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表面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的三种蔬菜: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青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L.)Makino.var.communis Tsen et Lee)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终压为300Pa的真空预冷中.研究它们表面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双孢菇表面降温效果最好,青菜次之,番茄最差;而且双孢菇在预冷过程中,表面会有过冷现象发生:青菜的叶部与茎部相比,叶部的降温速率和复压阶段的升温速率都较快;此外,在青菜表面的轻微损伤处出现了局部低温.  相似文献   

2.
双孢菇日光温室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夏季凉爽,适合栽培双孢菇.本文依据实验总结了双孢菇日光温室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双孢菇质地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降低胆固醇,降血压之功效,并对人体内的癌细胞及病毒起抑制作用。1年双孢菇所含蛋白质,相当于1公斤肉、1.5公斤鸡蛋或6公斤牛奶的含量,将成为继植物、动物之后人类第三大食源。山东省曹县多种经营办公室用麦秸(稻草)种双孢菇,每公斤麦秸产800克菇,盈利3~4元,为开发麦秸资源打开了一条好财路。一、培养料的制作 1.堆制先在地上铺一层麦秸,厚度0.2米左右,宽2.5米,长度不限,麦秸上面撒一层肥料,如此一层麦秸一层肥料,至高达1.5米即可。肥料上部多,下部少为  相似文献   

4.
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文辉 《青海科技》2007,14(2):50-52
本文详述了双孢菇在青海省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针对利用双孢菇漆酶提取人参皂苷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实验选取藏南粉报春种子萌发的无菌苗上胚轴为材料,接种于MS+NAA(0.1~1.0mg/L,单位下同)+6-BA(0.1~2.0)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芽,其中MS+NAA(0.1~0.5)+6-BA(0.1~0.5),30~45d可诱导出健壮的丛生芽,并可作为丛生芽增殖培养基,繁殖系数达5.0。生根培养基采用1/2MS+IBA1.0,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7.
嗜酸乳杆菌高密度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嗜酸乳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温度、接种量、起始pH等)和培养基组成对其影响.优化后确定了嗜酸乳杆菌的高密度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5.8,培养温度为37℃,培养条件为亨-盖特厌氧培养,接种量为4%,培养时间为22 h.并且筛选了碳源,氮源及氮源的浓度.基配比为:2%乳清粉(w/v),1.5%牛肉膏(w/v),1.5%蛋白胨(w/v),0.058%硫酸镁(w/v),0.025%硫酸锰(w/v),0.22%乙酸钠(w/v),0.2%磷酸氢二钾(w/v).将该菌在此增菌培养基上培养,在37℃下培养22 h,菌数可达到1.17×1011cfu/mL.  相似文献   

8.
大棚黄瓜与双孢菇套种技术,解决了冬季双孢菇出菇难的问题,同时又降低了投入成本,促进了黄瓜生长,提高了大棚种植效益,在北方农村很有推广价值。建造大棚建造一般的冬暖式大棚即可,棚长约60米,宽7米。大棚要建在土质肥沃、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的地方。棚建好后重施厩肥和磷、钾肥,深翻整平,并浇1遍大水。然后用浓度为0.5%的敌敌畏和三氯杀螨醇溶液均匀  相似文献   

9.
硼酸和钙离子对红叶李花粉萌发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1种不同的培养基,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硼酸和钙离子对红叶李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硼酸和钙对花粉的萌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起抑制作用,红叶李花粉萌发的最适硼酸和钙离子浓度分别为100mg/L和500mg/L,在最适培养基上(10%蔗糖 100mg/L硼酸 500mg/L钙离子),红叶李花粉的萌发率为72.56%。  相似文献   

