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离不开的活动。虽然孩子有肤色之分、种族之分,但游戏是没有国界、没有隔阂的。幼儿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与同龄人的交往等,都主要通过游戏习得。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游戏时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同时把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行为都表现了出来。教师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发现孩子的兴趣以及孩子在生活中不太注重的细节。这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很大帮助,可以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听障幼儿虽然语言发展相对滞后,但他们也是孩子,也需要游戏。角色游戏能让他们将学习到的语言自主运用,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最终使听障幼儿融入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2.
听障儿童特殊的生理决定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他们在认知、学习、交往等诸方面的困难和心理偏差。作为教师,如何正确认识听障儿童的心里障碍,正确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呢? 一、听障儿童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听障儿童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因而听不到或者听不清周围的环境声音以及言语声的儿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聋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敏感,强迫,抑郁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角色游戏是儿童发展自我意识、摆脱以自我为中心、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听障儿童听力的缺陷,使其交往和互动有困难。教师介入得比较多,导致儿童的自主参与性较低,使得游戏真正的作用并没有被发挥出来。本文针对听障儿童参与角色游戏的自主性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几点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听障儿童早期康复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从认知、语言、交往等领域,依据正常儿童对应生理年龄相关行为的发展规律,编写了一套适合听障儿童早期教育的教材——《听障儿童早期听力言语康复训练》,目的在于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一套适宜听障儿童听力言语康复的辅导材料.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普及,许多0—3岁小龄听障儿童被发现,康复需求呈低龄化趋势。小龄听障儿童生活在家庭中,提升家庭康复质效意义重大。家庭一日生活可以作为小龄听障儿童家庭语言康复的主要内容,应遵循他们的身心特点,采用亲子互动的形式开展语言康复。  相似文献   

6.
一、角色游戏。 这是一种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扮演一定的角色,有主题、有情节的游戏。它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 角色游戏具有主动性、趣味性、社会性和虚构性的特点,易于为儿童们接受。在内容健康的角色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的角色,了解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学习劳动者的优秀品质。角色游戏要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启发诱导,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如对于一些软弱、怕困难的儿童,可让他们担任勇敢、机灵、克服困难的小侦察兵之类的角色;对于语言表达力不强的儿童,可让他们多扮演老师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趣味中的听障儿童语言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践的角度,根据听障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按照他们学习语言的顺序介绍了语言康复的八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步骤方法充分利用听障儿童的生理补偿,结合他们的身体特点,在"有趣"的基础上着重从构音器官训练着手,通过视觉培养他们的言语意识,利用残余听力及他们的触觉,嗅觉运动觉等训练发音,理解语言,积累词汇,发展有声语言,培养交往意识和对话能力,最后在生活中形成听障儿童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里有意识地培养并发展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将积累的各种生活经验再现出来,并通过操作及与他人的对话接触加深关于这些生活经验的印象,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的一种游戏形式。因此,教师应在角色游戏中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一定的指导,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9.
季兰芬在《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1年第1期上提出要加强普通幼儿园对融合教育的支持。一是座位的安排要富有人性化。听障儿童的座位应安排在教室中间靠前的位置,以便发挥助听器的作用,便于听障儿童看清教师的口形,并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听障儿童座位两边的健听儿童应有所选择,要挑选开朗、活泼的儿童,让他们帮助听障儿童获得更多的口语和知识信息。二是要引导健听儿童用恰当的方式和听障儿童交往。听障儿童接触比较多的是身边的小伙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4组聋健儿童在自然游戏交往中障碍表现的实验观察,分析了聋健儿童自然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表现形式,认为对严重听力损失的聋儿,聋健合一的自然交往,对聋儿的听觉语言康复作用不大,只有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聋健儿童双方进行有效的教育康复,才有可能架起聋健童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聋儿的听觉语言康复与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11.
姜夏 《考试周刊》2015,(14):193
<正>游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要求,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要使游戏深入、高质量地开展起来,使幼儿的创造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在游戏中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教师必须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角色游戏区最重要的是创造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交往、大胆表现的环境,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幼  相似文献   

12.
康复主题课是听障幼儿在特殊教育学校附属幼儿园进行康复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游戏又是康复主题课的基本活动方式。游戏具有的自主性和趣味性可以极大地激发听障幼儿参与康复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康复的效果。在由预备活动、复习、新授和巩固四个环节组成的康复主题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可以以游戏的形式渗透科学的康复方法,通过游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来巩固听障幼儿已有的技能,系统地训练他们字、词、句的听觉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主动交流的意识,提高口语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可以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学科,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阅读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对于听障儿童来说,获得一定的阅读能力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们先天听力不足,导致语言表达能力也在衰退。作为特殊学校的教师应正确认识听障儿童的先天不足,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通过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资源,提高听障儿童的语言能力,帮助他们拓展知识,增强想象力,进而全面提高听障儿童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残余听力检测是听障学生听力语言康复的基础工作。随着我国听障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语训才能早康复的理念已成为共识。本文就笔者学校听障学生听力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对听障学生进行听力检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活动之一,在成功的角色游戏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都会得到锻炼。但幼儿游戏能力的提升需要寻找时机,教育价值的实现也需要有所依靠,如生活经验、周围环境、材料以及教师的引导等。只有在众多因素的积极配合下,角色游戏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6.
徐丽娜 《教师》2013,(28):13-13
游戏对于儿童来说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的活动,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最好的方式,是他们快乐的源泉。他们假设游戏,却把游戏当成真实的世界。游戏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通道,游戏是孩子与世界沟通的主要渠道。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从古至今,角色游戏一直是孩子们必玩的游戏,是他们对生活体验的反映。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  相似文献   

17.
语言康复训练是利用听障儿童剩余听力,借助专业仪器和设备,通过听力语言训练,提高听障儿童对声音的感知能力,配合以口型、表情和肢体语言,以实现能听、会说目的的过程。因此,现代康复仪器和设备是语言康复训练不可或缺的。在多年的康复实践中,我校坚持在康复中组织教学活动,在  相似文献   

18.
角色游戏是一种以扮演角色、使用玩具去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它能让幼儿带着兴趣自主地、积极地作用于环境,动手动脑;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能体味成功感、挫折感,尝试解决冲突,满足情感交流,积累各种体验,获得身心和谐发展。角色游戏也是幼儿进行社会性交往的起点,孩子们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学会表达自己,理解他人和相互沟通;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规则,学会合作,学会处理矛盾和解决冲突;在交往中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并在交往中获得友善和仁慈的品质。因此,我们应以角色游戏为载体,促进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并为他们创造一切交往的机会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听力障碍是指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以及对声音的综合分析的各级神经中枢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而导致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习惯称为耳聋。听力障碍不仅损害儿童的听说能力,还妨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因此对听障儿童的早期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训练让他们有希望获得有声语言,走出无声世界。本人从事听障儿童康复教育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经验,以下是对听障儿童康复教育工作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12年前,苏州市盲聋学校开始与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附属花朵幼儿园合作进行听障儿童融合教育。12年过去了,40多名在花朵幼儿园学习的听障儿童,听力康复率为100%,所有已毕业的孩子全部顺利进入普通小学。追踪其中的17名孩子发现,他们的学业成绩100%合格,综合素质表现优良。3年的融合教育,不仅使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能力获得良好康复,更让他们在人际交往、社会情感等方面获得有效培养,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与主流社会的隔阂,为他们奠定了坚实的人生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