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金融危机以银行挤兑为特征,银行无非是信贷的一个代名词,挤兑针对存款,而信贷总要以贷款或者以利息率表现出来。贷款为货币形式,利息率也就是货币的价格。价格用货币单位来计量,这是商品价格。商品价格的生成机理和货币价格的生成机理是不同的两个问题,资产价格的生成,既和货币价格有关,也和商品价格有关。超量印钞,超量贷款,只有银行才能做这种事。可见,金融危机不过是银行自导自演一场闹剧的负面结果。分析贷款膨胀现象,利息差(银行利润)必然引起注意。本文拟通过思考利息率变量的成因,为进一步研究"金融危机的贷款膨胀起因"提供一个基础性平台。  相似文献   

2.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世界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世界新兴市场国家产生不利影响,包括增加流动性过剩压力、催生资产泡沫、降低债券收益率、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及促使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对此,中国应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监管,遏制资产泡沫,提高存贷款利率,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债务-泡沫"是不同于"债务-通缩"的新循环机制,能更好地解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宏观杠杆率的攀升及其所呈现的结构性特征.在形成机制上,"债务-通缩"本质上是资产价格大幅下跌与债务压力被动上升后引发的恶性循环,"债务-泡沫"则是资产泡沫膨胀与债务规模扩张交互作用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政策应对上,"积极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4.
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官方的外汇储备不断膨胀,至今已经超过10000亿美元。这不仅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使得中央银行很难对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应对官方外汇储备高增长的挑战,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当前最重要的话题之一。为了保持人民币的基本稳定,中央银行必须对进入中国的外汇进行对冲,这是形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缓解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和防止外汇风险当前要采取五方面措施:一是遏制其增长势头;二是通过外汇市场和外汇管理制度调整,减少顺差转化为官方外汇储备量;三是有秩序地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的币种结构,减持美元储备,增持欧元、马克等货币资产;四是转变引进外资理念,注重成本效益分析;五是加强国际沟通和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5.
1987年、1997年、2007年,无论是机缘巧合,还是上天刻意的安排,半个世纪来,全球资本市场大危机均和尾数为“7”的年份关系密切.同时,这半个世纪来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每次危机的影响和波及范围不断扩大.随着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最近两次的“逢7”危机(1997、2007)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的投资者们的影响更为突出. 2017年已经步入11月中旬,但“逢7魔咒”的声音并未断绝,不断创造历史新高的全球各大证券市场,叠加持续膨胀的资产和大宗商品价格,屡试不爽的“逢7魔咒”依旧需要投资人警惕.  相似文献   

6.
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资本市场的一个的难题。因而尝试从基金及其资产组合的流动性的差异来解释国内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国内封闭式基金及其资产组合的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的差异可以部分解释封闭式基金交易折价现象,同时封闭式基金资产和基金价格的流动性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特定走向,近期乃至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对人民币汇率走向仍是十分敏感的问题.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多年来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是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最直接和最表面的原因;二是美元相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持续贬值、美联储的连续降息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三是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政治博弈是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四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一个制度原因.文章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剖析,找出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因素,最后阐述对国内学术界的升值论和稳定论两种观点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8.
资产证券化及其在中国推进的相关问题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资产处理方式和融资工具,在我国正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对于正逐步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的中国来说,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盘活银行不良资产和增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推进住房按揭市场的发展、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为此,应建立政府主导型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一级市场、放松机构投资者的准入条件.  相似文献   

9.
技术商品的价格如何确定,这是当前技术市场亟待解决的一个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拟就技术商品价格形成的依据,谈几点看法。一、技术商品是有价值的商品技术商品有没有价值?这是研究技术商品价格形成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有的同志提  相似文献   

10.
库存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是价格,在经典的EOQ模型中,产品的价格被假定是一个常数,而实际产品的价格常常是随着订购批量的不同而不同的,即存在各种形式的价格折扣.本文给出两种类型的价格折扣:第一个是按订货量分段递增的折扣,即递增折扣;第二个是根据订货量确定的统一的折扣,即统一折扣.同时还会发现,有时库存费会随着商品价格的增加而增加.本文在考虑库存费用是否依赖于购买价格的条件下,为那些具有递增折扣和统一折扣的单一产品的库存问题找出了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