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斌 《数学教学》2004,(4):9-10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若能重视对课本习  相似文献   

2.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若能重视对课本例题进行变式训  相似文献   

3.
顾林娟 《考试周刊》2009,(14):161-162
变式教学是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变式教学,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4.
<正>变式教学就是对数学中的命题、例题、习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从而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变式例题、变式习题教学,可达到一题多用、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多题归一的效果.变式教学的作用主要有两点:1.变式教学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变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采用习题变式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学生思维品质、提高数学能力的有力工具。所谓变式,就是从一个基本问题出发,不断变换所提供的材料或问题呈现的形式,使事物的非本质特征时隐时现,而事物的本质特征却保持不变。所谓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探究,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方法。以下是笔者以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第二册(上)复习参考题八B组第6题为基本问题进行的变式探究,阐述习题变式的学习功能和变式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余雪妹  于海波 《物理教师》2009,30(12):43-46
变式教学指从一道题目出发,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问题或改变题目设计的物理情景,重新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变式教学,揭示物理规律;通过原型题的变式题组训练,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通过变式教学,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优化高三物理复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所谓变式教学是对数学问题的条件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情形的变化,达到一题多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以普通高级中学课本第二册(上)第99页的例题为例,对变式教学进行一点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近十年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我发现变式教学能明确、具体、有效地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一组恰当的变式题组可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辨析与总结归纳,所以数学课堂采用变式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能拓展学生思维,有效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我经常在数  相似文献   

9.
变式教学就是对数学中的命题、例题、习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从而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变式例题、习题教学,可达到一题多用、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多题归一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如何将一个题目恰当的变式,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和技巧,现举例说明.一、简单变式不改变题中文字内容及图形结构,只将条件和结  相似文献   

10.
运用样例进行解题教学,会时常用到解题变式。其中的一题多解能够充分体现变式思维。运用不同数学分支中的方法、运用在同一数学分支中不同的数学原理、运用同一数学原理的不同时机与角度,都能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因此,在高等数学一题多解样例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变式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朱叶青 《师道》2009,(10):41-41
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是指对例习题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多方面的演变探究,使一道题变成一类题,又由一类题变成多类题,让学生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下重新认识。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合理的变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探求“不变”的规律,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数学变式教学,即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概念、性质、定理、公式以及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作出有效的变化,使其条件或形式发生变化,而本质特征却不变.变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很好地落实双基的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它在教学实践中有着广泛而实在的  相似文献   

13.
黄坪 《数学教学》2000,(1):34-37
以问题为出发点的解题教学,已使广大数学教师从题海中解脱了出来,形成了生动活泼的以某一典型问题为中心、变题手段为形式、提高思维素质为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以一胜多、举一反三的变式训练,给数学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娴熟的变题技巧,高超的变题艺术,似色彩纷呈的万花筒,变幻出多姿多彩的数学问题,为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着重从变题策略和变题技巧两个方面,谈谈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变式训练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变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为一堂课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师应精心设计变式题,以达到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品质,防止定势思维的目的。变换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如基本题:4+2=□,5-2=□。变式题:□+2=6,□-3=2。经常设计这种练习,不仅能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变换叙述形式。如基本题:24的约数有( )。变式题:24能被( )整除,( )能整除24,24是( )的倍数。这种变式题虽然变换了叙述形式,但约数的本质始终恒在。通过解答,学生对约数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变换所求问题。如基本题…  相似文献   

15.
变题教学是对教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题,以暴露问题的本质,揭示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题教学,使一题多用,一题多法,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够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孙雷 《广西教育》2014,(41):80-81
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所使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根据变式的对象不同,变式教学存在不同的形式。解题变式是以题目的变化为对象的一种变式,它的范畴不仅局限于题设和结论变化,更应包含多种方法运用于同一题目或同一方法运用于不同题目的解决上。一、改变条件,构造相似问题情境所谓改变条件,构造相似问题情境,就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结合教学需要,对题目中条件和结论进行变换,即等价变换或非等价变换,也即对题目中的  相似文献   

17.
变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技能和思维训练的重要方式.通过变式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变套式为新式,变模仿为创新,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本文就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这三个方面,谈谈如何运用变式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8.
变式教学作为教学现象,在数学教育领域的使用是常见的,其课堂实施形式较多体现在基本概念的变式、数学命题的变式、图形的变式、解题的变式(如,一题多解、一法多用、~题多变)等,顾泠沅先生提出的过程性变式与杜宾斯基(Ed Dubinsky)的APOS学习理论不谋而合,他们都认识到作为学习结果的“图式构建”离不开“操作和过程”这两个重要环节,而过程性变式应该是执行“操作和过程”这两个环节的有效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9.
对于数学变式题的分类,有许多不同的界定.孙旭花、黄毅英、林智中合作的《数学问题结构性变式的研究》(选编于《中国数学双基教学》)将变式分为表面特征变化的水平变式和结构变化的垂直变式.表面形式特征是指问题呈现的表述方式的“浅层”特征,数学结构特征指涉及问题本质的概念、关系与原则等的“深层”特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刘宗宝 《考试周刊》2012,(58):48-50
有效教学是目前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理论界探讨的重要课题.解决问题的钥匙应该是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教学能优化思维品质,推动探索创新,使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教学中应该精讲多练,质疑辩论,师生共探.一题多变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及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及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变化教学可从一般化,变图,变式,变条件和题组教学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