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往今来,爱清洁爱到极致的人,恐怕首推元代大画家倪云林了。有一天,朋友徐氏由远方来访,适逢倪云林的仆人入山担泉水回来。倪云林用前桶煎茶,后桶洗脚,弄得徐氏莫名其妙,问他原因,他说后面那桶水被童子的屁气弄脏,所以用来洗脚。  相似文献   

2.
元代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史上抒情写意的最高峰。元画以高逸为尚,放逸次之。倪云林的山水画是高逸的最典型代表,是中国山水画史上高逸的颠峰。倪云林创作的山水画,以其独特的语言,把中国文人画发展到空前完美的形式。倪云林的绘画形式在构图、章法、笔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画面布局有自身的艺术规律,这些画面语言组成空阔、平淡、幽静、萧疏的意境。通过对倪云林作品形式的研究,深入体会倪云林的绘画艺术,更好的对倪云林的绘画进行学习、探讨。  相似文献   

3.
列出画史上"元四家"之一的倪瓒诗文集的7个主要版本.明天顺荆溪蹇刻七卷本《倪云林先生诗集》,为倪云林诗文集之祖本;清康熙城书室刻十二卷本《清閟阁全集》,为倪云林诗文集最完善之本.而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中《云林画谱》为倪瓒所作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4.
在对倪云林画风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他的画朴素、简洁,但内容宽广、丰富,给人以清越婉约、明秀悠远的意境。云林山水画的这种"悠远淡则真"的风格,正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值得借鉴和研究的,于是,我们尝试呈现"外显简约,内隐至真"的课堂特点,试图让课堂教学成为一幅中国画:教学内容讲究"取舍",教学方法讲究"开合",教学过程讲究"疏密",教学评价讲究"穿插"。  相似文献   

5.
<正>"逸笔"的提出见于元代倪云林的题画。题曰:"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者也。"这段话语成了文人画自我标榜的法典。"逸"很早就是中国艺术评论中的一种标准,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就将评画标准定为"能、妙、神、逸"四种。何为"逸"?他举了王墨的例子,说王墨醉醒之后"即以墨泼,或  相似文献   

6.
和而不同,示素质教育之范;以文化人,奠美好人生之基。无锡市东北塘中学(锡山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地处无锡市锡山经济开发区,毗邻元代著名画家倪云林纪念馆,校区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手     
在异乡做梦,几乎梦梦是真.而梦境每如倪云林的山水,平、漠、淡、远,殊少浪漫绮丽的了.也许就是总提挂着,那无法忘却"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情怀所使然的罢.  相似文献   

8.
示例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到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  相似文献   

9.
正倪瓒(1301—1374),原名,后改为瓒,字元镇,又字玄瑛,号云林、云林居士、云林子、云林散人、海岳居士等,元代画家、诗人、书法家,无锡人,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他擅画山水、墨竹,山水师法董源、赵孟。其早年的画风清润,晚年幽秀旷逸、平淡天真,善于以侧锋干笔作皴,根据太湖特有的景物特点创立出折带皴法;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著有《清阁集》15卷。  相似文献   

10.
倪瓒在为其甥华子文所绘的《云林画谱》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绘画思想和美学主张,明确地要求画家在山水画创作中应寓“士气”于“画理”之中,重“逸气”而抑俗工之气,做到有理有趣,意法自然。作为一本入门指导性教材,《云林画谱》集中反映了倪瓒的绘画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山水画发展到明代,大致可分为两个派系:一是仿南宋以李唐为首的马远、夏派,一是仿元代赵孟为首的黄公望、吴镇、王蒙、倪云林等四家的画派。前者一派代表人物如戴进、李在、吴伟、王谔、钟礼等,他们  相似文献   

