   

4.
案例一:一个摸头表扬案例的成功复制 事情发生在一次体育课后的眼保健操时间,眼睛保健操音乐响起,因体育课上的兴奋劲、调皮劲驱使,一年级学生迟迟不能安静下来。我摸着一个女孩的头,边表扬她边引导其他学生向她学习,认真做操,但是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5.
保护学生视力,防治青少年近视眼,是当前学校一项重要任务。防治近视眼的方法很多,认真做好眼保健操是防治近视眼的重要措施之一,几年来,我校采用上海市眼病防治研究所研制的一套四节眼保健操,选择了一般学者认为视力下降比较严重,工作难度较大的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三年级各两个  相似文献   

6.
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近视率逐年增加,小学近视率在40%左右,中学近视率在65%左右,高中近视率在80%左右。”这种状况已成为制约我国劳动者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特别对一些,如;军事科技,航空航天等特殊行业,更是缺乏合格人才的支持,也影响了这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状况早已成为全社会担忧和关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十分关注青少年近视的防治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把眼保健操做为控制和预防青少年近视的重要措施而一直沿用到现在,其效果虽没有确切的数据来证实,但已被人们所默许。但是,前段时间,网友“直播上海”在其微博中称,“眼保健操残害中国青少年49年了,全世界仅中国做眼保健操,按摩毫无作用的穴位;做眼保健操无法改善视力,许多学生用脏手按摩导致红眼病、眼部感染等。”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了人们广泛的争论。如何有效防治和降低青少年学生的近视率又一次成为全社会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2008新版眼保健操的推行,得到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体育组组长积极组织7名体育教师率先在武汉市推广2008新版眼保健操。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有效、有趣地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前常用消除眼肌疲劳的方法是做眼保健操或停止使眼肌产生疲劳的工作。对此,我国眼科专家们提出了质疑,著名眼科专家王东生先生认为,他不相信学生一天做两次眼保健操就能预防近视或恢复眼肌疲劳,重要的是使人们认识到近视眼的危害,鼓励他们多做户外活动,多参加体育锻炼。笔者认为,眼保健操和停止使眼肌产生疲劳的工作的方法对眼肌疲劳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但适宜的体育锻炼对眼肌疲劳的恢复更有效,意义更大。本文试用了参加乒乓球运动的方法来达到恢复眼肌疲劳目的,得到了较明显的效果。本文通过连续阅读,记录错误变化的实验发现:平静状态下连续阅读50分钟后,错误率明显  相似文献   

9.
案例一:一个摸头表扬案例的成功复制 事情发生在一次体育课后的眼保健操时间,眼睛保健操音乐响起,因体育课上的兴奋劲、调皮劲驱使,一年级学生迟迟不能安静下来.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教委最新公布,我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居高不下,和沉重的课业负担,双创世界之最。面对重疾,我们应当清醒的看到,伴随学生每日两次的眼保健操,普遍质量低劣,无疑是导致学生长期用眼疲劳无休而产生大面积视力低下的重  相似文献   

11.
1992年本刊在第3期和第4期连续刊登了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三小董文亮、孙少琴老师的《小学生防治近视眼最佳途径》和《明眼气功操功法》二篇文章,受到很多读者的欢迎,引起了许多学校对防治学生近视的重视,本期继续介绍二位老师在明眼气功操与眼保健操方面的探索,旨在进一步探讨明眼气功操与眼保健操在防治近视和眼病方面,哪个效果更好?明眼气功操有哪些优势和特点?为什么明眼气功操更能防治近视?明眼气功操有无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全民健身周活动期间,山南地区围绕“科学锻炼,有益健康”的主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健身,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营造“我运动,我健康”的氛围。 全地区各类学校坚持三操一课(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课)制度,地区高级中学连续4周利用星期六、日时间组织全校2000多名学生开展趣味性体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生活。地区公安系统的篮球联赛,政法系统的篮球赛,财政局的拔河比赛,金融、税务系统的象棋比赛,第六届小学生运动会,地直机关和园丁杯篮球联赛,老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工作是关系到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课题,广大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课、课外体教活动运动训练、课间操,眼保健操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技巧,指导学生自我锻炼,为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作出了贡献.党和人民政府给了体育教师一定的荣誉与地位,例如:  相似文献   