10.
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NRRL-B593在葡萄糖基质中可以代谢产生丁醇、乙醇、异丙醇。乙醇脱氢酶(ADH)是产生醇类的关键酶,比较了拜氏梭菌(C.beijerinckii)NRRL-B593在葡萄糖基质与氨基酸基质中ADH活性,为进一步研究该菌株的代谢及表达调控提供理论基础。首先通过监测C.beijerinckii NRRL-B593在不同培养基中D_(600)值,绘制生长曲线,后在8000 r/min,10min下收集对数期与稳定期的细胞,利用厌氧型细胞破碎仪French Press获得无细胞抽提物(CFE),最后通过Bradford法测量蛋白质含量,在厌氧条件下利用丙酮为底物,NADPH依赖型的氧化反应测其酶活力。结果显示,稳定期的ADH酶活力远远高于对数期酶活力高,氨基酸培养基中的ADH酶活力高于葡萄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硼酸和钙离子对红叶李花粉萌发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晓芬  郑剑宇 《大众科技》2007,(11):134-135
通过11种不同的培养基,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硼酸和钙离子对红叶李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硼酸和钙对花粉的萌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起抑制作用,红叶李花粉萌发的最适硼酸和钙离子浓度分别为100mg/L和500mg/L,在最适培养基上(10%蔗糖 100mg/L硼酸 500mg/L钙离子),红叶李花粉的萌发率为72.56%.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花叶良姜(Alpinia sanderae Hort.)根状茎为材料,对其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试验表明:初代无菌芽萌生培养基为MS+6-BA(6-苄基腺嘌呤)2.5 mg/L(单位下同)+IBA(吲哚丁酸)0.25;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KT(激动素)0.5+IBA 0.5;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25,其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青苹果竹芋(Calathea rotundifolia cv.Fasciata)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初代诱导无菌芽萌发的培养基为MS+6-BA(6-苄基腺嘌呤)3.0mg/L(单位下同)+NAA(萘乙酸)0.5;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2.5+KT(激动素)0.5+NAA0.25;试管苗生根诱导培养基为1/2MS+NAA0.25,其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乌奴龙胆的组培快繁体系,该研究选用采自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羊达乡境内的乌奴龙胆植株进行组培快繁实验。实验对乌奴龙胆的合适外植体、HgCl2溶液最佳消毒时间、最佳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基、最佳生根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带节茎段适合作为乌奴龙胆组培实验中的外植体,叶片块不适合作为外植体;HgCl2溶液最佳消毒时间为6min,平均未污染率为66.67%±3.33%,平均成活率为63.33%±3.33%;最佳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为:P7处理组(MS+0.1g/L肌醇+30g/L蔗糖+5g/L琼脂粉+2.0mg/L 6-BA+1.0mg/L IAA pH5.6),平均芽增殖倍数为2.47±0.12,平均芽长度为17.07±1.56mm,平均未玻璃化率为80.00±5.5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T5处理组(1/2MS+0.1g/L肌醇+30g/L蔗糖+5g/L琼脂粉+0.3mg/L NAA+0.3mg/L IBA pH5.6),平均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数为3.63±0.09条,平均根长度为39.03±0.30mm,平均根健康率为85...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21)
由于血清会增加支原体、病毒和朊病毒污染,使纯化过程复杂化,因此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的悬浮培养最好使用无血清培养基(serum-free medium,SFM),但是没有通用的SFM以用于所有细胞系的培养。因此,需要针对每种单独的细胞系开发特定的SFM。本文综述了CHO细胞SFM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培养基的质量好坏是生物制品生产成功的关键,文章就猪丹毒(G4T10株)培养用肉肝胃膜消化汤的质量控制阐述培养基制备过程的细节控制。并根据实际经验与兽用生物制品规程规定办法进行对照试验,选择最佳配方进行该培养基制备,以确保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应振土  李曙轩 《科技通报》1992,8(4):232-235
将乙烯拮抗剂硫代硫酸银络合物[Ag(S_2O_2)_2~(3-),Silver thiosulphate complex,STS]直接加到培养基中,以探讨STS在培养基中的稳定性及其对瓠瓜(Lagenaria siceraria Standl.var.hispidaHara)性别分化的效应.结果表明:STS在MS培养基中对光照(2400 lx)和高温(121℃,11.8×10~4Pa,15min的高压灭菌)的稳定性与其本身的浓度及其AgNO_3同Na_2S_2O_3的摩尔比有关.在光照条件下,较高浓度的STS(100~1000μmol/L)相对分解率较低(4.5%~7.0%).在高压灭菌条件下,以浓度较高的、AgNO_3同Na_2S_2O_3的摩尔比较低的STS较为相对稳定.在离体条件下,STS能有效地诱导瓠瓜的潜在雌花芽发育成为雄花.经高压灭菌后,STS仍然具有这种诱雄作用,但其作用强度则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8.
四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酯酶同工酶的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萌发 1 5天的四合木 ( Terraena mongolica Maxim.)为外植体 ,以 MS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不同激素浓度 ,诱导子叶和胚根形成愈伤组织。选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的观察 ,进行酯酶同工酶的测定 ,得出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的培养基 ,体细胞胚胎等过程中酯酶同工梅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19.
以光叶楮的根段为外植体,探索其试管苗体系的建立。结果表明:(1)外植体适宜的消毒方法为0.1%升汞,8min;(2)不同培养阶段适宜的培养基为:诱导愈伤组织,MS BA3.0 NAA0.3;诱导不定芽,MS BA2.0 NAA0.2;丛生芽增殖,MS BA1.0 NAA0.1;生根,1/2MS NAA0.1(3)增殖倍数及周期,一个周期(28d),增殖系数可达3.8。  相似文献   

20.
大花绿绒蒿为藏药常用药材。本课题研究了大花绿绒蒿活株内生真菌多样性。实验采用PDA培养基分离培养了大花绿绒蒿活株的内生真菌菌株,采用ITS-rRNA基因片段测序比对法鉴定了内生真菌菌株的种属,并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分析了大花绿绒蒿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从大花绿绒蒿活株中分离得到26株内生真菌,经鉴定为18属,其中根部为内生真菌的主要分布部位,毛霉属(Mucorsp.)和新丛壳孢属(Neonectriasp.)是植株根部的优势菌群;H和E指数分别为2.715和0.939,表明了PDA培养基可以较好的分离得到大花绿绒蒿活株的内生真菌。实验结果能较全面的反映大花绿绒蒿活株内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