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面语言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就是简洁.它的最高标准应当是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提出并身体力行的"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叶圣陶先生用这个标准衡量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称赞它"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和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叶圣陶《文章例话》,三联书店,1983,第7页)  相似文献   

2.
书面语言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就是简洁。它的最高标准应当是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提出并身体力行的“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叶圣陶先生用这个标准衡量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称赞它“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和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叶圣陶《文章例话》,三联书店,1983,第7页)[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启发讨论--奏响师生平等交往的和谐乐章 [案例] 老师正在教学<草船借箭>.一个学生质疑:"我觉得课文题目上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因为‘借要在征得别人同意的情况下,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用后再归还.'可是课文中的箭既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也不说归还.所以不是‘借箭'是‘骗箭'".  相似文献   

4.
近读<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5期李耕拓先生的大作<"行""火"与"伍">,获益良多.李先生认为:行,"古代兵制","‘同行十二年'意即在同一个行里生活、战斗了多年.它与上文的‘火'相对应.因此,将它释读为‘行(xing)军打仗'是错误的".此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祝福>多次描写"祝福"并以"祝福"为题.在探讨其深刻含义问题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认为,"文章以‘祝福'起,‘祝福'终,中间多次写到‘祝福'".很多教辅用书,包括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编写的,也都众口一词:"小说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挖掘他们内在潜能,促进自主学习方法的形成. 在教<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就向预习完课文的学生提出这么一个问题:"诸葛亮明明是用计谋从曹操手中骗来弓箭,题目中的‘借'换成‘骗'不是更好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周瑜让三天造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却骗来了,但谁说自己是骗子呀,因此用借".有的说:"骗比借更直白",有的说:"既是借,肯定要还,只不过还的方式很特别,是在下次交战还给曹兵,所以‘借'字没有用错,而且还是点睛之笔".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7.
创刊于1968年的世界权威性学术期刊<自然>于3月11日出版了"中国特刊".用该杂志主编菲利普·坎贝尔博士的话说:"以‘特刊'形式介绍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对<自然>来说是史无前列的.  相似文献   

8.
作家萧乾因在一篇文章中使用"残废"一词称呼残疾人,一位残疾人读了文章后,给萧乾来信说:"你在文章中用‘残废'一词刺痛了我.我是一个失去左臂左腿的人,但我并不是废人.我还开着书店,并且卖着你写的书.我有残疾是事实,可我是否就废了呢?中国成立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难道你没有看报?没有注意到‘残疾人'三个字?"萧乾意识到自己的文章用词不妥,也被这位残疾人的信深深打动了.于是,他在<人民日报>上写了一篇短文,向这位残疾人公开道歉.  相似文献   

9.
刘沛 《小学生导读》2014,(11):16-17
正天上繁星点点,地上彩灯闪闪。花田小学的夏日纳凉晚会拉开了序幕。主持人乖乖猫闪亮登场:"今晚的主题是猜字谜,猜中了有奖品哦。""人有它大,天无它大。打一字。""这是什么字呀?"屁屁猴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这个字谜的答案是‘一'字,‘人'字有了‘一',成了‘大'字,而‘天'没有了‘一',就成‘大'字了。"乖乖猫一说完,大家都恍然大悟。"上不在上,下不在下。打一个字。"主持人刚说了谜面,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认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屈原列传>(节选)(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4)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该句中的"谤"字,<教师教学用书>和其他很多资料都理解为"诽谤、诋毁";一些辞书也不例外,如<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谤:释[2](动)诋毁,诽谤.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事实上,这里的"谤"字应该释为"批评、指责".  相似文献   