12.
<正>走在兰亭小学的校园,一股现代而又富有传统意味的气息扑面而来。校内树茂竹修,藤萝摇曳,曲岸持觞,墨路凝香;"诗"、"书"、"画"三苑争辉,唐诗印、王羲之石雕、古韵翰卷碑廊、顾恺之铜像、倪云林山水沙雕点缀其中;"六艺"大厅、国学经典漫画灯箱、师生优秀书法作品卷轴,散发浓郁的艺术感染力。学校投人近百万元建造  相似文献   

13.
正赵之琛(1781-1852),字献甫,号次闲,浙江钱塘人,清代著名的篆刻家和书画家。其所居在高士坊,终年杜门,栖心内典,耽于佛学、名其庐曰"补罗迦室"。他因精心嗜古、精于金石之学,得到阮元的赏识。阮氏所著之《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即为其手摹付刊。赵之琛秉承了西泠诸家的风气,诗书画印兼于一身。在篆刻上,他是陈豫钟的学生,又能尽各家所长,为浙派之集大成者。其山水画,师法黄大痴、倪云林,以萧疏幽淡为宗,媲美奚冈,也间作草虫花卉,无不佳妙。赵之琛于书法也是兼擅诸体。篆书主要得力于对钟鼎铭文的摹写,其用笔  相似文献   

14.
新安画派,是在我国明清绘画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绘画流派,其主要代表性画家,有渐江、汪之瑞、孙逸、查士标,而以渐江为首。他们宗法倪云林、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教学研究》2006年第11期刊登了倪爱莲的文章《不应漏掉的答案》,对《小学教学研究》2006年第7期刊登的姚玉龙的文章中所论及的第四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五年级)培训题第72题的解法作了进一步的讨论,并对答案作了一些补充,倪老师对是否还有其他答案提出了质疑。本文给出该题  相似文献   

16.
莫朴树和倪小麦第一次见面是在大学的开学典礼上。男女新生各选一个发言,莫朴树紧张得不行,背了几百遍的稿子忽然在脑子里一片空白。他转头看了看身边的倪小麦,她梳着马尾正在吃着一种什么东西,那时校长正在讲话。莫朴树就问倪小麦:"你不紧张吗?"倪小麦就摸出一片薄荷糖来:"吃一粒,又凉爽又镇定。"莫朴树接过来却没有吃,这个时候还吃糖,真有些说不过去。轮到他发言的时候他腿肚子差点转了筋,到底是照着稿子念了,而倪小麦是空着手上去的,侃侃而谈,赢得了一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手     
庄因 《大中专文苑》2008,(10):32-33
在异乡做梦,几乎梦梦是真。而梦境每如倪云林的山水,平、漠、淡、远,殊少浪漫绮丽的了。也许就是总提挂着,那无法忘却"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情怀所使然的罢。"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这首《菩萨  相似文献   

18.
乾隆皇帝擅长对联,且常藉此戏人。一次,他乔装打扮,与大臣张玉书在一处酒楼饮酒。席间,乾隆乘着酒兴指着一位姓倪的歌姬出了上联:"妙人儿(儿)倪氏少女",要张玉书接对。这上联是"妙"、"倪"二字的拆字联,张玉书一时苦思莫对。没想到,那歌姬在一旁随口答道:"大言者诸葛一人"。此联句将"大"、"诸"二字巧妙拆开。乾隆大为赞赏,命  相似文献   

19.
过子良 《江苏教育》2009,(7):F0002-F0002
和而不同,示素质教育之范;以文化人,奠美好人生之基。无锡市东北塘中学(锡山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地处无锡市锡山经济开发区,毗邻元代著名画家倪云林纪念馆,校区占地面积98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设计别致,功能完善,设有塑胶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等,专门建有符合国际标准的棒垒球和曲棍球训练、比赛场馆。  相似文献   

20.
NO.1"呜啦!为什么又是我呢?"吴爱倪第N次仰天长叹自己命运的悲惨。"谁叫你每次都出剪刀啊?自己笨怪谁?少废话,快去买东西啦!"吴横零说完就把爱倪一脚踹出了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