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所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是我国广大读者所喜爱的读物之一。亚·法捷耶夫(《毁灭》和《青年近卫军》的作者)在1936年写给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封信中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现译出供我国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得克萨斯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威廉·福克纳未发表的十四首爱情诗——《春之梦》。这部诗集是作者曾同意出版的一组长篇诗歌,也是他弃诗从事小说创作之前写的最后一部诗集,在此以后,他便开始了第一部小说《士兵的报酬》的写作。作者曾于1921年将这些诗装订成册,赠送给他的未婚妻埃斯特尔·弗兰克林,并于1923年经过重新编排之后交给了一家小出版商出版,但由于缺乏资金,以及作者本  相似文献   

3.
1831年,斯丹达尔重返意大利。1834年他开始创作《吕西安·娄凡》(直至1890年始出版),这是一本攻击七月王朝的小说。1839年,他出版了第二部巨著《巴马修道院》。这部极为复杂的小说以意大利为背景,它对爱情的千变万化及细致差别作了比《红与黑》更为精密的分析。监狱再次用作矛盾发展的场所。该书对于滑铁卢战役的讽刺性的描述也极为重要。书中的主人公法  相似文献   

4.
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此片还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配乐奖3项大奖。人们也许知道这部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然而比起大名鼎鼎的李安,知道小说作者的人可能就寥寥无几了。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作者扬·马特尔(Yann Martel)1963年出生于西班牙,父母都是法裔加拿大人。曾做过教师的父亲后来成为外交官。由于这个缘故,他从小就随父母旅居了许多国家,包括哥斯达黎加、法国、印度、伊朗、墨西哥、土耳其、加拿大和美国,最后定居在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的蒙特利尔。  相似文献   

5.
查尔斯·狄更斯于1870年逝世时,最后一部书《艾德温·德鲁德之谜》是不全的。许多热心的模仿者都企图完成这部书稿,有几个狗尾续貂的结尾获得发表。在这些尝试中,生活在佛蒙特的年轻技工和巫师 T·P·詹姆斯完成得最出色。他声言自己几乎不熟悉狄更斯或是他的文学作品,宣称只有在狄更斯的继续生存的灵魂出现,并告诉他怎样写时,他才得以于1873年完成了这部小说。詹姆斯的声言激起了人们的兴趣,加利福尼亚  相似文献   

6.
王善武 《世界文化》2006,(11):18-19
她的书让全世界的孩子和成年人着迷,她是迄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她荣获过很多奖项。她的新书无论何时问世,如饥似渴的读者都会在书店排队购买。她的书使她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女人之一。她就是J·K·罗琳,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1997年,J·K·罗琳在英国出版了第一本《哈利·波特》——《哈利·波特与点金术》。一年后,更名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这本书在美国出版。这本书向读者介绍的哈利·波特是一个额头上有一块奇特的电闪形伤疤的11岁孤儿。哈利不知道这个伤疤,他是一个强有力的男巫,他获悉了关于他过去的实情,琢…  相似文献   

7.
约翰·雷(1971—)是约翰·亨德森的笔名,21世纪以来,开始在美国小说界崭露头角,被誉为美国文坛新锐,2007年,被专门提携新作家的《格兰塔》杂志选为最优秀的年轻小说家。约翰·雷的第一部小说《睡眠的希冀》(The Right Hand of Sleep)(2001年)标志着他文学生涯的开始,这部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奥斯卡·沃克斯劳尔在"二战"期间自我救赎的经历。  相似文献   

8.
威廉·格扬(William Goyen)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和散文家。他一生共发表了六部长篇小说和几部短篇小说集,他的敬文抒情,奔放,富于想象力,博得了公众的承认和欢迎。格扬虽不象他的同代人杜鲁门。卡波特、戈尔·维达尔、诺曼·梅勒等受到人们广泛的注意和重视,但对于他的作品,同辈作家和文艺批评家都给予高度的赞扬。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阿卡狄欧》由克朗出版社在去年十月份出版,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墨西哥美国混血的两性人,他出现在得克萨斯州东部,一个男孩子曾恍惚看到了他。《出版者周刊》评论这部小说是“美的描写,寓于其中的是生活神奇般的力量。”1950年格扬曾以长篇小说《散发着芳香的房屋》蜚声文坛。七年后,他将这部小说改编成芭蕾舞剧本,并得到公演。《散发着芳香的房屋》也是一部以得克萨斯州东部生活为背景的家庭题材小说,小说的作者就出生在那里一个叫特里纳特的小镇上。由于在小说和  相似文献   

9.
正2006年11月,在美国上映了一部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投资拍摄的轻喜剧电影《美好的一年》。影片故事情节源于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向英国著名作家彼得·梅尔定制的小说《美好的一年》。2003年,彼得·梅尔在雷德利·斯科特的鼓励下,历时9个月完成了该部小说。雷德利·斯科特之所以向彼得·梅尔定制这样的小说,据斯科特讲,他第一次去法国的普罗旺斯,就被那里的迷人风光所吸引。漫山遍野的薰  相似文献   

