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需要”为视角构建高校德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育需要理论研究为基础,对德育需要及其特征进行分析,以德育需要为基础,建立包括德育对象、德育认知、需要培养、情感因素、德育接受、德育实践、德育选择、德育环境、德育境界及德育评价等以学生为主体的系统化高校德育机制,构建和谐的德育环境,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心灵赢得心灵,德育是人格赢得人格,德育是激情赢得激情。德育是求真,需要理想,德育是情感,需要体验,德育是校正,需要规劝,德育是人文,需要关爱,德育是过程,需要智慧。可理想、规劝、体验,还有情感,正在今天的德育里走失,德育,包袱日沉,忧郁四起,形式盛行。从事德育的诸多教师,面临尴尬,无所适从。德育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中学德育方法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必须进行革新,以增强中学德育方法的实效性。德育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渗透,德育需要结合社会实践,德育需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德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4.
德育时机是有利于德育主体和德育对象获得最大德育效益的时机,它是在个体内在德育需要和外部德育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和外部矛盾运动的"共振点"。所以,在德育活动中既要分析德育需要在德育时机形成中的作用,也应重视偶然性事件、德育情境、德育活动等外部因素对德育时机的影响,通过创设德育情境、开展德育活动、利用偶然性事件等方式激发受教育者的德育需要,创设良好的德育时机。  相似文献   

5.
高校德育隐性载体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德育隐性载体是指在高校德育过程中,联系德育主客体并承载、传递德育的内容和信息的间接、隐藏的形式和手段。高校德育隐性载体的运用和实施,需要探索专业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需要发挥学生管理承载和传递德育的作用,需要增强学生服务工作的育人功能,需要凝炼富有特色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性的消解和对"知性德育"的反思和批判,转型时期的高校德育需要新的本体理解,需要面向大学生作为主体的道德生活实践,需要关注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和德性发展。高校德育情感性缺失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要在情感德育理念指导下,在德育价值、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环境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实现高校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7.
满足学生的德育需要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本文拟从学生德育需要及存在的偏差,探讨满足学生德育需要的具体措施。并以此为指导来改革我们的德育观念,改进我们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生活德育探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活德育作为一个新概念,能否为教育理论所认同,生活德育的开展何以可能,这需要我们做五方面的逻辑思考:生活是否需要道德?需要什么样的生活道德?为什么需要生活德育?如何理解生活德育?学校生活德育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缺少新意、评价滞后、负面环境、内容上的偏差等客观存在出发,提出德育需要创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高职院德育创新需要开辟德育新途径、充实德育新内容、拓展德育新环境、更新德育新方式、重构德育新体系、建全德育新机制等主要德育创新点。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融合理念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同时为成人德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和教育载体。成人德育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的关系更加复杂,需要开展的活动也更加多样。这就不仅需要遵守相应的原则,还需要完善成人德育顶层设计、扎牢成人德育思想底线、搭建成人隐性德育桥梁和对接成人德育精准需求,提升成人德育质量和创新成人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11.
风险社会的到来冲击了高校德育。作为试图走出德育困境思路之一的生态学方法倍受青睐。按照德育生态的观点,高校德育需要对德育过程的构成因子进行优化,需要结合德育生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其中呈现的德育资源输入与输出比例的失衡、德育资源的损耗现象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优化德育结构,强化整体德育观念,协同其他德育形式,构建良好德育氛围。  相似文献   

12.
德育的理想价值有两个指向 :一是指德育在人们预计、想象中的价值 ,一是指德育在培育理想中所具有的价值。前者可以指德育所具有的全部价值 ,后者则指德育在某一方面的价值。本文中德育的理想价值 ,是指德育在培育理想中的价值。所谓德育在培育理想中所具有的价值 ,是指社会对理想的需要和追求 ,在德育能够满足这些需要和追求的功能属性上的对象化反映。因而 ,德育的理想价值 ,实质上是指德育在满足社会对理想需要和追求上的功能属性。德育的功能属性能够满足社会对理想的需要和追求 ,就是德育的理想价值。由于人的本质及追求和理想在人类社…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是德育研究者,这是时代的需要,是德育工作的需要,也是提高德育质量的需要,更是班主任自身成长的需要。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切实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4.
究竟谁是德育的主体,这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厘清德育主体的概念,明晰德育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有利于德育实践的深化与德育目标的达成。文章明确提出,德育活动作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师生在互为道德认识与实践的客体的同时,共同构成德育的主体。德育活动的展开,德育过程的深化,需要同时发挥师生作为德育主体的作用,即一方面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发挥学生自主道德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是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实现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为保持高校德育的有效性、持久性,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就需要构建适应网络社会发展需要的以人为本的高校网络德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的实际效果相对于高校德育的重视程度而言仍有很大距离,大学生群体道德状况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德育“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学生合理性需要与现实性需要的统一,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高校德育失效的实际状况,提高高校德育效果应从关注学生个体需要开始。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学校教育的统帅和灵魂。德育为先是指把德育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学校德育需要先进教育价值观的引领,需要从生命的视角进行审视,需要创设生态的环境,需要积淀深厚的文化,需要弘扬崇高的精神力量,更需要"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落实。德育是学校的生命,只有将德  相似文献   

18.
王立仁 《中国德育》2014,(12):17-21
德育实效测评是德育实践的客观要求,是摸清德育实效现状的需要,是增强德育实效对策措施现实性和针对性的需要。将德育领域内的教育内容要求抽象概括成为知识理解、观念认同和行为外化三大测评指标体系作为德育实效测评标准的理路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王菲 《教育探索》2015,(2):109-112
利用英语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进行德育渗透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英语教师要善于识别、客观评价、主动使用、积极拓展德育素材。为了更好地应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教师自身要提高德育意识、加强德育理论学习、挖掘教材中德育素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捕捉教育时机,也需要完善的教材内容,需要学校等有关部门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20.
德育"师本课程"就是为学生成长服务,为每一个学生选择适合生命成长的课程。德育"师本课程"的研发是德育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需要、德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应源于教材、基于学情、立于资源且需要付出很多很多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