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裂隙化岩体广泛存在于地表浅层,为主要的地下水渗透介质之一,而裂隙网络构成地下水及溶质在裂隙化岩体中运移的主要甚至唯一导水通道.根据图论知识将裂隙网络概化为非连通图,采用图这种数据结构表示三维裂隙网络数据.编写了计算机程序识别裂隙化岩体中沿水力梯度方向的渗流路径,剔除对渗流无贡献的裂隙,可明显缩短裂隙网络地下水渗流与溶质运移数值模拟计算时间,使大尺度裂隙网络渗流与溶质运移模拟研究与工程应用的可行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和裂隙介质管道流模型,在室内建立一套裂隙介质管道网络试验装置,并开展裂隙渗流和溶质运移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定水头的饱和渗流条件下,不同几何参数组成的裂隙网络的渗流流量及溶质通量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流量和溶质运移通量与裂隙管网物理模型的有效空隙率、裂隙密度、裂隙产状、进出口数量等均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性.经进一步回归分析获知,流量与有效空隙率及裂隙密度、溶质通量与流量及裂隙密度之间皆存在较好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裂隙岩体立方定理的应用及演化,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研究,裂隙岩体溶质运移研究。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裂隙岩体的渗流、水力耦合、溶质运移的试验及理论研究。通过分析表明,立方定理等理论研究当前仍具有不可靠性,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这些理论进一步修正,在建立物模试验研究系统时,可采用粒子追踪技术进行传质研究,建立裂隙网络模型与渗流传质特性的定量评估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去。  相似文献   

4.
贾浩谋  焦莹  李琛亮 《科技风》2012,(5):139-140,144
基于双重介质模型对裂隙岩体进行数值模拟,可以更为贴近实际情况.本文在研究孔隙介质和裂隙的渗流控制方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建模,并根据研究的需要,分别针对不同裂隙宽度和不同渗透系数的孔隙介质模块组合对出水量分配的影响;增加不同渗透系数孔隙介质模块对出水量分配的影响、不同孔隙介质对出水量分配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层流状态下,双重介质渗流的水量交换主要特点如下随裂隙宽度增加,裂隙出水量占出水总量百分比显著上升;随孔隙介质模块组合渗透系数的增加,裂隙出水量占出水总量百分比下降但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相似模型和数值分析方法,对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的移动规律及导水裂隙带的发育特征进行了探讨。根据相似原理,进行了相似模拟试验研究,采用离散元软件UDEC对覆岩移动及裂隙发育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煤层覆岩下沉曲线、导水裂隙带的发育规律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工作面开采覆岩破坏UDEC数值模拟及井下打仰上孔测漏水量方法对山东某矿3上207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进行了计算,进而对比三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采用渗透张量表征各向异性介质的渗透性,尤其是裂隙介质渗透张量的提出和应用,为发展岩体水力学的理论研究和完善基岩地下水的评价方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本文介绍了渗透张量的基本理论,并应用于南昆线长2000米的裂隙涌水隧道——草庵隧道。通过实地测量裂隙的几何参数,用渗透张量理论计算草庵隧道范围内含水岩体的非均质各向异性渗透率进行分析,为施工单位预测和防治隧道涌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钻孔煤岩的破坏规律;采用理论分析手段,分别建立复杂应力、瓦斯压力、瓦斯渗流以及它们耦合作用下卸压钻孔周围裂隙煤岩体损伤演化方程和三维弹塑性本构关系方程,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求解,对卸压钻孔煤岩体的破裂规律进行分析。利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对卸压钻孔煤岩的变形破坏过程、破裂过程及其在位移控制加载方式条件下的透气性演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龙滩水电站上游帷幕体细微裂隙岩体防渗处理的施工工艺,实践证明采用高压、深孔丙烯酸盐化学灌浆技术,使细微裂隙岩体得到了有效充填,弥补了水泥颗粒浆材的不足,为类似工程拓宽了视野,积累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0.
“非均质裂隙岩溶地下水水质演化与污染控制及应用”项目由徐州市城区水资源管理处、徐州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和徐州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完成。项目以徐州市非均质复杂岩溶含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研究与现场试验、实验测试与数值模拟、机理研究与技术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综合运用水文地质学、环境科学、数学模型与数值计算、微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分析了城市化影响下裂隙岩溶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空作业人群上升,交通事故剧增,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呈上升趋势,常伴有脊髓等神经损伤,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很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多数研究者主张手术治疗,以求尽快达到脊柱的稳定性和脊髓减压的作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自80年代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以来,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治疗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器械种类亦较多。经椎弓根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具有三维空间复位和短节段固定等优点,文章就近10年来椎弓根内固定术用于治疗胸腰椎段骨折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曹春梅  高爽 《大众科技》2014,(11):256-258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开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应遵循马克思的物质变换及其断裂思想,坚持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三个着力点:生态文明法制建设要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要符合社会和自然发展规律的要求、要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及执法必严。  相似文献   

13.
14.
15.
桡骨远端骨折指的是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3cm内的骨折,是一类临床很常见的骨折类型,大约占成人全部骨折中的15%[1],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患者的发生率亦越来越高。桡骨远端骨折大体可分为关节外骨折与关节内骨折,前者又可根据远端骨折块的移位及成角关系分为Colles骨折与Smith骨折;后者则命名为Barton骨折。根据AO分型,若为关节外骨折且移位不明显者,完全可以行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即可;然而对于关节内骨折,特别是关节面粉碎性骨折,则需要手术解剖复位,以恢复日后腕关节的功能。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手术入路一直以来较为多样化,每种入路亦有其优缺点,在此,文章针对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手术的入路做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某矿构造突水可能性大,危险大,水压高、含水层多等特点,为了达到巷道掘进面顺利通过断层的目的,采用"三维"立体加固技术对构造破碎带进行处理,选择适合该矿的注浆系统,并设计了合理的注浆工艺和注浆参数。结果表明,"三维"立体加固技术有效的改造了构造破坏带,解除了断层水害威胁,确保了巷道安全穿过断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值得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开放性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用AO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开放性髌骨骨折19例,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方时间12.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为89.5%,伤口一期愈合率为95%。结论:在高原地区对开放性骨折及创伤伤口,早期只要清创彻底,一期进行骨折内固定是可行的,术后给予有效抗生素的应用,伤口都能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19.
王金土 《科技通报》1999,15(4):316-318
为保存因外伤所致的伴有部分冠折的离体脱位牙,在对患儿体外根管充填治疗后,用螺纹钉加光因化复合树脂修复其缺损的牙冠,同时用PH为1.0的枸椽酸处理牙根表面,对18例21只患牙进行了即刻再植,结果表明,以往常被扫弃的伴有冠折的完全性脱位牙,在经过适当的治疗处理后可以再植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