10.
西班牙当代小说家曼努埃尔·比森特所著小说《海之声》已面世。凭此作品 ,这位作家(1936年3月10日生于西班牙的巴巴伦西亚)荣获阿尔法瓜拉小说奖 ,获得17 5万美元的奖金。这位作家声言 ,他去那里不是看重该奖金 ,而是为了探讨在整个拉美地区出版其小说的可能性 ,那里将有4亿潜在的读者。之后 ,他接受了记者采访。问 :您是否可以靠这部小说安度后半生 ?答 :并非如此。假如我一年写一部小说 ,也许能勉强维持生活。问 :《海之声》这部小说让您得到了17 5万美元的奖金。请问 :这部作品是否耗费您许多精力?答 :我是一个对工作十…  相似文献   

11.
黄飞 《世界文化》2011,(10):31-34
《大地》(英文书名TheGoodEarth)是美国作家赛珍珠的代表作,她的作品是“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大地》的成书不仅在中国国内影响广泛,更在美国国内产生巨大轰动,引起了美国人超乎寻常的关注。这部小说被很多西方学者称为继《马可·波罗游记》之后对西方人认识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12.
斯万艳史     
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福尔克尔·施勒恩多夫执导由马塞尔·普鲁斯特小说改编的电影《斯万艳史》尽管评论家提出了某些反对意见,这部影片还·是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在影片首次上映的一周内有10万以上巴  相似文献   

13.
金斯利·艾米斯(KingsleyAmis,1922—)是英国小说家、诗人、评论家兼教师。1954年,他的第一部小说《幸运儿吉姆》使他一举成名。这部书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富于喜剧性的反英雄的典型,他的名字在英国家  相似文献   

14.
苏联一家文学刊物从1988年7月29日一期开始连载奥尔图尔·凯斯特勒反斯大林的著名小说《中午的黑暗》,这部作品50年来在莫斯科一直被视为列共产主义的恶毒攻击。以1936—1938年在布尔什维克上层进行的清洗审判为主题的该小说前半部,已在列宁格勒文学月刊《涅瓦河》上刊出。历史学教授丘宾斯基在序言中把这部作品说成是对独裁者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一种有力的、富有艺术性的描绘”。丘宾斯基说,这位匈牙利出生的凯斯特勒揭露了“斯大林恐怖时期对人类精神上和  相似文献   

15.
罗伟章的大部分作品都与清溪河沿岸小镇,与他的故乡川东北三河流域有关,或可称为三河流域小说.这类似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或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不过,只有在《大河之舞》中,作者把清溪河本身当作写作对象.因此,较之罗伟章先前的多数作品,《大河之舞》是比较复杂也比较独特的.《大河之舞》的复杂性不在于情节或语言,尽管其情节和语言都可圈可点,而在于内涵,或者说,在于这部作品所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冈特·格拉斯在他的小说《铁鼓皮》初版时年仅30岁,这部关于小人物奥斯卡·马策拉特的小说取得巨大成功,20年后被福尔克尔·施勒恩多夫改编为电影,使引起争议的奥斯卡更加驰名。然而,尽管格拉斯一直在努力拼博,却再也没有创作出象《铁皮鼓》那样成功的作品。尽管他的其它作品如《非人的岁月》和《比目鱼》等都受到广泛的关注,但远非《铁皮鼓》那么为人们所喜爱。有时他  相似文献   

17.
<正>印度报纸曾在小说《英语,八月》出版三十周年纪念活动的报道中评价道:"如果说拉什迪《午夜之子》是印度英语小说的分水岭,那么《英语,八月》则是它默默无闻的孪生兄弟。"媒体的评价侧面体现了《英语,八月》在印度英语文学中的重要地位。这部1988年出版的经典著作依靠独特的"混种习语"收获了数百万读者的关注与喜爱。而它的作者,就是印度本土作家乌帕马尼  相似文献   

18.
以色列作家奥茨笔下的奇特人物张熙觉编译《菲纳》是生于1939年的以色列小说家阿莫斯·奥茨新创作的一部小说,于1993年10月在美国出版。这部小说叙述了一个在作出选择方面有困难的人。奥茨介绍说,“如果你问他是想要咖啡还是要茶,他考虑一会儿,然后回答,‘...  相似文献   

19.
这是我所喜欢的小说之一《哭吧,亲爱的祖国》的开头。这部小说干1948年出版,作者艾伦·佩顿(Alan Paton,1903-1988)是南非的一个白人英语作家。这部小说的魅力在于:语言优美,风格明畅简洁。它唤起非洲的精神,对南非人民和他们所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但最重要的是它对人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和研究,是一部感人  相似文献   

20.
9月14日,以《瓦解》、《动荡》和《人民公仆》等小说而闻名于世的尼日利亚作家奇努阿·阿契贝荣膺尼日利亚民族创造奖,成为此奖的第一位得主。阿契贝的小说《瓦解》是非洲文学的经典之作。并被认为是他写得最好的一部小说。小说的主题表达了白人殖民者来临后,主人公的个人生活乃至尼日利亚传统社会所发生的不可避兔的变化。阿契口1930年出生于尼日利亚的奥吉迪,先后就学于乌穆阿希亚和伊巴丹。1966年他卷人比夫拉战争,此后致力于政治和教育事业。《瓦解》写于1958年。小说首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伊博族的强者奥肯科的形象。他从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