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与世纪同龄的冰心老人,在1923年至1926年赴美留学和在美期间,写了一组书信体散文,这就是《寄小读者》。七十年来,这本散文集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今天的小读者仍然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  相似文献   

2.
从1909年开始,美国将庚子赔款的一部分退还给中国,用以支助中国的留学教育,史称庚款留学,目的是要通过教育中国当时的一代青年而获得精神和商业影响上的最大收获,但客观上却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杰出人才,从而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从1909年开始,美国将庚子赔款的一部分退还给中国,用以支助中国的留学教育,史称庚款留学,目的是要通过教育中国当时的一代青年而获得精神和商业影响上的最大收获,但客观上却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杰出人才,从而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陈曦  周娟娟  万祎 《留学生》2009,(10):12-19
60年光阴荏苒,60年岁月如歌。 新中国60年留学史,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构成了共和国发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从公派留学到自费留学,从以前苏联、东欧为主要目的国,扩大到遍布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几百人的队伍演变成上百万的浩荡大军……中国的留学事业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留学教育中,商人资助留学作为官费留学、自费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意义.近代"烟草大王"简照南作为一代实业家,在与欧美列强竞争的过程中,认识到"学之不兴,实业难兴",因而于1920年到1922年连续3年资送37名学生留学欧美,其中包括"中国会计之父"潘序伦以及对中国物理和水电事业作出极大贡献的倪尚达、汪胡桢等.他的这一举动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良好的反响,而且对中国的近代化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此外,这种留学模式的成功,对今天的留学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2009,(5):64-64
欧美同学会创立于1913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留学人员团体,迄今已走过96年的光辉历程。欧美同学会的历史.可以说是在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奋斗的历史;是同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在曲折中前进的历史;也是在党的领导下获得大发展、踏上新征程、走向新辉煌的历史。近一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留学人员不仅带回了国外近现代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进步的思想理念,而且自觉地聚集在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在欧美同学会这一具有光荣传统的组织中.为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奋斗、奉献。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2009,(4):F0002-F0002
欧美同学会创立于1913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留学人员团体,迄今已走过96年的光辉历程。欧美同学会的历史.可以说是在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奋斗的历史:是同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在曲折中前进的历史:也是在党的领导下获得大发展、踏上新征程、走向新辉煌的历史。近一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留学人员不仅带回了国外近现代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进步的思想理念.而且自觉地聚集在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在欧美同学会这一具有光荣传统的组织中,为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奋斗、奉献。  相似文献   

8.
“欧美同学会是具有光荣传统的我国留学人员团体。成立90年来,欧美同学会高举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旗帜,坚持‘修学、游艺、敦谊、励行’的办会宗旨,团结和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留学人员,为国家和人民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在2003年10月8日举行的欧美同学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欧美同学会作了高度评价。风雨兼程,逐渐发展壮大的九十年欧美同学会是留学海外各国归国同学自愿组成的民间团体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海内外留学人员的桥梁和纽带,成立于1913年。北洋政府时期,在著名学者梁敦彦、周诒春、颜惠庆、工正…  相似文献   

9.
虽然留学人数不断攀升,但从各个国家的留学政策来看,2003年可谓留学门槛的“提高年”:美国紧缩签证政策,60%申请人被拒;法、德推出面试评估,又“卡”住一批学生.进入中国市场没多久的南非也开始实行行前审查……在充满变数的2004年,  相似文献   

10.
李璐 《留学生》2011,(10):13-14
相比建国之初,当今出国留学的时代和背景不同了,出国留学的形式和途径、学习的领域和内容也各有不同,然而相同的是,当年朱光亚那一代留学英才倡导的“留学报国”精神始终如一,在一代代留学人员中不断传承发扬。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留学报国”的含义也有所拓展,不再局限于“回国工作”,留在国外,同样可以以多种方式服务和报效祖国。  相似文献   

