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政治与伦理之间内在的价值关系看,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一般表现为对政治伦理的工具正当性和价值合理性问题的探究;从政治伦理的理论结构看,它应该包含政治伦理价值理念、政治制度伦理、政治组织伦理和政治主体伦理等内容;从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理论特征和影响看,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看,确立新型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加快制度伦理建设、树立全球政治伦理意识等,是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主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政治效能感是公民政治心理、政治态度的重要方面。调查发现,当前苏南地区村民自治中,村民的政治效能感总体水平不高,处于中等水平。村民关于村委会、基层政府的外在效能感较高、施政评价较好,但村民的内在效能感偏低,对自身政治影响能力信心不足。从村民个体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村民所处的社会客观环境两大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形成和影响村民政治效能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是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基本内容,体现自由、平等、民主、公正伦理精神的一种制度。当前由于宗族势力的根深蒂固,农民的自身素质较低,社会外部不良环境的影响,村民自治还没有完全发挥出它的优越性。我们要从村民自治的伦理精神制度化、村民自治伦理精神内化为村民的道德意识、营造良好的道德文明环境三个方面加强村民自治政治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提高特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我们近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学生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就调查反映出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当代伦理学的最新理论发展——关怀伦理理论进行分析。指出必须在女性主义政治运动的目标基础上,在政治哲学视阚内理解关怀伦理,将关怀看作是一种政治价值取向和公共德性,而非个人美德,才能明确关怀伦理的理论属性是一种政治伦理。  相似文献   

6.
政治生活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个体生存问题以覆类生存问题构成了政治伦理的双重底线,个人美德和公共道德的价值共契成为化解政治伦理化与伦理政治化之间五动关系的有效途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政治,亟待建构一种倡导“以人为本”、“和谐的”、“宽容的”以覆“发展的”等价值观的底线政治伦理。  相似文献   

7.
政治伦理是政治文明的核心要义,具有独特的理论旨趣,它不仅要对政治生活作出事实和价值性判断,而且具有实践性品格,政治伦理功能的发挥需要政治伦理的合理架构,学界已有的政治价值理念、政治制度伦理、政治组织伦理和政治行为主体伦理架构,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涵盖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8.
全球政治伦理的可能性及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政治伦理在世界各政治文明形态的比较中发展 ,在多元化与一元化 ,普世性与本土化、区域化辩证统一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全球政治意识伦理”。各民族国家政治伦理的发展 ,既要纠偏西方现代性启蒙心态的政治伦理的一元强求 ,又要反对价值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全球化对中国当代政治伦理发展具有双重影响 ,我们应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伦理  相似文献   

9.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观体现为政治行为的有序性、多元主义共识的包容性、社会关系的伦理协调性等方面。它是政治伦理的基本范畴,是一种肯定性的价值判断,是政治活动的一种“善”,体现了政治主体的价值目标和政治理想。但这种政治理想并不能满足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持久增升的价值期待。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分析了大学生需要心理的现状与特点,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大学生需要心理的特点,从引导需要积极发展、满足合理需要、注重需要差异、预测需要动向几方面着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