12.
黄山谷<点绛唇>(浊酒黄花)词序云:"重九日寄怀嗣直弟,时再涪陵,用东坡<余杭九日〈点绛唇〉旧韵>."<全宋词>:"案‘再'字疑是‘在'之误."人皆以为此词系山谷"再(在)涪陵"作.如,<文献>1998年第4期胡可先<黄庭坚词系年考证>"绍圣二年乙亥(1095)"条:"考山谷谪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在绍圣二年,其<黔南道中行记>云:‘绍圣二年三月辛亥次下牢关.'词当即是年在涪陵作."  相似文献   

13.
释"牿"     
刘艳丽 《现代语文》2006,(8):122-123
<说文·二上·牛部>:"牿,牛马牢也.从牛,告声.<周书>曰:‘今惟牿牛马.'"[1]<说文解字注>中说:"<费誓>:‘今为淫舍牿牛马.'大小徐本皆无‘淫舍'二字,今刊本妄增之.此许偶遗二字,非必许所据<尚书>少二字也.惟大放牿牢之牛马,故令无以获穽伤牛马,若牛马在牢中,获穽安得伤之?<周易>:‘僮牛之牿.'许及九家作告,郑作梏.刘、陆作角,不训牢也."[2]  相似文献   

14.
六年级新学期的第一堂<思想品德>课,我是这样开始的: 当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思想品德"四个字后,我问道:"同学们,这节课是<思想品德>课.大家仔细看看,‘思想品德'这几个字有什么特别?"学生们想了想,说:"‘思想品德'四个字中有三个字是心字底.""对.那么,这门课主要要我们学习什么?""学习做一个有高尚心灵的人."有一个学生回答."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15.
汉语教材对词组、"结构"是这样称谓的:"在古代汉语里,表示比较的介宾词组放在形容词的后面(‘苛政猛于虎')"(王力<古代汉语>第455页);"有时候‘者'字用在主谓结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王力<古代汉语>第361页);"(五)关于介词结构的位置……一般地说,以‘为'与'组成的介宾结构以前置为常,(朱星<古代汉语>第148页)"‘于'作介词,组成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形容词的前后作状语或补语,多数用作补语."(大学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古代汉语>第168页)"第三,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全国自学考试教材古代汉语>第469页1现代汉语早已把词组、"结构"改称短语,可古代汉语这样的称谓一直不变,而且不统一,造成古今汉语的称谓不一致,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数据库技术对四套新课标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的"用字"状况进行统计.内容涵盖四套教材的课文字量字种、学段字种、课后会认会写字统计等.统计结果表明:课文中汉字字种、字量差距明显,字种数基本上都超过<语文课程标准>.识字写字四套教材基本上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编写,识字内容做到"先认后写,识写分离".会认会写字安排上,汉字的字种和字序随意性大.从教材用字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比较来看,两者有部分出入.研制<基础教育中小学常用分级字表>成为解决问题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杜甫<客至>中的"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肯"字如何解释.实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版,P146.本文所谈教材皆为人教版)将"肯"释为"正、恰".这显然不妥.因为,若是"正'与邻翁相对饮",那么,"隔篱呼取"就成了多余的举动了.  相似文献   

18.
论"愚"谦称     
"愚"作为自谦的用法,争议较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吴小如先生在<长辈对晚辈的谦称>一文指出:"'愚'字确是以上对下、以尊对卑、以长对幼的所谓‘谦词',平辈之间是不能用的.……这个'愚'便是长辈对晚辈的谦称."  相似文献   

19.
赵丕杰先生认为,"曾几何时,中国足球联赛曾经是举国关注的焦点,其品牌价格曾让各个财团趋之若鹜……"一语中的"趋之若鹜'也用错了".理由是:"许多企业争相赞助足球联赛,是正常现象,没有什么可以贬抑或讥讽的,不应使用贬义成语‘趋之若鹜'."(详见<"曾几何时"不等于"过去""当初">,<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1期)对此,笔者持不同看法,兹提出求教于赵先生及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说:"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思想的表达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规定,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显然,语文课向中学生进行语言净化和美化教育,是实现这种转变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多年来,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现缀之成文,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