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经历多次变化,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叙速我国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历程。从演变历程中我们可以得知高校内部领导体制的变化是与当时政治形势紧密相关的,其实质是如何处理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当今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改革的关键也是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经历了七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变化都是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的时期,内外因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外界的政治因素是影响高校内部领导体制的直接因素,而政策法规是高校内部领导体制转变的标志,其中经济因素则起基础性的作用。我国高校内部领导体制演变的内在依据是权力划分问题,在高等学校内部,除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党委权力与校长权力的不同划分之外,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不同划分与行使也是影响高校内部领导体制的另一潜在依据。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内部领导体制演变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经历了七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变化都是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的时期.内外因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外界的政治因素是影响高校内部领导体制的直接因素,而政策法规是高校内部领导体制转变的标志,其中经济因素则起基础性的作用。我国高校内部领导体制演变的内在依据是权力划分问题,在高等学校内部,除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党委权力与校长权力的不同划分之外.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不同划分与行使也是影响高校内部领导体制的另一潜在依据。  相似文献   

4.
领导体制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党政关系为突出表现的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博弈是高校内部领导体制中的核心问题。本文梳理建国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历程,尝试归纳其在党政关系上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依法治校的角度对我国高校现行领导体制中以书记和校长为代表的党政关系之间的主要矛盾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毕宪顺 《教育研究》2005,26(11):32-38
领导与管理概念不同,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也有明显区别。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而非管理体制。正确认识和区分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明晰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科学构建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规范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领导体制,调适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监督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是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校务委员会制、董事会制、教授委员会制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取向。  相似文献   

6.
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典、英国、美国、日本七国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模式,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归纳和提炼七国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模式,借鉴七国高等学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整合的做法和经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配置,应先以加强学术权力为基础,从二元权力渗透、行政权力主导向二元权力渗透、学术权力主导转变,进而建立起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耦合的新机制。校务委员会制、董事会制、教授委员会制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取向。  相似文献   

7.
高校"党委领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它既符合世界上现代高等教育实行的决策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管理的发展趋势,又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现实存在的问题在于内部法人治理关系和授权主体关系不清,权力运行过程存在机制性障碍。疏通机制性障碍的关键是破除官本位,优化党委组成结构,赋予党委对校长的选择权,构建新型的基于中国国情的高校决策权力主体、执行权力主体和学术权力主体三者分工协调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的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大学有着特殊的成长背景和发展现状,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的冲突纷繁复杂。正确认识我国大学的内部权利关系,改革和完善大学的行政体制、内部领导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重新建构起我国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良性互动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说,作用于高校的权力共有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其他权力三大类,其中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是其核心权力。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权力关系的发展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高校的权力结构及其内部关系,从而使我们有的放矢,增大权力的聚合力,促进高校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管理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所以认真回顾建国以来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演变的历程,探讨我国当前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最佳形式,研究高等学校领导体制自我完善的关键所在,对于办好高等学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共存是高等学校的一个主要特征。从学理、比较角度探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学术民主管理权力和学术行政管理权力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可以看出在高等学校内部权力中学术权力的主导作用,以及如何协调并处理好学术民主管理权力和学术行政管理权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权力失衡使高校二级学院权力运行机制陷入困境,影响了学院内部治理效能,影响了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权力平衡是形成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机制的保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在二级学院领导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历史演变中形成的,也是二级学院权力平衡运行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的权力机制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现代高校内部的权力构成主要包括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学生权力及外部权力。本文从高等学校的组织特性出发,探讨了我国高校内部的权力机制。如何建立一个健全的权力制衡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制衡作用,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美、德、日三国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关系的现状——结构及其运行沈阳师范学院张德祥关键词: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关系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高等学校中两种主要的权力。处理好二者之间关系是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问题。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外大学由于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回顾高等学校管理权力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学术权力的地位、与行政权力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对目前高校工作的影响,提出提升高校学术权力地位的重要模式——教授治校的理论意义及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跨入大众化阶段的同时,高等教育改革也进入了以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主的新的改革时期。随着这一改革的深入,高等学校内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构架必须做出调整和改革。面对这一新的要求,高等学校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协调和平衡高等学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大学内部治理存在着内部权力配置不当,党、政、学关系不顺,学生、教工民主参与途径不畅等问题,极大地阻碍了高校的发展。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必须处理好大学内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四种公共权力的配置与制衡关系;进一步优化由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共同参与、全委决策、民主管理六大要素构成的大学内部组织结构关系;建立和健全坚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和谐发展的机制、深度对话与平等协商的共同参与机制和公开透明的权力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8.
学院制是我国高等学校普遍采取的管理模式。在不断推进的大学治理实践中,学院治理作为大学内部治理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环节,对于大学实现"基层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学院治理的核心是权力结构,因而二级学院权力研究对于大学治理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学院权力的结构、运行状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学院权力的结构、运行状态差别不大,呈现"趋同性";权力在高等学校中具有明显的集中性;除了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以外,"底部沉重"的特性在多数高等学校中的表现并不明显,学院缺乏应有的权力。推进学院治理要进一步理顺校院权责关系,稳步放权给院系,立足校情,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19.
高校内部管理权力关系的分析及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分析 ,高校内部管理权力主要有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 ,一般认为这两种权力并不是相互对立的 ,而是相互协调、共同从属于高等教育管理的目标。针对我国高校内部权力关系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调整高校内部权力关系的几个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代大学制度下的权力冲突与协调机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社会需要造就了大学,社会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高等学校内部权力冲突和协调机制的多样性。作为学术组织的高等学校并没有摆脱价值判断的价值自由。高等学校的定位、面临的社会文化传统、所处的外部环境、管理职能的专门化、校长的大学理念与权力观是决定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的主要因素。行政与学术合理分权,强化学者个人的学术权力,校内学术机构学术化,扩大院系学术自治,学术管理中的行政权力柔件化是现阶段建立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冲突协调机制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