14.
“眼保健操”“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其自身的保健作用与健身功能不可否认,但在体现人本、个性与自由的现代学校教育背景下,学校统一化集体操练的模式应该淡出。为了有效抑制学生体质的下降,各级各类学校可从合理安排体育课、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入手,从根本上来确保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提高活动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每周上六节体育课。其中两节正课,四节体锻课。课间操和眼保健操每天共15分钟。这种方法适合师资多,场地大的学校。二、每周上四节体育课(两节正课,两节体锻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安排两次课外活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共15分钟。这种方法适合师资多,大中型场地,大班或班级少的学校。三、每周上三节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安排一节课外活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共15分钟。这种方法适合师资多、大中型场地或班级少的学校。  相似文献   

16.
<正> 有的学生虽然每天做眼保健操,可是并没有什么效果。其原因虽然很多,伹按揉的穴位不准确也是原因之一。特别是按揉四白穴,更为不准,我认为这与教材编写有误有关。一九八七年十二月第二版与一九八八年七月第一次印刷的《小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中写道:“四白穴在下眼眶正中,做时先将两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鼻梁两侧,中指央紧靠鼻根.大拇指撑在下颌骨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食指和所指处即为四白穴,按揉时手指按揉面不要太大。”我认为这样叙述不准确。根据多方查  相似文献   

17.
大鄣山是江西省婺源县最高峰。沿着崎岖的山路冒雨驱车上大鄣山,我心里怀着疑问:这样险峻的大山顶会有村庄和学校吗?峰回路转,在山顶鄣山村映入眼帘。雨,终于停了,灿烂的阳光洒满美丽的鄣山村。坐落在村头的鄣山村小学就象校门前那棵老兰果树发出的新绿,也给这座百年古村落增添了勃勃生机。3鄣山村小学是一所有58名学生、4名教师1-6年级的完全小学。校长余繁星介绍说:学校按年级分班教学,比如他教的2年级只有4名学生也单独授课(左图)。学生每周上两节体育课,每天做课间操和眼保健操。我没有看见带眼镜的孩子。4上图:跳皮筋往往是女孩子的专…  相似文献   

18.
近一段时期,有不少老年人和我说他们用易筋经眼保健操(刊于本刊2006年第七期)锻炼眼睛很方便,希望我再编一套简便实用的锻炼耳朵的方法。我觉得这些老同志提的要求很好。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耳聪目明”。耳朵和眼睛一样也应该要经常锻炼,而且,锻炼耳朵不仅仅对耳朵本身有益,还对全身的各个脏腑器官有益。中医理论认为肾开窍于耳,肾主藏精,  相似文献   

19.
<正> 据国家教委最新公布,我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仍居高不下。面对事实,我们应当清醒的看到,伴随学生每日两次的眼保健操,普遍质量低劣,无疑是学生长期用眼疲劳得不到休息,从而导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现象,笔者有三忌三改之见识,愿与有关领导和有识同仁共商榷。 一忌:揉天应穴忌捣眼窝——  相似文献   

20.
关于保护大学生视力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 2 0世纪 80和 90年代影响大学生视力的主客观因素等 10项指标进行比较 ,又经问卷调查和对学生中不同视力群体的实验对照 ,得出如下结论 :初高中是学生视力下降的高发阶段 ,并有向小学发展的趋势 ,说明小学、初高中是预防近视的重点 ;而大学则是如何控制学生视力 ,“延缓”近视向不良方向发展。经实践研究证明 ,做眼保健操及与打乒乓球相结合 ,对学生视力的减退有明显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