11.
宋抠楠 《留学生》2014,(13):54-54
通过阅读“会史”,我对欧美同学会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到.“自中国派出第一批留学生之后,100年来,一代一代负笈海外的学子学成回国后,为国家民族的振兴和繁荣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百余年的留学史是‘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奋斗史,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出国留学、回国服务,大批归国人员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画卷中写下了极为动人和精彩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已经过去的2003年,留学市场异常热闹。留学说明会一场接一场地开;国际教育展一拨接一拨地来;教育机构的跨国合作也一个接一个;头一年留学预警一次又一次拉响警报……有权威人士说.2004年留学市场还会更加火热。预测留学市场,将有以下趋势——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部阐述中国近代留学问题的史著,舒新城编的《近代中国留学史》提供了从清朝同治九年到民国十五年(1870~1926年)近六十年来实为详尽的宝贵资料,从留学创议、制度、章程到赴欧美、东洋等国留学情况。因此,《近代中国留学史》成为中国近代第一部研究留学问题的专著,奠定了中国留学史研究的根基。它可说是研究有关中国留学历史的必读参考书目之一,而且也成为日后书写中国留学教育史的基本典范或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日本有一个30万国际学生计划,于2008年由日本政府宣布,目标是提高国际学生来日本留学的数量,从14万人增加到30万人。日本政府希望吸引到优秀国际学生,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日本教育竞争力,促进更好的教学和研究。到目前为止,中国是日本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对于日本留学生来说,最热门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中国。日本学生来华留学的比例目前已接近前往美国留学的比例。2012年,大约有2.1万名日本学生在中国留学,比2011年上涨了17.6%。留学中国的日本学生数量在中国国际学生中占第三位。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日本学生获得中国政府的奖学金,到新疆、甘肃等地院校留学。越来越多的日本大学生选择到中国进行短期学习,时间从8天到一年不等。  相似文献   

15.
正近代以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广大留学人员一直是一支重要力量。素有中国"留学第一人"之称的容闳认为,留学的目的就是"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一代又一代留学人员以自己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今天,广大留学人员依然是推动我国发展的独特资源。习近平同志指  相似文献   

16.
《留学生》2003,(2)
趋势一:“平民留学”成主流纵观几年来留学市场的风云变幻,大多数自费留学生的家庭背景“非富即贵”,但资深留学顾问却指出:2003年,“平民留学”将成为主流趋势。来自中等收入的家庭大多表现出了比较强烈的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意愿。实际上,漂洋过海的大军中,不乏行囊里装着父母大半生的积蓄和从亲戚朋友那里借贷来钱的孩子。在这些家庭的家长看来,出国留学并非是消费而是一项带有前瞻陸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自小平同志1978年发表有关留学问题讲话以来,我国留学教育已经走过了25年的不平凡的历程。如果说,在当时它还是一棵幼芽和一条小溪的话,25年后的今天,它已经发展成一棵参天大树和汹涌澎拜的巨流。25年来,我国的留学教育,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不够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它在不断探索中经受住了考验。我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留学教育发展的学者,在纪念小平同志发表有关留学问题讲话25周年的日子里,自然会激起一些不能忘却的回忆和思考的浪花。1978年是一个非常的时期,当时是“文革”十年浩劫刚刚过去,…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8岁的青岛男孩李清曦中断高中学业,独自去澳大利亚留学。两年后,他疲倦地拖着一个箱子回国,里面没有文凭,没有居留证明,只装着一个陪他度过大半留学生活的游戏机。他变成一个“海带”。经过一年反思,李清曦将自己的留学生活写成一本书——《别了,澳大利亚》,在书里,他坦言自己留学生活中的诸多过失和悔恨,希望别人能从他的经历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9.
《神州学人》2017,(7):38-51
作为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的主要配套活动,"中德留学45年"活动特别邀请了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各个时期中国赴德与德国来华留学人员各5位代表作为嘉宾发言,与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留学故事。他们结合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讲述留学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勾勒描绘出了不同时代脉搏下的留学编年史,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了"留学"在促进中德人文交流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就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留学故事吧。  相似文献   

20.
视线     
《教育》2006,(12)
英国留学:学成后可留英工作一年英国政府今年下半年将推出一项新的留学措施,即每年为1000名中困毕业生提供为期一年的工作机会,以鼓励中国学生赴英留学。这是日前在英困大使馆召开的最新“英国教育信息介绍会”上传出的消息。(刘波) 3年推出3项鼓励留学措施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官员介绍,从5月1日开始,所有研究生以及紧缺行业的本科生毕业后都将可留在英国工作一年,目前,苏格兰各大学的毕业生现已可以继续留在苏格兰工作两年。这就是英国政府刚刚推出的“研究生一年延签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